高爾基說:“文學的第壹要素是語言。語言是文學的主要工具。和各種事實、生活現象壹起構成了文學的素材。”(與青年作家談話》,《文學論文選》第294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可見,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歌作為壹種獨特的文學樣式,必須有自己的語言或藝術表現形式。詩歌是壹種對情感、感覺和想象的向往,是壹種“擺脫散文的現實,以主體的獨立想象,創造出內心情感和思想的詩意世界。”(黑格爾《美學》第三卷)詩歌是借助跨越時空的想象,將感情融於物體,使其情境和意象立體起來;筆者認為這裏的情境和意象所表現的空間就是詩歌的意境,壹首詩如果沒有這種情境和意象所產生的境界,是很難給人以美感的。我們先來看唐代魏的《望楚州西溪》:
獨自壹人,小草長在溪邊,樹上有黃鸝鳴唱。
春潮帶來雨來的晚來的急,野渡上沒有船。
這首詩寫於安徽滁州刺史任上,寫的是春江邊的風景。寫在溪邊的前兩句是雨前黃昏溪邊的春景,寫在岸上;後兩句講的是雨中西溪的風景,從水中寫起;四首詩,靜與動,靜與動相映成趣。雨前溪邊的春景構成了壹幅很深的畫面,雨中溪西的景色也很深。西溪滁州兩處的畫都透露出詩人閑適恬淡的心境,讀者讀這首詩感受到的其實是詩的所謂“意境”。意境是中國美學史上壹個獨特的美學範疇,也是詩歌美學中壹個非常重要和基本的美學範疇。
壹、意境的發展及含義
關於意境的發展和含義,學術界壹直存在爭議或分歧。
“意境”壹詞來源於佛經。佛教徒認為,心所遊、所攀的叫做境界,所觀的也叫做境界,所能觀的叫做智慧。這裏所說的“智”和“境”,就是文學中的“意”和“境”。中國古代學者對“意境”有過闡述:晉代陸機在說,從“情”與“物境”交融的角度來看,“悲葉落於秋,喜葉落於春。我心滿霜,我心滿悲。”《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認為,立意規律的秘密在於“徘徊於神與物之間”,即作者的主觀精神與客觀物理環境的契合與交融;從唐代開始,最早提出意境這壹美學範疇的是王昌齡,他在《詩品》中說:
詩歌有三個境界:壹是物質境界,二是情境,三是意境。身體條件1:如果妳想成為壹首山水詩,張權石雲峰的風景極其美麗。神在心中,在環境中,看著心中的環境,在手心裏,然後用思想去理解環境的形象,所以是類似的。情況二:娛樂圈的煩惱和委屈都在身上,然後自己去想,得到自己的感受。意境三:心中想壹想,便得其真。(王昌齡《詩品》,中國歷代詩選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王昌齡的“物境”指的是形;“情”是指表達感情;“意境”其實是指表達意思。通過後人對意境的理解,可以看出王昌齡對意境的解釋還是比較粗糙的。明代王世貞在《藝苑》中把“意境”描述為“意象”;清代王夫之在《江齋詩話》中將“意境”抄為“項星”。近代以來,王國維繼承和發展了源遠流長的“境界”說,深入探討了“意境”的含義,揭示了詩歌創作的契機。在《人間花刺》等壹系列作品中,他對“境界”有多種精辟的理解:
“風景不是獨立的,喜怒哀樂也是人心中的境界之壹。所以,能描繪風景,真情實感的,就叫境界。否則就叫無境界。”(《人間詞話》)
“為什麽稱之為境界?說:寫情懷令人耳目壹新,寫風景在人耳目,事如其言。”(《宋元戲曲考》)
可見,王國維對“意境”的論述和看法,已經遠遠超出了以往對“意境”的理解。
但王維所說的“境界”真的是人們所認為的“意境”嗎?壹直以來都是眾說紛紜,大部分人還是抱著贊同的語氣。個人認為“境界”論雖然在壹定程度上講述了“意境”的含義,但與細節還是有區別的,兩者不能劃等號;從“境界”的字面意思來看,最初是指邊界、領地等。,並不涉及人或其他思想和精神領域,而是後來才逐漸引入的。其含義的內涵還是和“意境”有區別的。早在20世紀50年代,李澤厚先生就指出,“意境”壹詞似乎比略顯客觀的“境界”壹詞更準確(李澤厚《意境漫談·美學隨筆》,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版)。葉嘉瑩女士也認為“領域”這個詞有太多的含義,並被使用。
那麽意境到底是什麽?宗白華是這樣說的:
什麽是意境?.....以宇宙的具體生命為對象,享受它的色調、秩序與和諧,從而窺見自我最深處靈魂的倒影,把現實場景變成虛擬場景,創造壹個形象作為符號,把人類最高的靈魂具體化、物化;這就是“藝術境界”。藝術境界以美為主導。(宗白華《美學漫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版)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意境是:“文學藝術作品中所描繪的客觀畫面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它具有虛擬現實、意境和諧、幽玄悠遠的審美特征,能使讀者產生想象和聯想。如果在他們所處的環境中,他們的思想感情也會受到感染。”(《辭海》1999濃縮版,第2453頁)作者認為,簡而言之,意境是讀者心目中情景交融的詩意空間;或者是由對象在讀者心目中的情境和形象所產生的壹種綜合的審美境界,有些只能理解而不能表達。
2.論詩歌的藝術美
“意境”涉及的領域或範圍很廣。音樂、戲劇、美術、體育、繪畫、文學等許多方面都有各自的意境美感。詩歌作為壹種獨特的文體存在於文學中,詩歌創作有壹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它是壹個整體,以語言和文字的物化形式承載著詩人的精神世界。黑格爾說:“是壹個偉大的頭腦,壹個偉大的心靈的想象。它像圖畫壹樣用清晰的感性表象來理解和創造思想和形象,表現人類最深刻、最普遍的旨趣。”(黑格爾《美學》中譯本第50至51頁)黑格爾認為,在藝術創作中,精神方面和感性方面必須統壹;感性的東西被靈性化了,靈性的東西也通過感傷顯露出來。詩,是經過靈性化後在讀者心中表現出來的,也叫詩的意境。壹首詩如果寫出來後不能給人很好的意境,就不能算是好詩。壹首好詩壹定會給人壹種美的享受,不管是喜是悲,是明是暗。我們來看唐代杜牧給揚州知府韓綽的壹段話:
青山隱隱約約是千裏之外的綠水,秋天壹直是江南草木未枯。
月夜二十四橋,玉人何處教口交?
相傳揚州有二十四橋,壹橋壹景,各具特色,風景秀麗;關於二十四橋的另壹個說法是吳家橋。古代有二十四位美女在橋上吹笛子,故名。現在它坐落在瘦西湖。作者曾經親自參觀過二十四橋的美景。現在想起來,還是記憶猶新。詩人杜牧的《十年揚州夢》,離開揚州後依然縈繞心頭。這首詩以調侃的口吻,問在揚州做官的朋友韓楚,在這深秋明月,妳是在和妳的壹個知己吹笛子,還是在按調子。在這裏,想象中的場景與古老的傳說巧妙地重疊在壹起,使人仿佛想看到月亮的美,晚風習習,笛聲清純優美,風情萬種。依稀能聽到笛聲甜美,像月光壹樣散落在南國的秋夜。這只是壹個夢...詩境空靈虛幻,妙不可言。即使是沒去過揚州的人,讀了這首詩,也壹定會在腦海中想象出來,那種美好的感覺會久久縈繞心頭...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中的“意境”是指超越作品物質形態,在主體的審美體驗中生成的整體美感;意境與客觀世界(尤其是自然)密切相關。詩人不看外物,不接觸外部世界的靈魂,就無法形成審美意象,從而寫出包含優美、深遠、豐富意境的文章。但“意境”不是客觀外物的機械照片,而是創作主體高度選擇和簡化的審美“格式塔”。主題的審美意誌在意境創造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意境”的創造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是對現實世界的壹種超越,所以更加虛幻!
所謂詩的意境,就是詩人強烈的思想感情(意)與生動的客觀事物(境)相融,在藝術表現中創造的藝術境界,既不同於現實生活,又可信,情景交融,形神兼備。從哲學上看,它是思維對存在、主觀對客觀的動態反思的結果,是主觀“意誌”(意識)與客觀“環境”(存在)的辯證統壹;從審美的角度看,詩歌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和“理”,詩歌中的“境”是指事物的“形”和“神”;所謂“意境”,就是理、形、神的和諧統壹。壹首好詩,不管多長。作者只要真誠,遵循形象思維的藝術規律,就能描繪出美的境界和滿足感。例如,詩人顧城那壹代: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用它來尋找光明。
這首詩有個形象:我在黑暗中用黑眼睛尋找光明;還有他的思想(意思):在那個黑暗的年代,社會處於極度迷茫的時期。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前途是什麽?詩人呼籲人們覺醒,用我們的奮鬥和努力在這個黑暗的社會中找到我們需要的光明。這首詩的“意”是虛幻的,但語境是真實的。詩的“意”是主觀的、想象的、隱藏在字裏行間的;“語境”是客觀的,可見的,漂浮在詩歌表面的。但它們是和諧的,像水和牛奶;是統壹的,就像血和肉分不開壹樣。
3.詩歌的藝術美離不開意象。
說到詩歌的意境,就不能不談詩歌的意象,它是構成詩歌意境不可或缺的要素或條件。但意境和意象不能混為壹談,嚴格意義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意象”是詩人的思想、情感和想象重新把握和加工過的感覺。它是對感官材料的主觀處理,是詩歌中最具體、最微小的意象單位。毛寒教授認為,意境與意象的區別在於,意象是被意象所隱含的藝術形象,意境是從那個隱含的意象中誕生的藝術氛圍。他還把意境和意象的關系表述為:
如果意象是花,意境是春;
如果形象是美人,意境是良宵;
如果形象是鬼火,意境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黑夜;
如果形象是狼狗、鐵絲網、警棍、坦克,意境就是白色恐怖。(毛寒《詩美的創造》第210-211頁,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聽起來有點誇張和誇張,但在壹定意義上很形象地說明了意境和形象的關系。他說,意象和意境是壹實壹虛,壹真壹幻;意象是詩的載體,意境是詩的空間;形象讓人從側面觀看,意境卻讓人沈浸其中,徜徉其中。他還在這種關系中表達了形象與意境的關系:
圖像=物體×情感
意境=意象+氛圍=黑+白(毛寒《詩美的創造》,211頁,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毛寒教授關於意境和意象的觀點很有道理,相信會逐漸被更多讀者接受。再者,可見詩歌的意境離不開意象。沒有意象的支撐,意境就會變得空洞無味。以下是作者不久前發表的壹首題為《思想的魚》的詩:
穿越記憶的河流
壹條魚在淺水中盲目地遊動。
思想就像壹扇堅固的門。
壹顆聰明的心在流水中掙紮。
欲望像水草壹樣生長。
陶醉在岸邊美麗的草地上
還有熙熙攘攘的煙霧
前方廣闊的海洋是如此之深。
壹條魚會采取什麽姿勢?
乘風破浪
只有海風在吹,潮水在唱。
壹個聲音回響著...
在壹個平靜的夜晚
我看見壹條彩色的魚。
在海洋上飛翔和遊泳
另壹個死了
在柔軟的沙灘上
我走過壹條魚。
就像進入了人生的壹個冬天。
遠處的大海在嘲笑魚的妄想。
我藏在自己的思想裏
極大的...
寫這首詩的初衷是想表達壹種對自己創作的束縛和糾結。詩中以“河、魚、門、草、煙塵、天空、海洋、風浪、沙灘”等壹系列物體作為意象。這首詩的第壹部分是評論。這裏的“魚”可以看作是作者的化身,“河”可以看作是壹個小小的創作空間。多年的追求就像壹條在小河裏盲目遊動的魚,試圖沖破壹種束縛,獲得壹種思想解放。這種心態很迫切;第二季度,審查轉向混亂。在這裏,“草”和“煙塵”被比喻為對人生的壹種體驗或理解,而“海洋”則是創作上的壹次飛躍或收獲,但無論妳怎麽努力,還是無法突破那種束縛,只知道“風浪”很大,前途迷茫;第三季,從迷茫到頓悟,似乎找到了對待它的心態或方式,但我清楚地知道,結果不是“飛”就是“死”;上壹節又陷入了迷茫的境地,但沒有直接指出結果;後兩節使用的“天空”、“沙灘”、“魚”、“海洋”等物體也是真實的,也是虛幻的,主要是為了給讀者留下足夠大的想象空間...
第四,詩歌創作中意境的把握
黑格爾說:詩人“應該深入精神內容的意義,找出隱藏在那裏的東西,並把它帶到意識的榮耀中。”(《黑格爾美學》第三卷第二冊第52頁商務印書館1981版)在這種“藝術光輝”中我們看到了什麽?那就是“意境之美”。寫詩要把握很多問題,對於意境的營造尤為重要。但如果不首先註重詩歌中意象的創造和把握,就無法創造出詩歌的意境。這裏只有兩點:
1.抓住圖像
詩歌的意象是以想象為基礎的。當我們寫壹首詩壹首歌的時候,首先要感受到它。這裏的“感覺”不僅指情感,也指靈感。寫詩需要靈感。當靈感來臨時,我們應該及時捕捉那壹刻的事物。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找壹些物體(事物或者風景)作為記錄自己情緒或者靈感的方式。作者應該充分發揮他的想象力。所謂新鮮感,是指和別人找的東西不壹樣,人們經常寫的東西,最好不要再寫了;選擇之後,不是復制和積累這些東西,而是通過詩歌語言本身的規律去構思、安排和組合;妳要知道,形象最終是在妳的選擇、想法、安排、組合中產生的。好的意象壹旦產生,對詩歌意境的營造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2.把握意境
形象產生了,那麽是否代表了意境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知道,意境是詩歌創作的重要審美標準,絕大多數優秀的詩歌都是和諧的、和諧的。但是,近代很多作家在意境的創造上犯了很多錯誤,沒有把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很多詩都是“有意無涯”或“意境無心”,“意”有意象支撐,“境”有意象依托。有些作者寫詩的時候列舉了很多對象,卻沒有很好的利用思維進行內部的構思和安排。他們機械地堆砌壹些所謂的形象或意象,甚至連自己不懂的東西,都盲目地稱之為“詩”。可想而知,這樣的詩能有什麽樣的意境,能給人什麽樣的美感?其他作家寫詩時對意象的把握很好,但對結構安排考慮不周。結果寫出來的詩給人壹種“意境混亂”的感覺,前後有語言或意象的邏輯混亂。這樣的詩也不好。由於篇幅限制等原因,這裏就不舉例了。
總之,詩歌的美不僅包括語言的風格、藝術手法和表現形式,還指內容。詩歌的美應該是思想與藝術、內容與形式、意義與語境的統壹結晶,而且是這種結晶所放射出來的藝術美!所以,詩人要想讓自己的作品有“意境”,就必須用熱情專註的眼光去觀察我們最熟悉的社會、自然、生活,我們才能通過觀察和體驗獲得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捕捉影像,積累感情,與場景共情,用自己的思想和智慧表達內心的感受和體驗!最後,作者用別林斯基的話作為本文的結尾:“描寫自然之美的作品是創造出來的,而不是復制出來的。無論哪種情況,美都是來自靈魂深處的,因為自然風光不可能是絕對的美。這種美隱藏在創造或觀察它們的人的靈魂中。詩人用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給自然景色增添了生命。如果他想用自然景象感染或震撼我們,他必須首先欣賞它或對它感到驚訝。”(別林斯基作品選)
詩歌入門:
詩歌是壹種抒情的文學體裁,它用高度凝練的語言生動地表達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具有壹定的節奏和韻律。
它有以下四個特點:(1)詩歌的內容是社會生活最集中的反映。(2)詩歌富有情感和想象力。(3)詩歌語言的特點是簡潔、形象、音調和諧、節奏鮮明。(4)在形式上,詩歌不是以句子為基礎,而是以行為為基礎,其分支主要是以節奏為基礎,而不是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