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和平》是中國青少年必讀名著之壹。故事以1812年的俄羅斯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通過描述安德烈、皮埃爾和娜塔莎四個家庭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為,展現了當時俄羅斯社會的面貌。
《沈默的堂》和《戰爭與和平》從書的結構來看,《沈默的堂》在結構處理上不夠嚴謹,尤其是第二、三卷,松散拖沓,插入了很多與主要情節無關的內容,比如革命者邦丘克和安娜的故事,而主角格裏高利幾乎被淹沒,直到第四部才能看到。所以從藝術結構上看,托爾斯泰更勝壹籌。
從人物塑造的成就來看,表面上兩個人的成就差不多,主要人物形象鮮明。不過仔細了解之後,我覺得肖洛霍夫更好。《戰爭與和平》中刻畫的人物有明顯的“做作”痕跡。
任何藝術形象都要感染觀眾,讓形象真正“活”起來,成為經典。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塑造了不朽藝術形象的作品最終得以保存,因為時代可以改變,故事可以重復,但獨特的“人”的魅力不會衰減。不同時代的人可以通過對藝術形象的解讀來觀察自己的生活。《沈默的頓河》比《戰爭與和平》更深入人心,也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它顯示了自己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