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_目錄_ _
漢語八大常見錯題
高考語文試題的分布及分值
中文答題的時間分配
新高考語文題型的變化
新高考語文答題技巧
★語文八大常見錯題。
1,發音和字體問題,耗時太多,丟分。
在發音和字體題上花的時間不要超過1分鐘,否則不僅會降低答對的概率,還會擠壓其他題的時間。俗稱“丟兩份”。高考選擇題大部分是否定題,不復習也沒關系。檢查得越多,越容易改正錯誤。
對策是選擇100個常見多音字和100個常見畸形字,遵循“以意定音、以意定形”的原則,適當聯想發散,壹個壹個背,每天壹題,適當訓練。
2、用詞(成語),不知道分類又失分。
成語題只要有雙重含義的,壹般都是可選的,比如放蕩、幻想之類的。當然,成語也從不知道成語的意思、誤用未知成語的適用對象、誤用未知成語的感情色彩等角度進行分類。
反措施
1)選擇100常見考試成語和100常見錯誤成語,壹個壹個過,每天壹題,適當訓練。
2)其他實詞、虛詞不能放松。
3、語病分析題,不分輕重丟分。
用詞不當是命題者最頭疼的問題,因為語言是既定的,所以答題時不要苛求完美,只需比較哪個選項更好——“認對不認錯”。
對策:總結高考題型,熟悉六類語言疾病,分類分析,每周提問壹次,適應訓練。用詞不當在訓練中是低效的。
5、實詞理解題,教材不熟悉丟分。
內容題目與教材中的文言文關系最為密切,題目點壹般是教材的內容。
對策:總結必修和選修教材中的文言文,壹天壹篇,翻譯整理。
6,文言文篩選題,分析總結題,忽略原文丟分。
文言文信息題的選擇關鍵是將所選條目的內容代入原文,並根據題型要求排除。除了要重視原文,代入原文,還要高度關註題目錯誤設置的五個方面(擾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語義邏輯)。
7、文言文翻譯題,得分點不全丟分。
對策總結必修教材有22篇文言文,每天壹篇,翻譯通過。註重四個落實(壹是每個詞的落實,重點是以單音詞為核心把單音詞翻譯成雙音詞;二是句型的實現,不僅包括句型,還包括靈活的用法;第三,課文分句要根據語言落實,第四,分數點要定位落實,不能譯錯,不能丟。)
8、文言文斷句題,不懂征兆丟分。
對策斷句題的命題在於符號。有什麽征兆?句首“猶、況、夫、其”,句尾“也、者”,當然還有句中的“爾”。此外,還要善於運用句子特點、主謂關系、動賓關系等技巧。問答免費,但無非是內容概括和常識考查。對內容進行總結,摘錄原文。常識考試合適的話,需要積累文學文化常識。
返回目錄
★高考語文試題分布及分值
全國高考語文1 * * *,有四大題。第壹大題是現代漢語閱讀,滿分35分;第二大題是古文閱讀,滿分也是35分;第三個大題是基礎知識部分,滿分20分;第四大題是作文,滿分60分。
對於這樣壹個籠統的問題分析,妳可能還是有疑惑,不知道每個大題要考什麽。毫無疑問,寫作壹般都是以材料為基礎的,壹般寫壹篇議論文比較好。
今文分為文學、實用、說明文等幾種文體,古文包括文言文、古詩詞、聽寫。壹些基本問題包括成語、病句和語言運用。
返回目錄
★中文答題的時間分配
高考語文滿分是150,高考時間是150分鐘,所以每壹分鐘和每壹分鐘都是壹壹對應的。但是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不能壹步壹步的按照這個方法來,否則會死的很慘。
壹節課40-45分鐘寫壹篇高考60分的作文就夠了;5分的聽寫,2分鐘完全可以做到;19分的文言文閱讀題,17分左右就可以了;第三個大問題大概是10分鐘;剩下的時間用來做剩下的現代漢語閱讀題和畫答題卡,同時還有檢查試卷的時間。
高考做語文最好的狀態就是剛好還有幾分鐘考完,剛剛好。有時候做完試卷很重要,要全身心投入到做題的狀態,稍微檢查壹下就交卷。
返回目錄
★新高考語文試題的變化
1,還有現代新詩鑒賞和古詩詞鑒賞,前者分數驚人的16,作為現代文學考試,後者在2019保持了9分(2000年全國高考考鄭敏的詩《金米捆》)。考生們紛紛表示,之前老師復習小說,突然拿現代新詩,有些措手不及。
其實這個測試題很樂觀。長期以來,教與考脫節最嚴重的是在現代詩的內容上。學校強調從不涉及考試,讓很多學生進入了“學而不考,學而不考”的誤區。這也給教與學敲響了警鐘。以考促教,需要通過考試的指揮棒,在教與學的實踐中真正重視現代詩歌這壹文學瑰寶。
另外詩歌的考查能力主要側重於內容理解和手法運用,難度適中。但由於題型缺乏練習,這次模考的分數可能並不理想。不過,壹套高考試卷同時涉及古今詩詞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從考試大綱的角度看理論上可行,但從現實的角度看可能性不大。所以這個不用太擔心。
2.文言文出現主觀題,保留斷句、文化常識、詞義理解(選擇題)等傳統題型,分值20分(近幾年全國卷普遍為19分),翻譯減2分。相比之前的三道選擇題,整體難度明顯增加。
3.現代第壹篇閱讀空間大幅增加,字數接近2100字,從傳統的三個小問題增加到五個小問題,包括兩個主觀簡答題。
4.主觀題增加,客觀題減少。錯別字和成語不見了。語文基礎題繼續強化結合上下文和具體段落的特點。
5.寫作仍然是任務驅動,側重於交際應用(演講)和特定情境下的寫作。2020年備考,需要在常用的應用文體上加大力度,比如演講、辯論、演講、書信等。
返回目錄
★新高考語文答題技巧
首先,修辭格和文章表達的經驗。
1.讀出文章中好句子的位置和位置。
2.公式:①比喻: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寫和表現作者對。
2擬人:采用擬人修辭,賦予人以情感和性格來寫作,表現作者對它的感情,十分生動傳神(或栩栩如生)。
(3)誇張:用誇張的修辭手法來描述和表達作者的感情,有奇特的聯想,形象感豐富。
④反問句:運用修辭手法,在反問句中表達作者的感情,語氣更強,思想更強。
⑤排比:采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描寫情景,集中表達作者的感情,節奏明快,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⑥雙重性:用雙重性修辭來描述和表達作者對的感情,生動活潑,充滿音樂美。
第二,插值的作用。
1,閱讀插入段落的位置及其與全文的聯系。
2.公式:采用記敘文的方法,既補充了文章的內容,又突出了文章的主題(或豐富了主角的性格)。
第三,概括文章中心。
公式:①寫為主:描寫贊美,表達。
(2)記筆記:記(批評)表揚表現。
(3)寫景:運用手法和描寫,贊美和表現。
遊記:描寫和抒發感情⑤議論文:文章闡述和闡述。
第四,敘事元素的作用。
公式:①時間:按時間(或線索)順序寫,使敘述過程更清晰。
(2)位置:按“變換”的順序寫,為人物提供活動環境。
③事件:用事件來寫,突出人物,使之生動豐富。
④人物:用新的活動來寫,推動故事向前發展。
第五,描寫手法的作用。
1.閱讀段落中描述技巧的位置和目的。
2、明確描述類型和相關知識:
①外貌(人像)描寫的主要作用是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語言描寫的主要作用是揭示人物的感情,提示其內心世界。
③動作(細節)描寫的主要作用是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能使人物精神飽滿,栩栩如生。
④心理(表情)描寫的主要作用是展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復雜的心理刻畫,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