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人的感恩儀式是在哪個節氣舉行的?
茅臺的感恩儀式在清明節舉行。以“善待茅臺,思感恩之源”為主題的茅臺集團清明感恩儀式在茅臺中國酒文化城舉行。以莊重真誠的禮儀,開啟了茅臺感恩文化的系統重構,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和創造性轉化,通過尊仁、倡感恩、回饋之風,在全社會、全行業形成知感恩之源、思感恩、思報恩的濃厚氛圍。
壬寅年茅臺集團的感恩儀式
春風輕輕吹拂,夜色下的茅臺中國酒文化城郁郁蔥蔥,亭臺樓閣雄偉壯觀,在燈光的映射下更加莊嚴肅穆。晚上19: 50,感恩儀式正式開始。
“插柳,緬懷先人,寄托情懷;煙酒,不忘初心,以德報恩”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和李以謝酒的形式打開了“感恩之門”。隨後,領導和嘉賓通過“感恩之路”步行至活動現場。道路的左側,電子屏幕顯示著茅臺人心中始終恪守的道德法則和價值觀,右側,滾動播放著茅臺大師、工匠、勞模等代表的名字,猶如燈塔為茅臺人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儀式的屏幕上,清明感恩儀式的LOGO圖像與茅臺LOGO平行。儀式的標誌是心形的,像兩只手握在壹起,表示感謝和尊重。圖形中有五條不同顏色的線條,象征著茅臺的“五行”發展之路。這不僅是感恩儀式的標誌形象,也是茅臺感恩文化的寫意表達。
在震撼視覺的建築秀和中阮的遠方表演中,感恩儀式圍繞“尊、忠、孝、禮、義”五個篇章緩緩展開。到《天地》,以季克良在雲南鎮雄赤水河源頭取水的視頻鏡頭,舞蹈《天地之始》將赤水河源頭的水與小麥、高粱等茅臺元素融入視頻和舞蹈中,表達茅臺對天地的敬畏;忠於“祖國”,著名老中青藝術家、“毛三代”朗誦《感恩奉獻》,感謝黨和國家對茅臺發展的關心和支持;孝敬“前輩”,公司各類先進代表祭奠茅臺先輩,結合田壹可對清明感恩文化的解讀,表達茅臺對先輩、先輩、先賢的思念與感恩;禮為“人道”,舞蹈《茅臺大師酒禮》展現了茅臺酒的文化禮儀,表達了對指導未來、教碗之師的感謝;“思源”的寓意,展現了茅臺在公益道路上的點點滴滴,體現了大企業的重大責任,表達了茅臺對廣大民眾支持和厚愛的感謝。活動整體以音樂、舞蹈、視頻的形式,將天地、自然、聖賢、人文、社會責任置於禮敬過程中,延續文化傳承,創新感恩理念,展現茅臺獨特的“感恩文化”。
在儀式上,丁雄軍發表了感謝宣言。丁雄軍指出,感恩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延續的美德,至今仍是推動時代發展進步的重要精神動力。從文化自信和文化傳承的角度,我們應該有壹個屬於自己的“感恩節”,以此來推動感恩文化的匯聚和釋放,凝聚起民族團結的磅礴力量,把偉大的事業推向前進。
中國傳統節日以自然節奏為基調,充滿人文精神。許多專家學者認為,清明節結合了自然節氣和人文習俗,有兩個內涵:郊遊、親近自然、祭奠祖先、謹慎追求未來。它的表象是“鄉愁”,本質是對世界和祖先的感恩,最能體現中華民族的感恩文化和內涵。近年來,清明節已發展成為全民族紀念先賢先烈的重要節日,在全社會形成了濃厚的感恩氛圍。丁雄軍說,清明節實質上已經成為中國的“感恩節”,我們應該積極倡導清明、感恩、感恩的社會風尚。
丁雄軍指出,茅臺酒原名茅草臺,最初是為祭祀祖先而命名的。茅臺有今天的成就,是天地造化,是老祖宗的意願,是組織的關懷,是各方的呵護。古今敬酒,舉杯敬酒,表示感謝和敬意。我們壹直推崇“敬天地、忠國家、孝祖先、禮前人、義人民”的感恩文化,把“敬、忠、孝、禮、義”作為茅臺70年來孜孜不倦的追求。
丁雄軍強調,茅臺人將始終秉承“厚德載物,感恩遠方”的價值觀,感謝上蒼賜予我們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懷著敬畏之心保護茅臺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確保茅臺永不變味;感恩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神秘而獨特的釀造技藝,用科學傳承美,用科技創新美,永遠保持傳統建造方式的生命力;感謝老領導為茅臺發展付出的辛勤勞動,不忘自己的首創精神,感恩進取,把關懷變成推動茅臺發展的不竭動力;感恩普通人的支持與厚愛,帶著感恩之心做精品、做優服務、做強企業、做好公益,畫出人民喜愛、員工享受、上下遊共進、社會各界支持的最大“同心圓”。
丁雄軍也發出倡議,讓我們永遠心存善念,做感恩之事,用感恩與感恩環環相扣、無盡交融而升華,感謝自然的恩賜,感謝祖國的祝福,感謝家人的體貼,感謝良師的教育,感謝親友的支持,賦予“清明感恩”更多的實踐和更深的內涵,為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積累豐厚的土壤,讓家庭更加美好。
活動期間,茅臺集團向貴州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6543.8億元,用於支持貴州希望工程升級,賦能鄉村教師,為鄉村孩子實現夢想,助力鄉村振興。李向遞交了壹張捐款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