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作品簡介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鹿門山時所作。詩人抓住春日早晨剛睡醒的瞬間展開聯想,描繪了壹幅春日早晨的美好畫面,表達了詩人熱愛和珍惜春天的好心情。第壹句破題,寫出春眠的甜蜜;也流露出對明媚朝陽的喜愛;第二句是場景,寫的是悅耳的春聲,也說明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話轉身寫回憶,最後壹句話又回到我眼前,從快樂的春天到惜春。全詩語言樸實自然,字淺意濃,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3.作品欣賞
《春曉》這首詩初讀似乎平淡無奇,但反復讀來,覺得詩中有世界。它的藝術魅力不在於華麗的辭藻,奇幻的藝術手法,而在於它的魅力。全詩風格如流水般樸實自然,卻又深邃獨特。千百年來,人們閱讀它,討論它,仿佛在這首短短的四行詩裏,蘊藏著取之不盡的藝術寶藏。
沒有韻律的自然是膚淺的;如果沒有起伏,那就是平的。《春曉》既有優美的神韻,又有跌宕起伏的文筆,所以詩是醇厚而永恒的。詩人想表達他對春天的愛,但他沒有全部說出來,也沒有說透。《迎風門半開》,讓讀者揣摩猜測,處處展現隱藏的曲折。
4.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 ~ 740),唐代詩人。真名叫郝,字可畏。襄陽,襄州,人稱孟襄陽。因為他從來沒有當過官,所以也被稱為孟山都。早年,他渴望利用這個世界。在事業艱難失意後,他依然自重,不媚俗,過著隱士的生活。曾隱居於鹿門山。四十歲,遊歷長安,應是秀才。他曾在國子監寫詩,名為龔青,為之擱筆。後來在荊州打工,得了壞疽。我遊遍了整個東南部。詩與王維並稱“王蒙”。其詩清淡,善寫山水,多反映山水、隱逸、遊歷等內容。大多是五言短篇,有獨特的藝術造詣。孟浩然文集三卷,今編詩集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