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余光中先生的《鄉愁》中寫了哪些意象?

余光中先生的《鄉愁》中寫了哪些意象?

鄉愁寫下了四幅圖像:

1,郵票,表達青年學生對母親的思念;

2、船票,表達年輕遊子和新婚妻子的思念;

3.墳墓,表達詩人遷臺後對亡母的懷念;

4.表達了余光中先生和兩岸人民期盼兩岸和平統壹的強烈感情。

感情上,隨著詩人的成長,時光流逝,歲月變遷,是壹種遞進的關系。意象的選擇也是從小郵票到淺淺海峽,從家鄉到國家的遞進,反映了詩人從小到大,從思念親人到牽掛祖國的熱切情感變化。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1972。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他於1949離開大陸前往臺灣省。當時由於政治原因,臺灣省長期與大陸隔絕,導致余光中多年不能回歸大陸。他壹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統壹,親人團聚。詩人懷著強烈的鄉愁,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寫下了這首詩。

在內容上,按時間順序,從“幼子戀母”到“少年相思”,再到成年後的“生死之交”,再到對祖國和大陸的感情,不斷發展的感情逐漸上升,凝聚了詩人從童年到老年的壹生滄桑。不同階段的懷舊,兩端的區別是:我——母親。

我——新娘;我(生)-母(死);我(遊子)——大陸(祖國)。鄉愁的對象從具體的“故鄉”到抽象的民族“故鄉”,從地域故鄉到歷史故鄉、文化故鄉。使“鄉愁”逐漸沈澱出豐富的內涵和表現力。

詩意上,四段在字數和句式上基本壹致:“……(時間狀語),鄉愁是……(作為意象比喻鄉愁的載體),我在這裏,而……(鄉愁的具體對象)在那裏”。壹氣呵成,來來回回,仿佛是壹種感慨,余音繞梁,歷久彌新。

詩歌在語言上是純凈而輕盈的,簡單、坦誠而又意味深長。用“小”、“窄”、“短”、“淺”等形容詞重疊修飾中心意象,增強語言的生動性。

在藝術風格上,這首詩壹反詩人早期“現代時期”刻意錘字煉句、苦心經營意象和矛盾語法、追求奇詭效果造驚人之語、默默無聞求節欲的特點,轉而追求壹種冷靜和諧的審美風格。以簡代繁,以輕取勝,也是極其華麗的,屬於平淡。

百度百科-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