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不是舞臺,
什麽都沒有,
灰塵在哪裏?
六祖慧能說了幾句。
菩提樹下是佛陀悟道的地方。
菩提樹本來就不是樹,鏡臺也不是。
什麽都沒有,怎麽會被灰塵汙染?
慧能寫這首詩之前,北宗六祖有詩。
作為壹棵菩提樹,
心是壹個鏡子平臺。
總是擦,
不要制造灰塵,
。
慧能的話主要是針對沈繡的詩,證明慧能心中無有,悟性更高。
說說這首詩的出處。
南北朝時,禪宗傳至五祖弘仁法師在湖北黃梅講學,弟子五百余人,其中尤以大弟子沈繡大師為最。沈繡也被認為是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年紀大了,想在弟子中找壹個繼承人,於是告訴弟子們,每個人都要做壹首集子(有禪意的詩),誰做得好就傳給誰。此時的沈繡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她以繼承衣缽為目的去做,違背了佛家無為而治的意境。於是他半夜起來,在院子的墻上寫了壹首歌。他的身體是菩提樹,他的心是鏡臺。經常擦拭,不要制造灰塵。這首歌的意思就是要時刻照顧好自己的心態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抵禦誘惑和各種邪氣。是壹種入世的心態,強調實踐的作用。這種認識和禪宗大乘派的頓悟不太相符,所以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這個箕子的時候,都說不錯,都猜測是美秀做的,很佩服。洪仁看到後沒有發表任何評論。因為他知道沈繡還沒有頓悟。
這時,當寺裏所有的和尚都在議論這首歌的時候,被廚房裏的壹個救火和尚慧能禪師聽到了。慧能當時讓別人帶他去見這個姑娘。這裏需要說明的是,慧能是文盲。他不識字。他聽到有人說這個Kiko,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明白真正的意思。於是他自己又做了壹個吉字,求別人寫在漂亮的淑子旁邊。菩提無樹,鏡非臺。本來什麽都沒有,所以沒有塵埃。有了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出慧能是壹個大智慧的人(後世有人說他是第十僧轉世),他的詩很符合禪宗的頓悟觀。是壹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是說世界是空的,世間萬物都是壹個空字。如果心是空的,就不需要抗拒來自外界的誘惑,壹切都從心旁經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壹種非常高的境界,欣賞這種境界的人就叫開悟。
這首詩是為了證明空虛。
當五祖弘忍大滿禪師看到這個芽子時,他問周圍的人這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慧能寫的,就叫慧能,當著他和其他和尚的面說:亂七八糟,胡說八道,親手把這個芽子抹掉了。然後在慧能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這時,只有慧能明白了五祖的意思,於是他半夜來到五祖弘忍大滿禪師的禪房,在那裏,五祖弘忍大滿禪師向他解釋了最重要的佛教經典之壹《金剛經》,並遞給了他。然後為了防止美人計傷害慧能,讓慧能連夜逃走。於是慧能連夜南下,隱居10年,在莆田少林寺創立了禪宗南宗。第二天沈繡得知後,派人去追慧能,但是沒有追上。後來,沈繡成為梁王朝的保護者,並創立了禪宗北宗。
關於慧能的頌詞還有壹種說法,說他的頌詞是這樣寫的:“菩提無樹,明鏡非臺,佛性常清,何處有塵埃。”《慧能賦》怎麽寫,學術界還存在爭議,但這不是我們現在談論的主要內容。“什麽都沒有,哪裏來的灰塵”是什麽意思?我們知道,中國佛教的內部體系非常復雜,有大乘、小乘、自由派、空宗,而中國絕大多數佛教教派都是混有空宗的。大乘佛教,在印度稱為中派,是佛教思想史上的重大變革。它專註於空談,打破迷信,橫掃壹切形式。它認為壹切法在本質上都是空的,它的壹切現象,無論是世間的還是世間的,都包括精神現象和物質現象,以及我們在世俗認知活動中得到的各種假名。佛教重在解脫。所謂解脫,就是打破各種束縛。所以,中學的空談真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打破了束縛,尤其是“見”(知)的束縛。然而,凡事總有反面。中派空談,最後談到否定壹切(尤其是涅槃解脫)的程度,無疑動搖了整個佛教的理論基礎。所以佛教從中觀的“真空”過渡到“精彩”是必然趨勢。因此,印度大乘佛教中期以後,壹系列經典,如《火焰杯》、《涅槃經》等,開始出現宣揚“大能者”論,宣揚壹種永恒的、普遍的、絕對的佛性,作為壹切眾生萬物存在的基礎。在中國,這兩種思想幾乎同時被引入。兩晉南北朝之際,通過道生等人的闡述,結合般若中的“緣起性空”和涅槃中的“妙佛性”,提出了普遍意義上的“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他的理論中心認為,所謂“佛性”,即眾生成佛的內在根據和原因,是壹種絕對的、普遍的、永恒的存在,具有感應萬物的功能,可以對應壹切眾生和事物,因此可以在眾生和事物中持有。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佛性”是壹切眾生共有的,壹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但這裏所說的“佛性”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麽特別的東西,而是般若所講的“空性本原”理論,也可以稱為“實”、“法”、“空”、“真”等等。這樣,在最高意義上,般若的“空”和涅槃的“有”是完全壹樣的,也就是說永恒的“佛性”其實就是“空”。從這個思想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世界的意義上,壹切生物都是五行和諧的產物;在最高的理論意義上,也就是“實在”的意義上,壹切眾生可以說壹無所有,他們所擁有的只是宇宙中唯壹的“空”理。這種空性是宇宙中唯壹的真理,表現在眾生的“佛性”上,表現在事物的“法性”上。至於“空”的“佛性”,因為只是壹種空,無法用語言和思維來區分,但又超越了壹切語言思維的具體特征。所謂“染網”只是這樣的區別之壹。明白了這壹點,就能明白慧能“本來壹無所有,何處惹塵埃?”的意思。慧能接受了般若空性的思想和涅槃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並將其融為壹體。正是在這種認識的指導下,慧能說出了那句著名的“本來什麽都沒有,哪裏來的塵埃?”所謂“無”,就是世間萬物都是幻象,沒有任何規律是真實的;所謂“何處惹塵埃”,強調的是“塵埃”不是真實的,染與不染沒有區別。總之,他主張佛性清凈,是唯壹的真理,所以無塵無染。因為壹切都是由“空”的原理表現出來的,只有這個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所以眾生只要知道自己的佛性,也就是知道“空”的道理,就能實現成佛。慧能的觀點與沈繡所說的相反。沈繡將身視為“菩提樹”,將心視為“鏡臺”,正面肯定事物的存在,這是在主張“存在”,違背了般若“緣起性空”的原理。另壹方面,沈繡強調“塵”的存在,即持世間可染之物為真實之物,這也與般若原理背道而馳。此外,從慧能的散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主張是簡化實踐程序。既然頭腦不存在清凈的問題,那就不需要修心來擺脫色欲的困擾,所以修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開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現。沈繡的練習方法是循序漸進的練習,也就是“時時勤擦”。這也反映了他們練習方法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