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淮海戰役農民工的歷史背景

淮海戰役農民工的歷史背景

肖遙同誌正在接見起義將領何其鳳和張克俠。

為了集中力量指揮淮海戰役,饒漱石在華東局設立了軍事、黨務、政務三個委員會。華東中心局《關於成立軍事、黨務、政務三委員會的通知》(1948年11月28日)是這樣說的:淮海戰役規模空前。為迅速處理工作問題以適應當前繁重的工作需要,決定在華東局常委會下設軍事、黨務、政務三個委員會,在常委會領導下處理日常工作。其組成和職責如下:

A.軍事委員會:由饒漱石、舒同、郭、袁忠賢、朱澤民、、陳徹等七位同誌組成,以饒漱石同誌為書記,舒同同誌為副書記,主管有關軍事和前線工作(包括軍情、部署、兵源、彈藥、民力、交通、傷員、俘虜等),負責處理華東。

黨務委員會:由康生、張鼎成、李林、魏、任誌斌等五位同誌組成,康生同誌為書記,張鼎成同誌為副書記。分管地方相關黨務,負責處理組織部、宣傳部、城市工業部、社會事務部、統戰部、青工委、婦工委、農委等單位以及區委、直屬地委、市委的請示。

3.政務委員會:由、郭、方毅、艾春安、顧準等五位同誌組成,同誌任書記,分管財政、糧食、職工和政務、司法、教育等工作。(其中同誌主要負責財政、糧食和職工事務,郭同誌主要負責民政、司法、教育),並負責處理華東財政所和省事務。上述三個委員會對重要問題的處理情況應提交常委會作出決議,並定期向常委會副秘書長報告工作情況。華東局原各部組成及分工不變。

淮海戰役期間,江蘇、山東、河南、安徽、河北五省的廣大民工聚集在戰場上,冒著槍林彈雨,忍受風雪饑餓,翻山越嶺,跨冰渡河,日夜長途跋涉,支援自己的戰士。交通線上,人潮湧動,車輪滾滾,車隊和人流日夜不息。人們把杠背在背上,扛在肩上,用板車推,用船擡,用擔架擡,用驢擡,用牛拉,形成了壹支前所未有的雄壯大軍。後方人民不分男女老幼,積極參加冬耕生產,日夜突擊碾米磨粉,加工軍糧,趕制軍鞋軍服,籌糧種草,護理傷員。整個戰役中,動員了前民工,包括部隊常備民工、二線轉運常備民工和後方臨時民工(不包括後方碾米、磨粉、做軍鞋等群眾),是參戰部隊的9倍。動用了20.6萬副擔架,88萬多輛車,35.5萬根扁擔,8500多艘船,257輛車。1460萬斤彈藥、9.6億斤糧食等大批軍需物資被運往前方,110000名傷員被轉移到後方。

但是,這些農民工也是有工資的,有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