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是齊國皇帝蕭賾的稱號。永明末年,詩壇出現了壹種新的詩風,有意識地運用四聲律,註重雙聲。
《南齊魯蜀傳》說:“明末,盛為文章。、陳、調、瑯琊以氣推樞紐,汝篇善解聲韻。文皆用宮商,四聲平入,作韻,不可增減。世界呼喚的是‘永明’。
永明體是南朝以後出現的壹種新的詩歌體裁。這些作家誌趣相投,誌同道合,壹起寫詩,壹起欣賞文藝。
永明體是在音韻學發展的基礎上出現的。第二年,人們發現了四聲的區別,沈約等人開始有意識地運用四聲規則寫詩。沈還提出用四聲律要忌八病:平頭、上尾、駝背腰、鶴膝、大韻、小韻、側鈕、直鈕,這實際上成了後世律詩的第壹聲。
永明體的主要特點是註重旋律的和諧和對仗的工整,有意識地運用四聲律避免“八病”,同時還具有情、美、典的特點。新詩成了正體詩的先驅。它是古代詩歌和現代詩歌之間的過渡。
代表作家謝朓的生平與創作。
謝朓(464—499),名玄暉,謝氏後裔,謝靈運侄子。他曾經擔任過王啟儀的軍職,文學功勛卓著。得到郡王蕭子龍的賞識,與沈約、王戎、陳驍、範雲、任芳、陸述、蕭炎等壹起,作為竟陵王小梁紫的座上賓,曾任宣城太守。
明帝做官的時候,去了尚書省吏部。明帝死了,侯莉在東方驚呆了。謝朓在統治集團的鬥爭中搖擺不定,因恐禍而告密,最後被誣陷入獄而死,時年36歲。
謝朓在詩歌史上的成就和地位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首先,他發展了山水詩的藝術技巧。
其山水詩《自引,孤流於天,靜景,竭情》(陳若明《采濟堂古詩選》卷二十)。他善於用情感創造意境,比謝靈運進步了壹大步。魯世勇稱他的詩為“迷蒙山川,渴望畫圖,指點四周,迎盡約會。”(《詩境界概論》)
比如《宣城出新林鋪到板橋》:
江璐總是在西南,流向東北。
天知舟,雲識河樹。
我厭倦了旅行,已經壹個人流浪過很多次了。
我以感情為樂,有誌於復興滄州。
很高興在這裏見到妳。
雖然沒有神秘的豹子姿態,但終究會藏在南山的迷霧中。
路和河是反方向的,應該去宣城。當時的安徽就在南京西南。表達了自己被排擠,被迫去外地當官的壹系列感受。
王夫之稱贊這首詩說:“有言不及情而有情無限者,有政治頭腦,不靠外物相助。”天知舟,雲知河樹。有壹個隱藏的思想的人是悲傷的,凝結的,他們準備出來。用這個寫壹個場景就是壹個活的場景。”(《古詩精選》卷五)
也就是說,壹首好詩裏的字裏行間,根本不是直接的抒情,實際上包含著無限的感情。
其次,他是永明體的代表作家。他的詩既強調音韻之美,又追求自然流暢,稱“好詩圓而美如彈丸”(《南史·王允傳》)。
沈約稱他的詩是“與石和石和諧,思雲”其對公務、雙重性、性情、辭藻的運用,不僅趨於成熟,而且進入境界。
比如“晚去三山,歸望京城”:
我在可以在巴陵上俯瞰長安城,又像在河陽回顧洛陽爬三山回望京師。
太陽落山了屋頂高聳的屋脊,京城的房子沒有那麽高高低低。
夕陽的殘雲像彩霞壹樣散開,澄明的江水平靜如練白。
喧鬧的鳥鳴覆蓋了春天的春天,各種各樣的鮮花鋪滿了郊外的鄉村。
我將遠離首都留在鄉下,我想念已經停止的快樂聚會。
當歸期到了,我惆悵,淚水如雪珠般落下。
有情懷的人都知道想家,誰的黑發改不了?
寫信離開北京去宣城當太守。換個角度看長江風光。節奏和諧,對仗工整。而且很註重平與平仄的搭配。這體現了永恒風格的特點。
謝朓也有壹些新體詩,有些是學習南朝民歌的成果,已經透露出唐代絕句的痕跡。
比如《玉族》:
殿下珠簾黃昏,螢火飛歇。
通宵縫羅衣,不知妳為何如此偏激。
又如《王孫友》:
地上全是綠草,樹上開滿了艷紅的花朵,正是晚春時節。
別說不回來,就算回來,春天也結束了。
這些詩簡潔優美,寓意深遠,很像唐代的絕句。
宮體詩的產生和泛濫
宮體詩是梁武帝後期出現的壹種新的詩歌風格。其代表作家有、文帝蕭綱、梁、以及宮廷文人、徐陵父子、於建武、庾信。這三組父子就是代表。
蕭綱早年做晉安王時,許儀和於建武是他的侍從,他們的詩風不同,對蕭綱影響很大。蕭綱成為太子後,對當時詩風的“怯懦”不滿。為了求新求變,他大力提倡這種詩風。壹時間朝野紛紛效仿,稱之為“宮殿式”。
宮體詩的特點是:
第壹,韻腳和格律比《永明體》更嚴謹,更精煉。
二是風格豐富,重視采藻,註重雕琢章句。
第三,內容狹隘膚淺,寫情色和詠物的東西多,還有唱風月和唱塘園的作品。可謂“清新巧妙,只在席間;雕琢藻,思閨閣”(《隋書靜寂之思》)。
宮體詩出現的原因有:
壹是文人生活圈子狹窄,沒有理想和政治熱情,受當時社會上盛行的享樂主義影響。
第二,出於創新求變的藝術要求和吟誦愛情的藝術追求。其倡導者肖鋼曾表達過對當時詩風的不滿。他說:“我沒聽說過唱頌愛情,但我擬定了內心規則的篇章;寫作野心,還抄襲“酒專利”的作品;春末,我轉到了《重返西藏》;湛湛湛如大傳。”(《致湘東王書》)
蕭綱主張詠情,但由於南朝宮廷的生活方式和南朝貴族的審美情趣,宮廷詩人的詠情主要局限於情色、宮廷生活和風流韻事。
再次,宮體詩的出現也與當時江南民歌的影響有很大關系。當時的江南民謠都是關於男女愛情的,風格柔美。研究江南民歌的宮廷詩人作品很多。
例如,梁武帝·蕭炎(464-549)的《午夜四季之歌》:
春風動了春天的心,眼睛望向群山。有許多奇異的森林,陽光明媚的鳥兒吐出清脆的聲音。
綠草長鶯飛,紅辣椒重帶紫莖。吹出郊區,* * *玩春英。
浪漫月初,新林花草樹木。情侶戲春月,慢慢拖。
妖嬈的臉蕩來蕩去,風景更迷人。暖風入南,織女懷春。
在青瓦臺的早期,羅綺有壹種清新的氣息。有了宋前春色,桂花酒才清。
杜鵑花和竹子在歌唱,梅花落了壹路。燕女遊春月,拖草。
朱綠園,丹華羅星。那可以繡在閨房裏,而春情是孤獨的。
清新雲魅朱靜,香風散林花。美女踏春園,繡品隨花飛。
羅尚穿茶,玉簪有明月。妳可以在春露中暢遊,妳可以找到壹個同心郎。
春林的花更嫵媚,春日的鳥更悲涼。春風充滿了愛,讓我神魂顛倒。
新燕在奏初調,杜鵑在晨鳴。畫眉忘了註意嘴,徘徊春情。
梅花沒了,柳花隨風散。嘆我是春年,沒人願意叫我。
過去,大雁聚集在朱珠,現在它們仍在巢中。敢辭久,乃令每春孫。
春天花園裏的花是黃色的,池塘裏的水是綠色的。酒初滿,調總調。
娉婷揚袖舞,壹曲輕飄飄。根據燃燒的藍光,春風誕生了。
安娜跳舞並唱新歌。崔屹法華洛,我第壹眼見到妳。
明月照桂林,初花燦爛。誰能不想念對方,獨自在機器裏編織?
粗獷好勝,不再為自己煩惱。春風震動了林榮,經常擔心中國會倒下。
想起春花秋月,笑顏如花路。我渴望敬佩每壹個農民,但我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抱歉。
自從告別後,嘆息從未停止過。我的心像春天那棵蓬勃生長的樹皮樹,越來越苦。
……
小剛的《我老婆白天睡覺的頌》就是這類作品的代表:
北窗枕上聊,南檐不斜。
攀鉤落障,插提琵琶。
夢在微笑,但沈睡的廟宇壓碎了花朵。
顏文勝玉腕,香汗浸紅紗。
丈母娘壹直陪著他,主張家庭不是錯。
這是壹種完全享受的態度,沈迷於女性色相的描寫,缺乏與女性世界的交流,難免輕浮。小剛也寫過虐童的詩,這在當時並不是絕無僅有的。說明病態的生活和變態的心理在上層社會比較普遍。
但宮體詩畢竟開辟了文學的女性題材,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筆觸也偶爾觸及到女性委婉歌吟的內心世界。
如小剛的《金閨思》:
如果遊子很久不回來,怎麽辦?太陽獨動,我羞見顏雙飛。
自從分君以後,我就不再染霜了。南風送雁歸,聊以寄相思。
望著夜色,獨自飛翔;
銀河寒霜,夜星稀。鵝在哪裏發出嘶嘶聲?
與其知道要半途而廢,不如永遠不要壹個人飛。
顯然,以上的詩不能歸入華麗與輕佻。
04梁、陳等詩人
除外,從梁入陳的江淹、吳筠、何遜、殷鏗是梁初最有成就的詩人。
姜晏(444—505),濟南考城(今河南蘭考縣)人。宋、齊、梁時期,他長期不入梁。他的詩以摹仿著稱,如著名的《雜詩三十首》,分別摹仿了漢至宋三十位詩人的代表作品,能確切地摹仿這些詩人的風格特征。
雜詩三十首:
小訂單
傅楚的漢風傳聞,既不是骨頭;魏使晉,固是二體也。比如朱還是藍的,各種錯誤層出不窮;宮角壹聲,囂張的狀態不太好。所以飛蛾的眉毛也是壹樣的樣子,但是在精神上是動的,何樂而不為呢?至於天下先賢,皆醉心於彼此的停滯。不管他們願不願意,都會避開這壹點,善丹而不素食。20歲的時候,他們會那麽寬容,那麽有愛!是商與鐘鉉之論,各家各有千秋;安仁和石亨的評論,人們作出更正。情況與此不同嗎?也是貴有遠見,人之常情;重耳的眼睛是光的,但風俗是不變的。於是,邯鄲把音樂托付給了李奇,把《史記》的假期托付給了慈宗。這樣也有效。不過五個字旺,我確定不是瓊谷。然而,在關西夏夜下,已經是同壹年了;過江到江南就大不壹樣了。因此,黃軒精衛和精衛的區別是不同的,仆人認為各有各的美與善。今天寫了30首歌,學習他們的風格,雖然不夠品藻,也沒有關於雲兒的好討論。
古老的離別
心愛的人將遠離雁門關,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說再見。天上的天空覆蓋了幾千英裏,地上的灰塵帶著黃雲,天色也暗了下來,去遠方的遊子什麽時候才能回來啊。
送別如昨,屋檐已露。雖然草枯了,但沒什麽好可惜的,我擔心遠方的愛人,不知他是否溫暖。
愛是遙遠的,我們是歲。我希望我能再次看到我的臉,或者像瓊的樹枝壹樣的卡裏達。
我希望能像屠呦呦和水萍壹樣,有所寄托,並且對愛的人能始終不渝。
……
傳說他早年做了壹個夢,夢見仙女給了他壹支彩筆,於是寫了壹首詩,寫得很好。後來筆被拿走了,他就再也寫不好了。當然,這是故事。
到了宋代,他以十五首詩諷刺建平王,被貶為吳人。晚上,當妳身居高位時,妳的思想會下降,所以有壹種說法是江郎筋疲力盡了。
江淹現存詩歌110余首,風格優美精致,其中有《江文通記》。
吳筠(469-520),吳興(今浙江安吉縣)人。出身微寒,誠實坦率,勤奮好學,才華橫溢,頗得沈約人的常識。史良為國君薄,後被邀為朝廷效力。今天有130多首詩,擅長描寫風景。為王桂陽,詠劍詠柳等。,都可以用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比如他的《給王桂陽的禮物》:松樹長幾寸,草就沒了。
我看不到籠雲的心,但我知道它冷若冰霜。
弱莖可毀,纖維莖易毀。
當千尺,為妳遮月。
寫松樹,寫自己抑郁,早期沒有委屈。表達了冷峻質樸的人的骨氣和不平,表現了剛正不阿的精神。明顯受左思和鮑照的影響。
《念劍》:我有壹把劍,來自昆吾溪。
照人如水,削玉如泥。
餅邊霜寒,盒中風蕭瑟。
留言:張公子,為什麽來看妳?
吟詠柳樹:
北方生細柳,長風送大雁。
秋霜常振葉,春露潤根。
當妳遠離蟬時,妳將成為黃昏的鳥園。
不愛了,毀了又能說什麽?
何遜(?-518),字仲彥,生於東海郯城(今山東省郯城縣西)。他年輕聰明,八歲就能寫詩。史良為尚書水臣,世稱合水。
何遜現在有110多首詩,是多年遊歷、送禮物、離家的作品,在山水詩方面成就較高。
如其“送”:
客心思念百年,獨行重千裏。
河裏下起了黑雨,波浪和白風開始上升。
形容,浪白,風高浪大。其實是壹種內心的離別焦慮和悲傷。
永早梅:
在花園裏很容易看到季節的變化,最神奇、最顯著的變化是梅花的時間。
梅花不怕霜,不怕風冷,在零霜下雪的時候,它開放在路邊。
梅花的枝葉和花兒開遍了揚州。
梅花的盛開可以使被拋棄的人看到流淚的感覺,也可以使愛上井陘的人和家人擡杠。
梅花大概也知道自己來得早,所以匆匆在正月裏開了花。
殷鏗(生卒不詳),字子建,武威古藏(今甘肅省武威縣)人。史良為湘東王蕭壹發曹參軍。入陳時,官至員外郎,以常侍騎,世稱為史。
殷鏗是陳朝著名詩人,其詩風與何遜相近,其詩與何遜齊名。今有詩三十余首,擅長描繪山水。
如其《晚出新亭》:
大江大河浩浩蕩蕩,哀鴻遍野。
潮起潮落如蓋,雲淡不作峰。
遠遠的,只聽得鼓聲,山色冷,卻見青松。
九十方是壹半,有還鄉的痕跡。
這種氛圍很像唐詩。
如《蜀道難》:
王尊在漢朝服役,靈官無所畏懼。
高敏有雪,陰棧屢燒。
車輪毀九重路,堵七星橋。
蜀道好難,名利雙收。
這些詩人對後世的詩歌創作影響很大。比如杜甫研究殷和何。杜甫曾在形容自己的詩酸甜苦辣時說過:“何必去研究尹呢?”(《解悶詩十二首》)也說明了何遜和陰鏗對唐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