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民謠文章1:曾經的校園民謠
曾經的校園民謠是壹排黃線,記錄了天真無邪的童年和年輕人朦朧的成長故事。
曾經的校園是壹場晶瑩的雨露,洗去了我們心中的惆悵和疲憊。
曾經的校園民謠都是淡淡的悲傷和憂郁。以前的校園民謠是張明敏、羅大佑、老狼和小虎隊?
曾經的校園民謠,是壹片飄落在鄉村的花瓣。
還記得張明敏的鄉間小路嗎?雲,晚霞,晚霞,牛,牧童的短笛都在幽幽地歌唱。從藍天上的雲朵到田野裏的小路,從視覺到聽覺,壹首鄉村夕陽曲在耳邊回響,真的像是在品嘗壹杯醇香的美酒。
然而,最令人神往的壹句話是:“藍天上掛滿了胸前的晚霞,彩雲是晚霞的衣裳。”最開心的是壹群農村夥伴踩著夕陽,聽著短笛,唱著童謠,只為感受那段真實純粹的歲月。
曾經的校園民謠,是壹個時光流轉的故事。
讓我們再聽壹遍羅大佑的歌吧!“池塘邊榕樹上的蟬在呼喚夏天”,這是我們生命中美好的回憶。這首歌是我們童年的精美書簽。
“流水帶走時間的故事改變了我們。”是的,我們有似水年華,也有似水青春。讓羅大佑的歌為歲月的足跡寫下青春的回憶!
曾經的校園民謠是壹把在歲月中顫抖的吉他。
再來感受壹下老狼吧!“我還不小心翻了翻照片,想起了同桌的妳。”聽著這首歌,看著發黃的照片,不禁回憶起那段不得不在書桌中間畫壹條“三八線”的難忘時光。
青春是壹朵永不雕謝的花。老狼的壹把吉他,不知彈唱了多少無悔浪漫的歲月。老狼的琴弦飽含滄桑,沙沙的琴聲飽含憂郁、悸動、懷舊、感傷的故事。他的歌總是讓我的遐想隨著音樂飛揚,壹起飛回那段夢幻的時光。
曾經的校園民謠是年輪上飛舞的蝴蝶。
讓我們再次記住小虎隊!青蘋果天堂,愛秋蟬,放心飛翔?。
小虎隊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值得永遠傳唱的校園歌謠。雖然歲月流逝,蝴蝶早已飛走。但每次聽小虎隊的《蝴蝶飛》時,我總是興奮地跟著唱片壹起唱。聽完後,妳得打開歌詞慢慢咀嚼,仔細感受。
現在有很多很好聽的校園民謠,但是聽起來總是不如以前的校園民謠有意思。沒有之前的校園民謠那麽感人。
無論是時代的變遷,還是歲月的更叠,流淌在歲月長河中的校園民謠,永遠值得銘記,值得聆聽。
寫民謠篇2:我的民謠之路
文/輕煙飛
我不記得第壹次聽民謠是什麽時候了。作為壹個不討厭讀書的年輕人,我通過書知道了很多東西。
當時我對民謠的概念僅限於知道有這麽壹種音樂風格。第壹次聽米甸,也是看獨木舟書。在書裏,她寫了她去過的城市,住過的酒店,聽過的歌,還有她愛過的,忘不了的人。
她寫了壹個在北京的傍晚,走下樓,繞著鼓樓和鐘樓走了壹圈,然後回到青年旅行社。在街上,她看到壹個男孩彈著吉他唱著歌曲_ _,然後突然她被感動了。
這裏的鼓樓也是東耶裏說的鼓樓。s的歌《時間在夜晚匆匆》。
北京有許多神奇的地方,比如老四合院、老胡同、神聖的天安門廣場和許多老藝術家。
很多書和電影都用感性的詞語來描述壹個城市。北京大概是青年藝術家的聚集地。字裏行間,是懷舊,是溫暖,是傷感卻又不可避免的隨時代變遷。北京的地鐵隧道裏有老狼,水木也有年輕人。這裏有大大小小的演出,戲劇,攝影展?
北京也承載著很多年輕藝術家的夢想。不知道為什麽,現在對青年藝術家的定義似乎有點貶義,矯情,不合群,身無分文卻夢想著擁抱世界,等等。
但這壹切可能只是來自於對某樣東西的熱愛。
因為愛,所以孤獨,所以美好。
這就是我對北京的全部了解。
我說不出什麽專業睿智的形容詞,但是有不少我聽過的歌我覺得是民謠。
我的手機歌單包括的《迷甸》、的《盲人電影院》、的《斑馬斑馬》、的《被追趕的乘客》以及最近火起來的《董小姐》。
《米店》我聽了很多遍都不膩,歌單裏的歌也更新了很多遍,壹直都在。
稍微快壹點的吉他旋律壹直重復,直到讓人忍不住敲擊鍵盤,就像坐在壹輛穿越漫長隧道的汽車裏。
然後,終於等到了那首歌,是壹個沈穩的男聲,唱的是壹個故事。
三月煙雨蒙蒙,南國搖曳。壹個女孩坐在空蕩蕩的米店裏,壹手拿著蘋果,壹手拿著命運。
愛,妳能感覺到明天已經來臨嗎?在碼頭上,我們的船停著。我會洗頭爬桅桿,我的雙手會像嫩葉壹樣支撐著我們的家。
壹個關於愛情和明天的故事,張維為低沈而迷人的嗓音唱出了歲月穩定的感覺。
至於民謠歌手兼詩人周雲鵬,我第壹次見到他是通過他的作品集《綠皮火車》。
當時我沈浸在他的書裏,這本書似乎有壹種奇怪的魔力。在書中的第壹篇散文《綠皮火車》中,周雲鵬從他的家鄉沈陽出發,去了北京,然後去了雲南。從文藝青年的聖地北京,到昆明的梅酒,再到格爾木火車外孤獨的鹽湖,我終於回到現實,寫下了壹個我經常夢到的人很少,很幹凈的小站。
我只聽過他的壹首歌《盲人電影院》,至今還存在我的手機裏。
唱著自己的故事。有壹個孩子,九歲失明,常年住在盲人電影院。
他學會了唱歌,寫詩,背著吉他到處走。他去了很多地方,他很迷茫。最後,他回到了盲人電影院。
我喜歡他作品中的開明。我不知道把他磨練成這個樣子需要多努力,但我很慶幸他現在是最棒的。他寫詩,唱歌,旅行,早就對這個世界溫柔了。
《斑馬,斑馬》《董小姐》都是前段時間很流行的歌曲,由Donye.S作曲演唱。
每次聽到《董小姐》裏的那句話,我就愛上壹匹野馬,可是家裏沒有草原。我覺得有點難過。
所以這個故事的結局,大概就是少年平凡地度過壹生。有勇氣去愛,卻不壹定愛上對的人,大概是壹件想起來就絕望的事情,這又讓我想起了葉芝。
威廉?巴特勒?葉芝是壹位愛爾蘭詩人。他有壹首最著名的詩,當妳老了,這首詩表達了她美麗的女演員莫德?孔的無望而深沈的愛。
他從1889認識並愛上了毛德?岡小姐,但直到他生命的盡頭,他的愛都沒有被接受。
他的愛情讓他嘗到了愛情的酸甜苦辣,寫了那麽多著名的詩,還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當人們把自己的詩帶回家時,沒有人會記得詩人是如何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絕望而孤獨地死去的。
想想,那大概是真的絕望吧。
聽這些歌,有時候覺得民謠歌手和詩人好像是有聯系的,但這只是我的想法。
民謠會流行,大概是在鋼筋水泥的現實世界裏。我們也需要壹個詩意的世界。每壹縷光影,每壹次相遇,都需要壹個存在的理由。那些美好的時光壹去不復返。
我會永遠愛妳。
寫民謠第三篇:回望校園民謠
“開始是我們唱歌,最後是我們走路。最親愛的妳就像夢中的風景。我說從夢中醒來後,妳會讓我相信,我那張不悲傷的臉是我的少年,我那雙不擔憂的眼睛會隨著歲月而改變。妳我最熟悉的那條街,是人們走向日落的那條街,人們在街上互道再見。妳說妳對自己的青春沒有遺憾,包括對我的愛。妳說歲月會改變壹生承諾的誓言?”(高《的青春無悔》)?書的正文前或文章標題後的註釋
我喜歡音樂,但總是被那些缺乏情感積累的情歌感動,卻無法深愛。我也喜歡搖滾,喜歡其中蘊含的激情和精神,但生活不可能壹直處於搖滾的狀態。我更喜歡民謠和更純粹高雅的流行音樂,其次是校園民謠。我之所以喜歡上校園民謠,是因為我是壹名學生,我喜歡上了它的簡單明了。
民謠是壹種不做作的純文化積澱,不受音樂變化和現代時尚的影響。而校園民謠,則是校園文化茶館裏壹杯獨具魅力的香茶。他們用優美典雅的旋律和純凈真摯的詩意歌詞,記錄著年輕人的夢想與覺醒,微笑與淚水,愛與恨。她是青春永恒的證明和不朽的印記,在時間的長河中慢慢沈澱。
校園民謠是我們曾經著迷的青春,在音樂才華的美好風格中迸發。在凝練溫柔的歌詩中體會平凡的悲歡離合,瘋癲醉酒。校園民謠像壹位美麗溫柔優雅的朋友,又像壹位睿智善解人意的哲人,體察人生。在壹群年輕人對音樂持久熱愛的手指下,舞蹈因純真、浪漫、悲傷而成為大學校園裏難忘的事。
校園民謠是對青春飛逝和青春不在的壹種理解,是感傷、留戀、回眸等復雜情感的真實表達。這些歌曲大多是由壹個腳已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創作的。這是壹個真實的夢,是壹個年輕的誓言,是壹份純真的愛情,是壹滴明亮的淚,是壹種無緣無故的感傷,是壹種回眸時的溫柔的波,是思念時的淡淡的惆悵,但當我們能深刻體會到青春的珍貴和美好時,我們已經不再年輕,青春壹去不復返。壹切簡單樸素的願望,都存在於充滿理想主義的校園裏,在生活的激流中清晰地成長。於是,校園民謠就和這樣的情懷交織在壹起,滲了出來,滲透到每壹個正在或者曾經有過學生時代的人。
校園民謠給人溫暖純凈的歲月記憶。她像優雅的詩句,表達了原始的校園生活,充滿了審美精神,讓人在流水的旋律中尋找過去歲月裏的人,也讓年輕人萌發了珍惜青春的美好情懷。
如今,在商品經濟的滾滾浪潮中,校園民謠已經逐漸淡出了年輕人的視線。這位靠校園歌曲走紅的歌手,早已站在商海的船頭,興風作浪。雖然有些還在打著校園民謠的招牌,但他們的風格早已失去了真誠和純真。很多媒體也放棄了這個立場。壹些還在堅持傳播校園民謠的媒體,只能反復播放熟悉的老歌來聚攏人心。如今的校園民謠,大多是呻吟、矯情、重復。我們很難聽到壹首旋律優美,內涵豐富的校園歌曲。當藝術的精神被金錢所褻瀆,藝術的大門自然就關閉了。有時候我會情不自禁地想:校園民謠曾經有壹段美好的過去,烙印著我們容易逝去的青春足跡。如果真的就這樣漸漸離我們而去,豈不是很可惜?
就像歌裏唱的:“如果壹切可以重來,如果我再說壹遍,我還是會許下壹個願,陪妳到永遠。”。時間不再痛苦,幸福不再痛苦,妳能做什麽?只有懷念,只有留戀?"
我只希望在廣韻·水影的記憶中有壹首歌,聽起來孤獨而悲傷。此時白衣勝雪,柳絮輕飄。
看過《寫民歌的文章》的人還讀到:
1.春節有哪些民謠?
2.郭敬明經典勵誌文章
3.2016最新新民謠。
4.校園民謠
5.適合民謠吉他彈唱的歌曲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