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傣族的代表音樂是什麽,有什麽特點?

傣族的代表音樂是什麽,有什麽特點?

許多年輕人在田野和山裏獨唱或二重唱。有的表達愛意,贊美家鄉,慶祝幸福生活,有的即興發揮。德宏地區的民歌有“壽媽”和“壽童毛”兩種。①芒市、盈江等地的喊,可分為程子民歌(傣語叫“壽樂孟”,是城鎮流行的民歌)和壩子民歌(傣語叫“壽樂姐”,是農村流行的民歌)。前者更柔和,後者更清晰。各地流行的喊話風格大同小異,音樂的基本特點是:旋律抒情,多用遞進、小跳,鑼、尚、漁、箏調式較為常見,有時調式在結構內交替或向從屬方向偏移。古老的民歌(傣語稱“胡班馬陶”)和流行於覆蓋地區的民歌(傣語稱“胡丹馬”)都可以歸為胡馬,只是風格略有不同。下面的例子是德宏芒市程子民歌:②喊統毛,這是流傳在瑞麗的壹首民歌。音樂酣暢熱烈,多調式,節奏自由。曲調中間跳下七度,結尾連續上跳,向上滑動,頗有特色。用同壹個男高音為男女唱情歌時,叫“喊會爽”,指的是愛歌。瑞麗還流行著緬甸傣族地區的民歌《喊亮傣》、《喊冷當》,音樂獨具特色。下面的例子是德宏瑞麗的《喊壹定是晴天》:西雙版納傣族民歌的曲調與情歌基本壹致,節拍清新,重音明確,音樂明快。旋律以遞進和小跳為主,中間有七八度的跳躍,多為宮調,但以征號和喇叭為主。

金平壹帶的山歌,傣語叫“魂毛騷”,是青年男女在夜間唱的,有阿沁伴奏,曲調多為宮調,但以簽結尾。此外,元江和景谷還有不同風格的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