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漢樂府最大也是最基本的藝術特色是敘事性。這個特點是由其“偶然發生的事情”的內容決定的。雖然我們在《詩經》中已經可以看到壹些帶有敘事成分的作品,比如的孟、。
2、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動作來表達人物性格。有的采用對話的形式,如《桑葚》中羅敷與大使在《陌上花》中的對話,《東門》中妻子與丈夫的對話,都能表現出人物機智、勇敢、善良等不同的性格。
3.語言簡單,自然,富有感情。漢樂府中的民歌語言壹般是口語化的,但也充滿了感情和人們的愛恨情仇。即使是敘事詩,也是敘事和抒情的結合體,所以有很強的感染力。
4.形式自由多樣,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雜言,其中最常用的是新興雜言、五言詩。毫無疑問,豐富多樣的形式有助於表達復雜的思想內容。
5、浪漫主義的色彩。漢樂府中的民歌大多是對現實主義的準確描寫,但也有部分作品帶有不同程度的浪漫主義色彩,使用了浪漫主義手法。
樂府詩是壹種古老的詩歌體裁。在文學史上,所謂樂府體詩,不僅指樂府機關收藏的作品,也指魏晉以後歷代作家臨摹的樂府作品。
擴展數據:
古代詩歌的體裁。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上是指漢代樂府政府收集的民歌和歌詞;廣義上是指漢代特別是魏晉以後文人作家所模仿的諷刺詩,壹般稱為樂府詩。
樂府原是漢代掌管音樂的官職名稱。漢代的人們把樂府機關記錄和演奏的詩歌稱為“歌”。魏晉六朝時,人們開始將這些歌曲稱為“樂府”或“樂府詩”,並單獨歸類(劉勰《文心雕龍》、《蕭統文選》)。
在文學史上,所謂樂府體詩,不僅指樂府機關收藏的作品,也指魏晉以後歷代作家臨摹的樂府作品。
漢樂府詩從此打破了自我,以四言詩為正宗的傳統,創作了雜言詩,並首創了完整的五言詩。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漢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