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有哪些藝術表現手法?

有哪些藝術表現手法?

藝術手法包括修辭手法和描寫方法,語言風格是另壹類。我給妳看壹篇文章:

詩歌意象、表達技巧和語言的鑒賞見下表:

欣賞類別的示例

形象形象素質,性格,節操等。“散成泥,滾成塵,唯有芬芳依舊。”

思緒“樹葉像瀑布的水花壹樣飄落,而我卻看著長河滾滾向前”

詩歌中的物、象、物、物的特征

風景(或環境)的特點是“綠草如茵,鳥語花香”

表達技巧“花瓣已如淚下,孤鳥已吟悲”借景抒情(或融景或感景)。

表達壹個人的意願(或象征)的詩

對比(或對比或對比)“月出時,鳥驚,時在春流。”

修辭(比喻、擬人、誇張、互文、隱語雙關等。)“壹輪清冷的月亮像垂柳彎裏的眉,越往中山鏡裏看。”

虛實結合的蘇軾《江城子》

動與靜的結合“翠竹輕語洗衣女歸,荷葉伏漁舟前”

引用辛棄疾的《京口顧北亭懷古》

多角度(由遠及近、由上至下、從遠處、從近處等。“在廣闊天空的狂風中,猿猴在嗚咽,鳥兒在清澈的湖水和白色的沙灘上飛向歸途”

語言清新自然簡單的田園詩

李白豪放飄逸的詩歌

苦悶失意的杜甫詩歌

雄壯馳騁,雄渾豪邁的邊塞詩

古典詩詞和歷史詩詞的委婉、含蓄、發人深省的運用。

白居易的詩通俗直白

【詩歌表達技巧具體欣賞】

今年高考詩歌鑒賞題有了很大調整,客觀選擇題改為書面表達題,大大增加了詩歌鑒賞題的難度。根據考試說明中明確規定的詩歌鑒賞的考試內容(語言、意象、表達技巧),下面我們就以這篇《詩歌表達技巧解析》為例,希望對考生備考有所幫助。

第壹,修辭的巧妙運用

在許多詩歌中,常用的修辭如下:

1.暗喻

隱喻不僅使詩歌中描繪的意象更加生動,而且體現了意象的情態特征。比如:

蘭溪邦哥

戴樹倫

涼月掛柳宛眉,中山鏡越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子夜鯉魚來灘。

解析:“似眉”:眉用來形容月亮,描繪了三月月亮的形狀,體現了它的清秀。《鏡》:鏡是用來形容蘭溪的水,寫的是蘭溪清澈寧靜的水;它也反映了月光的亮度。

另壹個例子是:

看著河上的山

蘇軾

看山走馬船,百團路過。

前山忽異,後嶺如奔。

擡頭壹看,小路斜斜的,街上有行人。

在船上舉手說話,像鳥壹樣向南航行。

解析:這首詩以河兩岸的山為馬,以船為參照物,把山的靜態景色變得生動傳神。“鳥”是“孤帆”的比喻,表示船能航行多快。

2.隱語(諧音)和雙關語

在壹些詩歌中,尤其是民歌中,為了表達壹種委婉含蓄的情感,作者經常使用隱語和雙關修辭,如:

春思

李珀

草綠如貝絲,秦地區桑樹葉翠枝綠。

當妳想念家鄉的日子,很久以前就想念妳和悲傷。

春天的微風,既然我不敢認識妳,為什麽要分開我床邊的絲綢窗簾??

解析:這是壹首膾炙人口的描寫男女情愛的詩,寫的是秦對女性的思考獨白。詩人壹語雙關,表達大自然的春天,推理男女之愛;還用“絲”(思)與“枝”(知)的諧音,將異地男女之間的思念之情串聯起來。

以愛情或地方題材為題材的四首七言律詩的古代民歌

劉禹錫

江水平的柳樹是綠色的,我能聽到朗江上的歌聲。

東邊的雨,東邊的日出,說天沒有晴,但依然晴朗。

解析:“清”和“清”是諧音,是雙關語。這是作者用民謠風格寫的壹首情歌,民謠中常用雙關語。從前兩句詩情畫意的句子來看,女子大概是在楊柳飄飄、波瀾不驚的河堤上航行,聽到岸上愛她的少年在向她唱愛,但愛的含蓄表達給她“陶無情卻有情”的印象。

登嶽陽樓

杜甫

以前聽說洞庭湖氣勢磅礴,今天的願望終於登上了嶽陽樓。

浩瀚無垠的湖面撕裂了吳楚,仿佛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但是沒有親戚朋友的消息傳到我這裏,老病在孤舟中。

北境城門之戰又開始了,我隔著欄桿看著哭了。

解析:“東有吳國,南有楚,能見天地無盡飄”這兩句話雖然歡快壯闊,形容的是洞庭湖的磅礴大氣,但這只是表象。還包含了作者當時的處境(杜甫因兵亂在江陵、公安等地流浪,58歲,老弱病殘,生活貧困)和國家的處境——跌宕起伏。

其他的修辭格,如重復、排比、誇張、比喻等等,因為比較簡單或者在現代詩歌中經常使用,所以不單獨討論。

二、表現手法

符號

象征是詩歌中常用的手法,主要作用是以物證人的節操。如“梅”象征高貴、秀美、典雅、樸素;以“菊花”象征高潔、傲霜、強抗雪,稱為“隱逸之花”;“蘭芝”象征珍貴、孤獨、崇高;“牡丹”象征富貴;等壹下。

沒有在家裏找到盧洪先

焦然

他把家搬到了城墻上,把鄉間小路搬到了桑麻的住處。

靠近圍墻邊的菊花,秋天還沒有看到它開放。

門口沒有狗叫,問了問西邊的鄰居。

向大山報告,日落前不歸。

解析:《刺猬菊》象征著盧鴻漸高尚的節操。

屈原用“蘭芝”來象征自己的芬芳和高尚的節操。陸遊以“梅花”(《詠梅》)象征自己的超然與堅強;等壹下。

(2)拿著東西表達自己的意願

托物言誌是作者借助事物的象征意義來表達個人心意的壹種藝術手法,也叫以物傳情。以物表詩,也叫以物寫詩。比如:

墨美

王冕

我家的第壹棵樹,西燕湖,開滿了花,淡墨痕。

不要誇顏色好,就讓空氣裏充滿幹坤。

分析:這首詩運用了托物言誌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堅貞純潔的如梅花般高潔,不諂媚世俗的倫理道德。

小松

杜荀鶴

松樹小的時候長在很深很深的草叢裏,看不見,現在發現比雜草高多了。

那些不認能沖天的樹,直到它入了天,人說它高。

解析:這首詩用小松作為比喻來形容人。寫的時候,小松壹開始不被人註意,最終長成壹棵淩雲樹,體現了作者對人才出身微賤最終成大業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人生經歷來判斷人的淺薄眼光。采用了托物表意的手法。

同樣,於謙的《石灰詩》,陸遊的《詠梅》,張九齡的《感覺》等等。

(C)註意風景。

詩詞“貴含蓄,忌直露”。怎麽能表白不表白,恨不表白呢?古代的人們習慣用風景來表達他們的感情。編寫場景的常見方法有:

1.側箔

詩人寫景物,不是從正面景物入手,而是從與之相關的側面景物入手,從而達到通過描寫側面景物,即側面對比來反映主題的效果。比如:

石頭城

劉禹錫

群山依舊,四周是廢棄的古都,潮水像往日壹樣,拍打著孤獨的空城。

淮河東岸,古寒月,子夜,窺舊皇宮。

分析:這首詩的題目是《石頭城》,很明顯是關於“石頭城”的。然而,詩並不是從石頭城開始,而是從周圍的景色——山、潮汐、月亮——開始,來描述石頭城這個“故國”的衰敗與荒涼。

黑尾排

劉禹錫

朱雀橋邊有些雜草開花,武夷巷口只有夕陽。

王導和謝安屋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分析:這首詩類似於《石頭城》。穿過武夷巷周圍的風景——雜草叢生,野花點綴,夕陽斜斜,舊日燕子入尋常百姓家——這首詩寫的是武夷巷不再是從前的武夷巷。如今,五壹巷壹片荒涼,昔日的貴族世家不復存在。

雙色月桂折疊訂單

鐘秋

誰磨飛鏡?據車乾坤說,山川是印出來的。玉露流轉,秋日的天空無波,比平時的夜晚更加清澈,也不妨礙桂英的搖曳。老子唱著問嫦娥,良宵不醉如何?

解析:“玉露”、“銀河”、“桂英”這壹句,用“玉露”、“銀河”、“桂英”這壹段清晰的風景,襯托出清朗的月光。

2.將場景與情境(場景)相對照

詩人在描寫含蓄婉約、隱秘難言的情感或深情時,往往用景物來渲染和襯托,如:

[雙音]清江音

秋淮

張可久

澤法來到萬裏面前,問我是否會回來。紅葉中雁啼,黃花中人醉,秋夢下芭蕉雨。

分析:這首詩的前兩句,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思鄉之情。然而,這種鄉愁到底有多深,有多強?作者沒有直接表現出來,而是用西風、紅葉、黃花、芭蕉、秋雨等壹組具有季節特征的景物來構成意境,渲染出壹個五彩繽紛的秋景圖。那麽作者為什麽要把這秋景畫得色彩豐富呢?妳想想:襯著妳深深的鄉愁!

李白的《春思》也是壹個例子。作者把“燕子草”寫成“紅寶石”,“秦桑”寫成“低綠”,引起讀者的想象:強綠是“碧”,強綠是“沈”,“沈”是“低”。這樣可以更好地襯托丈夫與秦妻子之間濃濃的相思之情。

柴璐

王偉

寂靜的山谷裏看不到人,只聽到說話的聲音。

回到森林深處,從綠色的苔蘚中向我閃耀。

解析:這是壹首隱逸詩,作者寫的是空山的寧靜和深邃。在渲染空山的靜時,作者用了以噪撥靜的方法,也用了以景撥靜的方法:倒影(夕陽的倒影)安靜而細致,靜靜地照在深林的青苔上,表現出深林的靜與靜——用“倒影”撥開空山的靜。

3.重點寫動態、靜態或動靜結合的場景或動靜相映的場景。

在壹些山水詩中,往往有靜止的景物,比如山和月。動人的景色,如水流、風搖等等。根據側重點不同,作者有時只寫動態場景或靜態場景,有時動態場景和靜態場景都寫,有時寫動態場景來襯托,有時寫動態場景來襯托。比如王維的《柴璐》,用“人聲鼎沸”襯托“空山”的寂靜;深山裏的壹個秋夜,空山的寂靜被竹子的喧鬧和荷花的樂章襯托,表達了壹種閑適。

戴樹倫的《蘭溪幫歌》采用動態景物(前兩句)與靜態景物(後兩句)相結合的方法,在明澈的美麗畫卷中,生動地表現了秀麗的山水、沁人心脾的月色和漁人的歡樂。

4.營造意境,渲染氣氛,抒發情感。

古今詩詞中,有很多是先寫景再寫情或寫全景的詩詞。詩人常用景物渲染氣氛濃厚,為下面的抒情鋪路或融於景物之中。根據景物的性質,可分為歡樂景物和悲傷景物。

(1)快樂的情景襯快樂的感覺,悲傷的情景襯悲傷的感覺。

“情動則喜,情動則悲”,詩人的妙處在於將情感融入情景之中,通過情景來傳達自己的情感,達到情景交融。比如:

高登

杜甫

風又急又高,猿猴叫得很傷心,鳥兒在白沙的白沙裏打轉。

壹望無際的樹簌簌落下樹葉,長江不可預料地在奔騰翻滾。

悲涼秋景裏的李,常年遊子,在疾病纏身的今天獨自生活在高臺上。

歷盡艱辛,苦盡仇恨,白發滿發,酒杯杯殘損懸。

解析:詩的前四句描繪了壹幅蒼涼壯闊的秋景——哀景:突如其來的風撼高天咆哮,猿猴哀嚎,竹清沙白,鳥影倒映寒竹,樹葉紛紛落,河水洶湧,壹派深秋悲涼的色彩。為後面的四句,渲染了濃濃的悲涼感,為抒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以下四段敘述是抒情——悲情:交織著對國運艱難的擔憂和對異地敗北的悲傷。

楓橋附近的夜間停泊處

張繼

月亮落下了烏鴉,冷冷地啼叫著,睡在楓樹上,睡在江邊的漁巷裏。

蘇州城外城內孤獨的寒山寺,半夜響起的鐘聲傳到客船上。

分析:這首詩描寫了作者在喬峰夜宿的情景,屬於山水詩。詩中描寫的景色具有悲傷、荒涼、孤獨的特點,與作者對旅行的憂慮相契合。

(2)快樂的風景襯著悲傷。

以樂寫悲,多見其悲。比如:

覺居

杜甫

河裏的水波,水鳥白色的羽毛,山上的綠色,紅色的花朵形成對比,妳想燃燒。

今年春天又看了壹遍。什麽時候是回歸之年?

解析:這首詩寫於廣德二年(764)。當時詩人留在成都,急於回到東方。因為戰爭,他做不到,所以最後兩句嘆了口氣。然而,詩的前兩句卻勾勒出壹幅春天的美好畫卷,極其和諧。這麽美的風景為什麽會想家?原來這是壹個寫悲情的快樂場景。這樣才能寫出詩人歸鄉的渴望:隨著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強烈反差,詩人的思鄉之情更加強烈。

5.現實與現實的結合

沒有聯想和想象,詩人是無法創作出詩歌的。聯想和想象能很好地表達詩歌的主題。但聯想和想象必須有壹定的現實基礎——現實的客觀景物或事件。

實景是詩人描寫的現實客觀的景物,虛景是詩人通過聯想或想象制造的景物。虛實結合更能表達壹種溢出的情感。比如:

聽插頭上的笛聲

高適

白日雪潔馬吃草,月色羌笛守樓。

請問梅花落在哪裏?壹夜之間風吹遍天山。

分析:壹兩句其實是描寫風景的,描寫的內容是湖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馬的季節到了。傍晚,戰士們趕著馬回來了,天空灑下了明月的光輝。在這樣遼闊而清澈的夜景中,不知是哪座守備樓奏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的曲調!三四句話就把“梅花落”拆了,仿佛風吹的不是笛子,而是落梅的花片,散落壹地,壹夜之間,色香味彌漫了整個天山。這首詩通過聽音樂,想到家鄉的梅花(胡地沒有梅花),想到梅花的秋天,表達了戰士們深深的思鄉之情。

總之,在詩歌中,以景物(間接抒情)抒情的人,往往具有壹定的固定性,如:以“故鄉明月”傳達“鄉愁”;用“松風山月”傳達“隱逸”;用“寒林殘月”傳達“詩人的悲哀”;用“中秋月圓”溝通“相思苦”;以“風雨落花,雙燕獨飛,重亭玉枕”傳達“永遠在我心愛”;以“長亭折柳”傳達“送別情懷”;以“江湖壹舟,月落淚”傳達“詩人旅途之痛”;以“夢醒柳斷腸寒雨斜陽殘燭哭”傳達“悲歡”;以“昔日榮光不在眼前,晚霞幾度紅”傳達“人世滄桑之嘆”;以“空城落花”傳達“哀嘆國情衰,熱愛國情”;等壹下。

在意境的塑造上,畫面可能波瀾壯闊,如“大漠孤直,長河落日圓”;或清幽,如“松樹林中有月光,溪水中有水晶石”;或抑郁寂寞,如“野野樹,水清月近!”;或和諧寧靜,如“夕陽在渡口徘徊,夜宵-炊煙從民居飄起”;或開闊蒼涼,如“千裏長煙暮,孤城閉”;或清高遼闊,如“夕陽落寞齊飛,秋水* * *天壹色”;等壹下。

④張先治,壹枚棋子

詩人經常在他們的詩的結尾表達他們的感情。例如,李白《夢裏登天目山》結尾的壹句“我怎麽能對那些永遠不會被人看到真誠面孔的高官厚祿卑躬屈膝呢?”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是自由和無憂無慮的,而不是為了壹桶米而彎腰。另壹個例子是《難行》的結尾句“總有壹天我會乘長風破浪,直掛雲帆濟滄海”,表達了實現理想的豁達。

第三,結構

在詩歌的結構安排上,詩人也是獨創的。常用的結構模式有:

(壹)層層抹灰、鋪墊,如:

看著河上的山

蘇哲

看著河上幹枯的懸崖,貧瘠的村莊壹片紅色。

黃昏百裏回,夕陽獨向新畫。

千山更新更黑,但現在可愛可信。

只有巫山最強秀還背負著遠道而來的重擔。

解析:這首詩通過層層色彩渲染,描繪了壹系列美麗的場景:紅彤彤的“荒村”、“夕陽下的霧靄新畫”、“色彩更新的千山”,讓詩人駐足感嘆——但可愛,相信今天!但是誰知道巫山最強的秀?層層渲染,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

(2)前後護理

在壹些詩歌中,詩人常常通過今昔對比、他人與我對比、事物與我對比來表達自己或他人的感受,如:

抱怨自己的感受

陸遊

回想起當年,為了尋找建功立業的機會,單槍匹馬去了邊防軍梁州。何處是關河夢,塵暗舊貂裘。

胡人未滅,鬢角已秋霜,多情淚流幹。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老在滄州!

解析:這首詩分為兩部分:下半部分照顧上半部分。《心在天山》對應的是句子“那壹年”;“蒼老蒼白”句對應“關鶴夢”句,旨在形成對比,表達詩人悲憤的蒼涼心境。

(3)結構比較

對比技巧在詩歌中被廣泛使用,因為它們的層次特征和強有力的結構,例如:

畫眉鳥

歐陽修

成千上萬只鳥的叫聲,與它們自己的心靈相呼應,山上成千上萬朵紫色的花在樹木的高低上。

我才知道,關在金籠子裏,不如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啼叫。

分析:這首詩運用了對比法:前兩句(寫自由自在,自由地唱畫眉)與後兩句(寫畫眉被困籠中,失去自由)形成對比,結構清晰。表達作者對禁錮思想、束縛人才現象的抨擊和對言論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詩歌的表現技巧有很多,如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欲揚先抑後的技巧等。只要在訓練中認真總結,還是可以解決欣賞詩歌表達技巧的問題的。

(本文發表於《中考通訊》2002年第12期)

【答題策略】

1.論詩,無枝無藤。

高考是初步鑒賞,強調思考和回答詩歌本身的特點,不引用經典,對比其他作品。

2.分點回答問題,分點後舉例。

3.品味技巧,品味語言

詩歌的意象性和抒情性要通過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答題時要把握詩歌本身的特點,根據要求把握其藝術技巧。

4.知人論世,評特色

5.文藝理論,適當點綴

理性的語言,如“有我”、“無我”、“有我,壹切都是我的顏色”、“有說不完的話,有說不完的意思”、“有說不完的意見”等,能使回答顯得厚重、深刻、有力、高人壹等。

【詩集】

李白(701-762),字太白,蜀中人。天才奇怪,遊歷長安。何張之看到他的文章,說:“我也是神仙。”話說唐玄宗時,召見天下,詔翰林,盡快相見甚好。看在楊貴妃的份上,放了吧。王勇迫使政府奮起反抗,卻徒勞無功地逃了回來。永遠坐在皇宮裏。首先,我試圖拯救郭子儀,甚至子怡要求官員贖回我。詔長釋放夜郎,赦之而歸。客串當突李楊冰。代,以左收拾遺患,而白已死。其詩縱橫變幻,淩雲百代。所謂天賦無與倫比。由於他桀驁不馴的性格,他沈溺於詩歌和美酒。

望天門山

長江像壹把巨斧劈開了天門峰,綠色的河水流向這個環島。

雙方的青山對峙難分高下,壹葉扁舟款款從天邊相遇。

【註】①天門山:今安徽當塗縣西南,東有王波,西南有梁山,兩山夾長江,形勢險要。總名天門。(2)楚河:春秋時期長江流經壹段楚國領土。③“兩岸”句:可以看出詩人在舟中行進時是望著天門山的,描寫景色很有動感。“日邊”是指水天相接的地方。

【欣賞提示】李白的《天門山》是壹首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詩,可能是他流浪出川時的作品。在前兩句中,詩人以他奇特的感受向我們展示了壹幅壯麗的風景;後兩句從兩岸青山的縫隙中看未來,給人豐富的想象和悠遠的趣味。全詩意境廣闊,層次清晰,形象生動。

邊境歌曲

五月的山依然滿是雪,只有寒冷,草看不到草。只有在笛子《折柳》中才能想象到春天,但現實中從未見過春天。

士兵們白天在金鼓裏與敵人作戰,晚上睡在馬鞍上。我希望掛在腰間的劍,能迅速平定邊境,為國效力。

【註】①塞下曲:唐代樂府的名稱。②天山:在今天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折柳:即“折柳”,古代樂府對“橫吹歌”曲調的稱謂。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只要聽到笛子奏出“折柳”的曲調,就使人想起柳葉輕吹的春天;但是在寒冷的天山腳下,看不到春色。④金鼓:用黃金裝飾的戰鼓。⑤直行:直行,意為直行。樓蘭:漢代西域部落的名稱,老家在新疆鄯善縣東南。漢武帝派使者出使西域時,樓蘭王與匈奴單於勾結,殺了不少漢人使者。元豐四年(公元前77年),漢昭帝派平樂督傅介子殺樓蘭王,威懾西域。在唐詩中,“破樓蘭”常被用作平定邊境事端的代名詞。這裏指的是用這個典故來形容邊防軍殺敵立功的欲望。

【欣賞提示】這首詩從艱苦的邊塞生活描寫中,展現了邊防戰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歌頌了他們為國盡忠、勇往直前的高尚品質。其實也是詩人以立國為己任的政治自豪感的壹種體現。前四句描寫邊疆的苦與冷,與同季的內地風光形成對比。五六句話表達了戰鬥生活的緊張,充滿了樂觀。最後兩句直接表達了邊兵的意誌,所向披靡,激情澎湃。

杜甫(712-770),字美,洛陽附近的鞏縣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從二十歲左右開始,漫遊了近十年,飽覽了祖國的壯麗河山,結識了許多同時代的著名詩人。天寶五年(746年),詩人懷揣著“使君堯舜上位,再使風俗純然”的誌向,前往長安,卻無門上進,生活貧困。十年後,他獲得了壹個帶領曹參軍的小官。安史之亂時叛軍困於長安,詩人在逃亡途中被俘。脫險後到了肅宗駐地靈武,被賜官左拾遺,不久被貶棄。之後,轉娟到達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有壹段時間,他擔任參謀人員在嚴武幕府,我們的時間在四川,和職級的官員是袁外郎,工業和教育部。永泰元年(765),詩人從川東歸來,因川兵作亂而滯留夔州。他於大歷三年(768年)開始離開峽谷,漫遊於今天的湖南和湖北。不幸的是,他在去郴州的路上去世了。

杜甫壹生經歷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歷史轉折。他的足跡遍布半個中國,在漂泊的生活中逐漸走近下層民眾。他的作品壹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寫時代的聲音、人民的訴求、祖國的壯麗,所以被後人稱為“詩史”、“圖經”。杜甫的詩以憂郁和沮喪著稱。詩人自己說“讀書如寫作”,說明他的創作除了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外,還有深厚的學習基礎。詩人的作品大多經過藝術的錘煉,細致入微,創作態度極其嚴謹,不愧為後世詩人的楷模。杜甫與李白齊名,也被稱為“杜麗”。

登嶽陽樓

以前聽說洞庭湖氣勢磅礴,今天的願望終於登上了嶽陽樓。浩瀚無垠的湖面撕裂了吳楚,仿佛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但是沒有親戚朋友的消息傳到我這裏,老病在孤舟中。北境城門之戰又開始了,我隔著欄桿看著哭了。

【註】①嶽陽樓:位於湖南省嶽陽市西門,緊鄰洞庭湖,是壹處風景名勝。②洞庭水:洞庭湖。③吳楚:指江蘇、浙江、湖南、湖北等省。蒂爾:裂開了。幹坤:天地。這兩句話說的是洞庭湖無邊無際,仿佛整個世界都漂浮在水面上。(4)無字:表示字母完全被切斷。這兩句話說的是我流浪了很久,和親人朋友完全斷絕了通信。我年老多病,壹路上不得不以孤舟為家。⑤軍馬:戰馬,此處指戰爭。代宗大歷三年八月(768年),吐蕃不斷入侵靈武、汾州等地,代宗命郭子儀領兵五萬防守奉天。

【鑒賞提示】大歷三年(768年)春,杜甫因兵荒馬亂,出夔州峽,漂泊江陵、公安等地。這個冬天,杜甫從警去嶽陽,這首詩是登上嶽陽樓後寫的。此時杜甫58歲,年老多病,生活極其困難,心情十分抑郁。但詩人並沒有止步於個人的不幸,而是關心國家的命運,為國家的艱難而嘆息。這首詩首先用極其自然的對句表達了登樓時的愉悅心情,然後描述了妳登樓時的所見所聞。短短十個字,概括了洞庭湖的磅礴大氣,意境歡快壯闊。面對浩瀚的湖水,詩人由抒發孤獨之情轉向憂國傷國,感人至深。全詩對仗工整,用韻嚴謹,前後襯托,渾然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