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介紹:
《歡樂頌》是德國詩人席勒在1785年寫的。貝多芬為它譜曲,成為他的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體部分,現在是歐盟的聯盟歌。
早在1793年,貝多芬就試圖為席勒的《歡樂頌》作曲,但草稿丟失了。貝多芬之前的壹些作品也為這部作品奠定了基礎。1810年代初,貝多芬在草稿中寫了壹些想法。第二樂章諧謔曲的旋律可以追溯到貝多芬在1815年寫的壹首賦格曲。
擴展數據
歡樂頌實際上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最後壹個樂章。聲樂在最後壹個樂章的導入是貝多芬的壹大難題。貝多芬的朋友安東·辛德勒後來回憶說:“當他開始寫第四樂章時,有壹種前所未有的掙紮。他試圖找到壹種合適的方式來介紹席勒的《歡樂頌》。
《歡樂頌》的主題最早由低音大提琴演奏,後來逐漸擴展到弦樂器和整個樂隊,力度和節奏越來越強。貝多芬與席勒不同,席勒認為幸福是成為兄弟的前提,而貝多芬認為自由、平等、博愛是幸福的前提。
百度百科-歡樂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