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從雨巷開始,寫下景點或意象的特色;使用擬人和修辭手法

從雨巷開始,寫下景點或意象的特色;使用擬人和修辭手法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著名作品和代表作。詩中描繪了壹幅雨季江南弄堂的陰郁畫面,使詩人形成了壹個象征色彩濃厚的抒情意象。1,雨巷:當時陰郁黑暗的社會現實。作者把沒有陽光和活力的黑暗社會稱為壹條狹長而孤獨的“雨巷”。2.“我”:抒情主人公是在雨巷裏孤獨仿徨的人。“我”依然在孤獨中懷著對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和追求。在“我”的長久期待中,女孩終於來了。她默默地走近“像我”。似乎兩顆心已經接近互相理解了。然而,我最終還是通過了。她的眼睛又和“我”拉開了距離。同樣的抑郁——仿徨與追求。3.姑娘:其實是詩人的理想。他的流浪尋找,是為了找到那個女孩(理想)的樣子。她的腳步,她的色彩,她的態度,她的憂郁,都觸手可及——執著的追求卻無法把握。詩中的“丁香般的少女”正是這壹美好理想的象征。這個理想渺茫,難以實現。這種心態是壹個青年知識分子在大革命失敗後有所追求,在政治壓力下找不到出路而處於迷茫心態的真實反映。4.丁香:詩人對“丁香”的比喻,顯然是意味深長的。“紫丁香弱,還在亂落”“雨裏紫丁香空苦”“香蕉不顯紫丁香,月上春風悲”。丁香花仲春,人們面對紫丁香時常傷春,說紫丁香是悲品。紫丁香是白色或紫色的——它們並不輕浮,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它們是“美麗、高貴、悲傷”的三位壹體,紫丁香很美,但容易雕謝。恐怕丁香這樣的姑娘,也就是做著脆脆的夢的姑娘,少不了她的悲憤。《雨巷》中的“姑娘”形象是悲劇性的,抒情主人公“我”也是悲劇性的——追求那種帶有理想化色彩的高貴。“丁香”是用來形容壹個女孩的形象,而“雨巷”是“我”和“女孩”相遇的地方或環境,在這裏,“我”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