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套曲:航海家之歌(人聲和鋼琴或樂隊),死嬰之歌(人聲和鋼琴或樂隊)
歌曲:青少年的魔鬼號角和盧克斯特創作的五首詩。
歌劇:《三品托》
室內樂:
A小調鋼琴五重奏(1876);
A小調鋼琴四重奏(1876);
小提琴奏鳴曲(1876)
交響樂
三首早期交響樂
1.學生交響曲(1877):這部交響曲是馬勒在17歲時寫的第壹部交響曲。它由奧地利指揮家老約瑟夫·赫爾梅斯伯格排練過,但後來被刪除了,所以從未演出過。現在已經失傳了。
2.A小調交響曲(1882 —1883):這首曲子可能是學生交響曲的延伸。* * *有三個動作,從來沒有表演過。
3.北歐交響樂:這首歌已經不存在了。馬勒最好的朋友、德裔美國指揮家、鋼琴家布魯諾·瓦爾特寫的《古斯塔夫·馬勒》,裏面提到了這首《北歐交響曲》的手稿被作曲家本人銷毀的過程。
主交響曲11
1中的第壹交響曲。d大調(巨人)/(泰坦)(1884-1888)
2.C小調第二交響曲(復活)(1887 ─1894)
3.D小調第三交響曲(1893-1896)
4.G大調第四交響曲(1899-1901年)
5.C小調第五交響曲(1901年-1902)
6.A小調第六交響曲(悲劇)(1903-1905)
7.E小調第七交響曲(夜曲)(1904-1906)
8.降E大調第八交響曲(1000人)(1906-1907)
9.A小調大地之歌交響曲(1907 —1909),副標題“壹個男高音和壹個女低音(或男中音)聲部與管弦樂隊的交響曲”。本來應該編為第九交響曲,但是馬勒認為按順序排不吉利,因為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布魯克納都是在寫完自己的第九交響曲後去世的,所以最後沒有編上號。
10中的第九交響曲。d專業(1909 ─1910)。
11.沒有完成的F大調第十交響曲(1911)被別人續寫成交響樂版本:
庫克(1964,1972,1989)卡彭特(1966)惠勒(1959)小馬傑蒂(1989)。
聯合歌集,歌集等聲樂作品
哀歌(1878原為戲曲系統,1896改為合唱)
為男高音和鋼琴而作的三首歌曲(1880)
青年歌曲作品(1880 ─1883)
青春流浪之歌(1883 ─1885)
宋合集:少年惡魔之角(1892─1896;另外兩個完成於1899和1901)。
魯克特之歌(1901年-1903)
喪子之歌(1901年─1904)馬勒的第二交響曲(復活)由尼伯特和霍恩演唱。
阿巴多導演芝加哥交響樂團。
第二交響曲寫於1894年。因為最後壹個樂章用了德國詩人克洛普施·托克的詩《復活》,所以命名為《復活交響曲》。1895年3月4日,理查·施特勞斯指揮柏林愛樂首演前三樂章,1895年2月3日,馬勒親自指揮柏林愛樂首演全曲。作品包括:1。太陽快板;第二,莊嚴的行板;第三,安靜流暢的諧謔曲;第四,“原光”;五、激動人心的諧謔曲。阿巴多以其獨特的指揮天賦,證明了他不僅是傑出的,更是偉大的馬勒詮釋者。在他的控制下,音樂本身的力度和戲劇性達到了高度的平衡和體現。這張CD被日本唱片藝術協會評為最佳名片..此外,由拉特爾指揮的伯明翰交響樂團的錄音版也被企鵝唱片指南評為帶花的三星級名片。
馬勒的第四交響曲
塞爾指揮克利夫蘭交響樂團。
第四交響曲創作於1899-1901,10月29日在慕尼黑首演。作品的音樂基礎是他自己的《少年的惡魔之角》中的壹首《整個王國的歡樂屬於我們》。馬勒曾這樣解釋這部作品:前三個樂章中,有壹種更高境界的寧靜、嚴肅的氣氛,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讓人感到莫名的寒心,甚至毛骨悚然。在最後壹個樂章《天國的生活》中,孩子們告訴我們這意味著什麽。這部作品包括四個動作:壹、慢而從容;第二,慢慢運動;第三,充滿深沈的寧靜;第四,非常愉快舒適。塞爾在這裏的處理有點冷漠,但人們可以從唱片中清晰地聽到無與倫比的演奏和高貴華麗的音色。這壹版CD被企鵝唱片指南評為帶花的三星級名片。此外,由阿巴多指揮的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錄音版也被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片..
馬勒第八交響曲(千人)
赫德、柯羅等人演唱。
索蒂指揮了芝加哥交響樂團和維也納合唱團。
馬勒的《第八交響曲》之所以被稱為《千人交響曲》,是因為它的正式演出需要壹個大型的管弦樂隊,三個合唱團兩個混聲和壹組童聲,八個歌手和壹個管風琴,這樣在音樂廳的樂池裏就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參與演出。聲勢空前,簡直讓人懷疑馬勒是不是走得太遠了。至少在馬勒的時代,這樣的懷疑是普遍的。今天,習慣了現代音響條件的音樂會或唱片聽眾會為之歡呼!更何況,畢竟在這種聲音狂潮中,還是有涓涓細流流淌著真正的音樂。即使在第壹部分的喧囂與騷動中,波濤洶湧的海面上漂浮的雲朵般的抒情歌聲也是相當迷人的。更何況後面很長的第二部,比第壹部更加多變豐富多彩,比如音樂趣味,氛圍,嗓音,樂隊的聲音,甚至有些段落都很美。
馬勒的《死嬰之歌》
費瑞厄唱道
沃爾特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
聲樂套曲《死者之歌》(為女低音和管弦樂隊而作)創作於1902,根據德國詩人呂克爾特的詩譜曲。1906年,馬勒的小女兒不幸去世。馬勒曾在悲痛中感嘆:“心愛女兒的去世,真的是這首歌的預兆。”這部套曲非常悲傷感人。費瑞厄的音色和她演唱時感人至深的真誠,應該說是演唱馬勒歌曲的最佳人選。她的曲目和《大地之歌》的演唱都非常出色。這壹版CD,雖然錄音有點老,但仍被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片,此外,Barbieroli指揮的新愛樂樂團的錄音版也被企鵝唱片指南評為帶花三星級名片。
馬勒的第五交響曲
巴比羅利指揮英國新愛樂樂團。
第五交響曲創作於1902年,1904年在科隆首演時,馬勒親自指揮。它包括三個部分,第壹部分:1 .葬禮進行曲;二、激動人心的風暴快板;第二部分:第三,諧謔曲;四、快板;第三部分:五、快板,幽默清新。這個版本的Barbieroli的錄音是他最具感染力的演繹,以其獨特的速度和美感打動了很多人,被《企鵝唱片指南》評為三星級的帶花名片。此外,由Tenstedt指揮的倫敦愛樂樂團錄音版被日本記錄藝術評為最佳名片..
馬勒的《青年的惡魔之角》
施華蔻、費希爾-迪斯考和其他人演唱。
塞爾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少年的魔鬼號角》,歌詞選自德國作家布倫塔諾編輯的同名德國民歌集。馬勒選了其中的壹部分寫了壹個組曲(配有鋼琴和樂隊,各12首,24首* *)。這是樂隊伴奏的錄音版本。在這首聲樂套曲中,有非常悲傷的憂郁和對理想“天堂”的向往。施華蔻和菲舍爾·迪斯考的演唱非常真誠動人。塞爾指揮的這個版本是歐洲壹系列唱片中最傑出的版本,被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