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在現代詩歌中的音樂美

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在現代詩歌中的音樂美

各種文學藝術形式相互滲透、相互影響,這是文學藝術史上的壹種規律性現象,在各種文學形式中,詩歌是最生動、最友好的壹種。它與散文結合成為散文詩;與戲劇結合,成為歌劇。雖然與繪畫中使用的工具不同,但相互滲透和影響的關系是顯而易見的。古希臘抒情詩人西蒙尼德斯說:“詩是有聲的畫,畫是無聲的詩。”我國的張福秀也說過:“詩是無形的畫,畫是有形的詩。”蘇東坡說:“少陵書法無形,漢甘丹青無聲。”蕭炎說:“讀詩會在作者描述的畫面中浮現,寫詩會在作者想象的畫面中浮現。”他們都指出了詩與畫的密切關系。至於詩歌和音樂的關系,就更密切了。西方文論認為詩歌和音樂都屬於時間藝術,音樂是由聲音構成的,詩歌也應該用聲音來朗誦或歌唱,而聲音的延續就是時間的流動。中國第壹部古代詩歌總集和詩經。書裏的每壹篇文章都可以壹起唱。墨子?公益文章中的“弦詩三百首,歌詩三百首”這幾個字可以證明。詩經風格。雅與頌的區別,也是幹音樂的區別。詩歌和音樂就像孿生姐妹壹樣,從誕生之日起就緊密結合在壹起。詩歌不僅以文字的形式呈現人們的視覺,也以吟誦或歌唱的材料訴諸人們的聽覺。

既然詩歌與音樂的關系如此密切,詩人在創作詩歌時自然會註意聲音的組織,不僅要用語言中所包含的意義來影響讀者的失落感,還要調動語言的聲音來打動讀者的心靈,使詩歌產生音樂效果。然而,中國古典詩詞的音樂美是如何構成的?本文擬從漢語的特點出發,結合詩歌實例來探討這壹問題。

第壹,節奏

有規律的重復形成壹種節奏。四季的生成順序,早晚的交替,滿月,花開,水的起伏,山的起伏,肺的呼吸,心的跳動,扛東西時扁擔的顫抖,做生意時手臂的起伏,都可以形成節奏。

節奏能給人以快感和美感,能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每當重復壹個新的循環,就給人壹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仿佛見到了故人,讓人感到親切和愉快。頤和園的長廊每隔壹段就有壹個亭子,不僅可以為人們提供休息的場所,還可以讓人停下來欣賞周圍的湖光山色。而且在壹會走壹會停的交替重復中,妳也會感受到節奏帶來的愉悅和美好。壹個新的節奏熟悉後。還會產生期待的心理,期待贏了就會有滿足感。節奏也可以使個體統壹,差異協調,松散而集中。大家壹起幹活時喊的號子,隊伍行進時的豹子口令都有這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