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的語言平實樸實,卻又不失韻味。用日常語言不誇張地寫出令人耳目壹新的境界,自然而發人深省。“壹自然語常新,奢竭見真”這句話把這首詩的語言特點表達得淋漓盡致。
以景為詩之源,以情為詩之緣,以理為詩之終。前四句中的“心”與“地”是主觀精神與客觀環境的關系。只要妳“胸懷遠大”,在任何地方都不會被世俗的噪音打擾。妳,壹邊采菊,壹邊賞山,人與景融為壹體。傍晚的山間空氣和歸來的鳥兒構成了壹道美麗的風景。它包含了生命的真諦,這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物我合壹,意謂無窮。
全詩清新自然,沒有絲毫矯揉造作,寫出了詩人與世無爭、心滿意足的情懷。如果不是他超凡脫俗的性格和對生活的清醒認識,他怎麽會有如此浩瀚的詩篇?有欲望的人都有欲望。人要不擇手段,人要與眾不同;人的欲望是無限的,但人的欲望是有限的。妳活在什麽年紀,就有什麽樣的欲望。沒有欲望,就沒有希望。但因為生活,所以人們想要創造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欲望,不同的欲望造就不同的人。欲必正,欲必有果。人生如何,重要的是要有欲望。是福是禍,要分開把握。自大的欲望太多了。填谷難,不要掉進去!
就詩歌淵源而言,陶淵明早有阮籍。這主要表現在他的詩歌表達了深厚的感情,表達了他對人生的探索,運用了哲學的觀察,運用了組詩的形式。另壹方面,陶詩歌明顯受到玄言詩的影響。這不僅體現在他的詩歌中有很多玄言,體現在他平實的語言風格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他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上。在阮籍的詩中,自然的永恒與生命的短暫形成對比,人們在自然面前感受到強大的壓迫;但在東晉玄言詩中,則轉化為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和追求;到了陶淵明,他更明確地提出了回歸自然的觀念,天人合壹的意識成為陶詩獨特意境的決定性因素。當然,陶詩重視通過藝術形象而非抽象語言來表達哲理,這與玄言詩的枯燥有著本質的區別。
陶淵明在詩歌發展史上的偉大貢獻在於,他開創了新的審美領域和新的藝術境界。雖然壹般的玄學派詩人都註重從審視自然中理解哲學,產生了山水詩的萌芽,但沒有人把目光投向普通的鄉村。只是在陶淵明的作品中,才第壹次把田園生活和田園風光作為重要的審美對象,從而為後人開辟了壹個獨特的世界。他把農業勞動視為壹種自然的生活方式,贊美勞動生活中蘊含的美好趣味,這也是壹種深刻的發現。前人對陶詩歌的藝術特色早有評論,稱之為質樸、自然、真摯。但這不是民歌,也不是受民歌影響的風格,而是詩人有意識的審美追求。從根本上說,這也是由陶淵明的“自然”哲學決定的。在他看來,人為的復雜禮儀破壞了社會的自然性,自命不凡的行為破壞了人性的自然性。那麽,過分追求外在形式上的詩意,必然會破壞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很少使用色彩鮮艷、語調誇張、詞匯深奧、典故生僻的語言。他的詩中也常用矛盾句,但大多比較原始,沒有那麽精致,以至於感覺不明顯。他的詩歌充滿情感,但很少真正強烈,顯得洶湧澎湃,而是結合冷靜的哲學思考,呈現出壹種清晰悠遠的意境。這種審美境界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再者,石濤文字的質樸不是隨意的,沒有經過加工,而是高度精煉的,洗去了壹切雜七雜八、黏糊糊的成分,進而呈現出壹種清晰的質樸。毫無疑問,他對自然之美有著敏銳的感覺,所以他能用準確而簡單的語言把它再創造成詩意的形象。如“暖而遠的人村,伊壹場上的煙”描述的是鄉村的寧靜,“傾耳不望,目潔”描述的是雪的輕盈,“有南風來,翼為新苗”描述的是風的痕跡。壹方面,西晉詩歌對美和修辭的追求提高了詩歌語言的表達技巧,但有時太難做到這壹點,忽視了詩歌的整體性,導致繁瑣和支離破碎的問題。陶的詩是基於深刻的思想、感情和哲理,從不炫耀外在的美。所以大部分都是言簡意賅,布局較少。鐘嶸的詩叫“幾乎沒有長詞”。詩歌的意境總是比較完整的,從整體上感染讀者,而不是壹個字壹個字、某個片段吸引人。
陶淵明的個人人格無疑是高尚的,他絕不是對社會的冷漠。然而,他的文學創作的主導方面是他渴望避免矛盾,努力超脫事物,忘記現實的痛苦。建安文學的進取精神和正始文學的悲劇意識都要求在現實社會關系中實現人的意誌自由。陶淵明的“自然”哲學,單方面可以說是壹種深刻的哲學,但他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回避了社會中人的自由這壹根本問題。可以說,這也是個體意識弱化的壹種表現。所以,後代文人越是難以反抗社會壓迫,就越容易想到陶淵明,用他的人生觀去化解而不是突破社會壓迫。這樣既滿足了精神和道德上的自我安慰,又避免了沖突中容易遇到的危險。1)陶淵明(365 ~ 427)是晉宋時期的文學家。壹個潛在的,聰明的角色。旬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誕生。陶淵明出生在壹個沒落的官宦家庭。在家族中,他既推崇曾祖父陶侃的首創精神和進取精神,又特別欣賞祖父孟佳對自然的淡化。儒道思想融為壹體。前期(41歲前)急於上進,渴望有所作為,在江州做了酒祭。劉裕參軍和彭,主角是儒家精神。但由於儒家與道家的矛盾,官員有時也是深藏不露,優柔寡斷。後期(41歲以後),陶淵明因時局動蕩,仕途險惡,官場政治腐敗,門閥制度森嚴,對現實極為不滿,毅然辭官歸隱,與官場徹底決裂。
在易隱居的第四年,他的家鄉被燒毀,生活陷入極度貧困,但他生活在貧困和幸福之中。在藝兮的最後幾年,朝廷征召他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濟勸他出山,他守節,不肯做官。顯然,道教在這壹時期起了主導作用。
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八百年間最傑出的詩人。陶詩125首,多為五言詩。從內容上可分為飲酒詩、詠物詩、田園詩三大類。
這篇文章的寫作時間大約是宋永初二年(421),當時陶淵明57歲。他拒絕與劉裕即將到來的政權合作,對黑暗的政治現實不滿。同時,因為他貼近農民,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願望,所以寫了這篇文章。本文是《桃花源詩序》中的序,可以獨立撰寫。
這個故事的作者是托人虛構的。他生活在東晉末年戰亂的環境中,長期隱居鄉間,對鄉村的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人民的願望有了切身的體會,於是構想了自己理想中的社會——世外桃源。但作者清楚地看到,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的條件下是無法實現的。
(2)這個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和戰爭,人人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
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美好的願望和寄托,所以無法實現。
如何評價陶淵明
作為金末亂世的隱士,陶淵明晚年經常在廬山與佛教交往是可以想象的,但他們的思想相通未必如此。仔細研究過陶詩歌,了解詩人生平的人都會知道,陶淵明是壹個無神論者,有著安靜的外表和壹顆濟世的熱心腸。少年時雄心勃勃,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業。然而,當官壹段時間後,現實讓他失望了。他不想和當權的人同流合汙,所以他選擇了壹條退隱歸田的道路。
這時他受到莊子哲學的影響。因為他以前沒有過農村生活,又親身參加過勞動,和勞動人民有過接觸,所以在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了壹些新的感受和啟發。因此,在金代提倡舊文風的時候,他能夠創造出風格獨特的新形式的山水田園詩,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從少年時的“逃離四海的兇誌”到老年時的“留世的兇誌”,始終沒有忘記這個世界。他的傳世之作《桃花源記》,正是他對壹個人人自立友愛,現實中沒有雜念和貧困的社會的憧憬。甚至把他的隱居和飲酒放在當時的背景下分析,也包含了表達對當時黑暗統治的某種不滿和反抗的意義。
當然,陶淵明畢竟是壹個生活在壹千多年前封建社會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詩歌裏,不可能沒有很多負面的東西,比如生活清貧,及時行樂,避世。然而,由於其階級偏好,後世的文學批評家和詞人更註重欣賞和贊美他在這方面的特點,認為這是陶詩歌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