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黃鶴樓。
昔日的仙女已乘黃鶴飛走,只留下壹座空蕩的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千百年來不見悠悠白雲。漢陽的每壹棵樹都因陽光照射而變得清澈,鸚鵡洲被甜美的青草覆蓋。但我望向家鄉,暮色漸濃,江波上彌漫著悲傷的薄霧。
白話翻譯:昔日的神仙已乘黃鶴飛去,此地只剩下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再也沒有回到這裏。千百年來,只有白雲在飄動。漢陽的樹在陽光下可以看得很清楚,青草茂盛的鸚鵡螺島也可以看得很清楚。黃昏不知故鄉在何處。看到江面上霧蒙蒙的海浪,更是讓人揪心!
欣賞:《黃鶴樓》之所以成為佳作,主要是因為詩本身的審美意蘊。第壹,形象與現實相結合的藝術美。詩意從建築命名的由來開始,然後通過傳說開始流傳。神仙過鶴算什麽,現在算什麽。如果說是“壹去不復返”,就會有歲月不再,古人不見的遺憾。
仙女去了空樓,只留下天上的白雲,延續了千年,能顯示人間的無邊慷慨。詩人的這幾筆,寫出了當時登上黃鶴樓的人常有的感受,精神無邊,感情真摯。
第二是壯麗的氣象和多彩的繪畫美。詩中有畫壹直被認為是山水詩的壹個藝術標準,黃鶴樓達到了這種奇妙的境界。在仙鶴傳說中,第壹副對聯描繪了黃鶴樓的特寫,暗示該建築坐落在群山之中,面朝河流。
在感嘆“黃鶴不再來人間”的抒情詩中,顓頊描繪了黃鶴樓的前景,表現了建築高聳入雲,白雲環繞的壯觀景象。頸聯的美景,直接勾勒出黃鶴樓外河上明媚的陽光。尾聯余音繞梁,婉轉低吟,間接表現黃鶴樓下遊江面上朦朧的晚景。
詩中所展示的全圖上,黃鶴樓近景、遠景、日景、夜景交替出現,變幻奇妙,氣象壯闊。相互映襯的是神仙黃鶴、名樓度假村、藍天白雲、青川沙洲、綠樹芳草、夕陽河,形象生動,色彩斑斕。全詩充滿了詩的藝術意味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