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
兩只黃鸝鳴翠柳,
壹行白鷺沖天而起。
窗含西陵秋雪,
門博吳棟萬裏船。
做出贊賞的評論
描寫了黃鸝、柳樹、白鷺、天空、雪和船。
這首唐詩自誕生以來,受到了歷代文人的推崇,逐漸成為各個朝代教育孩子學習唐詩的教材之壹。中國的小學課本還是這樣。
許多學者、詩人、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都對杜甫通俗易懂的絕句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並作出了精辟的註解。出於對它的熱愛,小時候第壹次背的時候就被它精致的描述吸引住了。在此補充壹下我對這首唐詩的欣賞,玩味之意不言而喻。
全詩整體來看,由兩大對(對聯的壹種形式)相映成趣。全詩二十八個字所包含的內容,遠遠超過了這二十八個意思。讓我們欣賞這首著名的絕句。
這首詩的開篇壹句“兩只黃鸝鳴翠柳”,很簡單明了。詩人在他看到的站在窗前的特寫中描述了壹幅美麗的畫面:
這是壹張早春的照片。窗前剛發芽的柳樹上,有兩只黃鸝在歡快地對應歌唱。在詩中第壹句的第壹個字裏,詩人用數字“二”和單詞“壹”來表示頭頸的輕微移動和輕微的註視。
在這裏,詩人用“個”而不是“只”來描述黃鸝鳥的狀態,而是用語感來表達詩人看到的黃鸝鳥是壹種動態。這裏的關鍵詞是“個”字。“個”字是個連詞,雙音所表示的語氣有驚奇的意思。詩人用“格”告訴讀者,吸引他目光的是黃鸝的鳴叫。壹,二,哦,這裏有壹只鳥。而如果妳在這裏用了“only”,鳥的狀態就不壹樣了。詩中的兩只黃鸝在枝頭上上下下,而不是並排站在壹根樹枝上,因為它們後面壹棵會唱歌的柳樹的“歌”字,預示著鳥兒在枝頭歡唱、互相追逐的狀態。壹只鳥在沙灘上,另壹只在沙灘上。他們都在和飄動的柳樹玩耍。
為什麽鳥側著身子抓著柳條?這在第壹句第六個字“崔”中就可以知道。
柳樹是春天發芽的第壹個北方樹種。它發芽時,先在枝頭變綠,這叫吐絲,然後嫩芽葉吐出尖尖的綠色。這時,柳樹正處於最美的狀態。學者和畫家經常在《愛情的種子》中把柳樹比作壹個女孩。即使是柳樹,柳樹的外部也像壹層綠霧在樹冠上翻滾。因為細柳條的淺棕色,有壹絲綠色,柳條開始褪去冬天的僵硬狀態,變得柔軟。
目前,柳條主要用於詩歌和繪畫。曹雪芹在《紅樓夢》黛玉的葬禮中是這樣描述的:“柳條榆莢出自芳菲,無論桃浮與李飛;更像葛的合唱詩《長亭無風柳,杏花簫聲啞》“梅花漏春訊,柳條長,草芽綠。不感星月霜白,懷念時光。”(晏殊的話)“婁宇嶽明看起來像壹個記憶。楊柳在春天是優雅和虛弱的”(文)。而杜甫的“隔壁楊柳弱而蜷,恰似十五女之腰”描述的就是楊柳柔柔無風斜斜的狀態。詩人準確地把握住了春天柳條的狀態,就在這時,兩只黃鸝用爪子抓住了來回飛舞的柳條,在春風中啁啾。也許詩人是被春天的啁啾聲吸引到窗前的。
上闞最後壹句“壹行白鷺上青天”,與第壹句相對應。詩人被壹只黃鸝的鳴叫聲吸引到窗前。當他的目光從柳條下的壹只黃鸝上移開,被上面黃鸝的鳴叫聲喚醒時,他看到了樹梢遠處的藍天。
如果說詩人用歡快的筆調寫出了壹幅黃鸝跳躍歌唱的動態畫面,那麽這句話中的“壹線”二字,給讀者的感覺就是兩眼放光。與黃鸝相比,白鷺是巨大的候鳥,也是弱小的鳥類。這是壹種道德對比,我將在下面解釋。成群的白鷺,從南方越冬,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回到北方。那種思鄉歸鄉的迫切感,被詩人用壹個“尚”字表現得淋漓盡致。白鷺鳥的線條和黃鸝鳥壹分為二上下的狀態形成鮮明對比。詩人也通過兩只鳥的狀態,把目光從眼前的壹棵柳樹,轉向了壹望無際的藍天。
古詩詞中有很多對天空的描寫,詩人用“綠”字來表達早春清晨的晴空。杜甫作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現實主義詩人,對初春天空的描寫,這壹定義也影響了這壹時期和中國的日本。日本著名表演歌曲《北國之春》的第壹句,日文漢字是“藍天”。
在這裏,“綠色”包含了這樣兩層意思。
首先,綠色,顏色,藍色和綠色。既沒有藍色的沈悶,也沒有綠色的寧靜,卻是壹種非常明亮的感覺。在西方油畫色彩學中,有壹種加光混合的方法,如朱紅、翠綠色、藍色三原色與原色混合,黃色、青色、品紅三種間接色混合即可。在色相圖標中,自然光的七種顏色基本色相中只有青色不包括在內,因為青色的透明度在投射時無法完全掩蓋其他“正”色。
第二,綠色,狀態,初級發芽,幹凈簡單。這個意義對於早春的生機尤為重要,早春已經過去,春天即將到來。詩人正是抓住了這種感覺,用壹個“青春”來表達他晚年的英雄情懷。
詩人對“色”的感覺在這裏依然是優雅的。
貫穿這兩句話的,是兩個數字“二”和“壹”,兩個量詞“個”和“興”,兩只鳥“黃鸝”和“白鷺”,兩個動作“宋”和“上”,兩種顏色“綠”,兩個距離。表面十四個字,表達十四件事。但在前兩句中,詩人隱藏了進步的豪情,用了壹個“綠”字來承上啟下。通過這種明亮的藍色,讀者可以看出詩人在下壹句話中表達自己的感情是比較困難的。
如果說詩人只是在詩的上半部分描寫了風景,那麽在詩的下半部分,詩人會用風景來抒發自己的感情,用事物來抒發自己的感情。
絕句的第壹句“窗含西陵秋雪千條”,首先為讀者的視線建立了壹個畫框——“窗”。在中國古典建築中,工匠們非常重視“窗”的設計。唐代全國只有四座建築,都在山西;當時,梁思成和林在山西發現了唐代建築布科吉,並多次參觀古建築,使梁思成解開了中國古建築結構之謎,完成了對《建築法式》壹書的解讀。在這本書裏,關於“窗戶”的圖案多達壹卷,而這些圖案很多都是“缺失的木雕”。這壹點在成都杜甫草堂可見壹斑。詩人首先為我們設置了這樣壹個場景——既然讀者的目光已經被吸引到了“藍天”上,那麽我們就不應該看到壹個完整的視角。詩人在這裏用了“包含”這個詞,暗示了很多視覺上多余的風景,就像給了我們壹個相機的取景器,我們可以在壹個取景器裏看到遠處的山,有“缺失的木雕”。
“西陵”是指成都西南角的“西陵雪山”。詩人為什麽不寫南陵或北陵或東陵,卻提到西陵這樣的地理位置?只是偶然?
不是,到了唐代,佛教文化開始在中國盛行。佛教傳入中國,達到頂峰,是杜甫少年的時候。當時人們的思想意識,除了東方傳統儒學的影響外,已經開始接受西方佛教文化的影響。按照中國傳統文化的觀念,西方代表死亡,東方代表生機。佛教把人的死亡稱為涅槃,意思是進入西方極樂世界。儒家是勸人講禮貌,講壹切活力的觀念。杜甫寫這首絕句時,已經辭官,正在回浣花溪的路上。當時的杜甫已經隱約看到了身後百年的歸宿,也感受到了自己失意、為誌難酬的人生結局。因此,詩人用“錢球”來表達他希望在壹百年後達到的“雪”的白色狀態。
這壹刻,被這個“窗口”擋住的視線,讀者可想而知。“西嶺”山脈被詩人的四幀“窗”恰當地圍了起來,讓我們的目光隨著詩人的畫筆停留在“藍天”的上緣,綿延的“西嶺”雪線,以及附近的“劉翠”。這時,詩人的視線恢復了,落在柴門外河邊的另壹道風景上。
詩的最後壹句“泊東吳萬裏船”,壹下子把讀者的註意力從長遠的角度吸引到了中期的角度。
如果說最後壹句中的詩人描寫的是窗外的風景,那麽最後壹句的開頭就指出了“門”的角度,視線中的風景已經化為壹種情感的希望。櫥窗裏有壹個場景。這壹幕,有院落,有柴門,現在有船只通過柴門停泊在門外的江面上,已經很清楚地論證了詩人把人生之路比作萬裏泛舟的精辟論斷。這就是中國畫的藝術特色,借景於景,畫中有畫。在國畫中,山水在主景的畫法中,往往是在“眼睛”的位置畫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但這樣的點睛之筆與潑墨渲染是不同的。往往在細微處更為精妙,這幅畫的主題大多來源於此。中國人的寓意和詩人畫家表達個人情感的風格,都從藝術的角度反映出這些途徑是相通的。
如果把“門”外的景物看作“窗”景的畫中畫,那就是遞進式景物。那麽“伯”字在三個句子中與“漢”字的意思就不壹樣了。“泊位”是指停泊或停靠。永遠航行的是船,永遠停泊的是航行的開始。所以“泊”字給讀者以感動的期待。而“包含”這個詞有包含、覆蓋的意思。這是壹種靜止的狀態,千百年來靜止的雪,是詩人生命的純真與孤獨。詩人用“雪”來表現對晚年生活的總結,也用“泛舟”來表達思鄉報國之情。
“吳棟”作為壹個地區的總稱,與上壹句中的山地術語“西陵”相對,給人壹種時空感。這首詩是杜甫五十四歲時寫的。今年正月初三,詩人辭去幕府職務,回到成都老家。這時,杜甫人生中最後壹個官職也辭了職,但詩人壓抑的心情在看到春日美景時,又忍不住開始萌發感情。從“東吳之船”到萬裏路,再到“西陵之雪”,千年未了的心願。詩人充分利用景物向讀者展示了動靜兩種現實狀態和自己生活的兩種境遇。
在夏昆的兩首詩中,詩人描寫了兩個風景門窗,兩種包容和停泊的狀態,兩個西陵和東吳的地理位置,兩種雪和船的材料。而這十四個場景,卻比尚堪對景物的簡單描寫更清晰地展現了內心世界。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現實主義者,唐代詩聖杜甫已經五十多歲了。這首詩作為晚年作品,是杜甫最好的作品之壹,用詞簡練,用詞精準,立意樸實,感情真摯。
杜甫的壹生,從他出生之初,武則天去世,唐朝進入戰爭的最後時期,到詩人晚年的“安史之亂”。杜甫歷經多年的人生磨難,見盡人間疾苦,紅塵悲涼。此時,在文學史上,唐詩因李白、杜甫的存在而進入盛唐時代。
這壹時期的先賢們用大量的詩歌從三個方面記錄了盛唐時期的人文、政治、社會等史詩。第壹,表達拯救事物、拯救世界的理想抱負;第二,批判現實的黑暗;第三,歌頌自然景觀。李白的詩繼承了自屈原以來的浪漫主義傳統。豐富的想象力,清新自然的語言,優雅奔放的風格。杜甫的詩歌繼承了《詩經》以來的現實主義傳統,面向現實生活,內容深刻,深刻而真實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唐代社會由盛到衰的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