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娥畫扇裏,春樹是余錦紅。——文的《清明上河圖》
賞析文的《清明上河圖》,是寫清明時節人們外出踏青的愉快心情。文的詩歌以華麗的辭藻和豐富的風格著稱。這個清明,短短40個字,充滿詩情畫意,畫面豐富多彩。歷代100多首清明詩中,無人能超越。
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節》
欣賞這首詩在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意境清冷,壹直廣為傳誦。第壹句說明場景、環境、氛圍;第二句寫人物,表現人物悲憤迷茫的心態;第三句提出如何擺脫這種心態;第四句,用行動寫答案,是整篇文章的亮點。全詩采用由低到高,逐漸上升的手法,高潮放在最後,回味無窮,耐人尋味。
3.二月江南花滿枝頭,外地寒食遠非悲。——孟雲卿《寒食》
賞析詩中常見的是用歡樂的場面寫悲傷的感情,即陪襯的藝術手法。但這首詩在寫出“他處寒食遠悲”之前,先描繪了“江南二月繁花似錦”的美景。在悲傷的情境中,它不同於自然情境,是“花,高如我窗,傷遊子心”只能倍增它的悲傷。恰當地運用對比的藝術手法,會使表達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