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處都是鮮花盛開,清香在清澈的空氣中飄蕩。通往新鄭的道路兩旁擠滿了紅黃黃的桃花、棗花、油菜花,花叢中間擠滿了大大小小的車輛。
黃帝故裏,人山人海,香煙繚繞。壹個小女孩問她奶奶我們應該給誰燒香,她奶奶說,給我們的祖先燒香。女孩說,誰是我們的祖先?奶奶說,黃帝。女孩重復了奶奶的話,黃帝,他們都給黃帝燒香了嗎?奶奶說,對,都是在給黃帝燒香。
從燒香的地方往前走,那裏正在舉行祭祖儀式。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華人代表齊聚於此,禮炮轟鳴,音樂悠揚,頌歌傳唱,世界為崇拜而感動。
天邊出現了壹道彩虹,小女孩叫道:奶奶,彩虹!所有人都低頭看著喊聲。在中原大地上,真的出現了五彩繽紛的彩虹,像壹條龍。來自臺灣省的連戰也激動地說:“吉兆!
“三月三,拜軒轅”。春秋時期的史書中,就有三月三祭祀黃帝的記載。唐朝以後逐漸成為規定,盛世官拜,亂世民自管。每年三月初三在新鄭祭拜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儀式。
小時候我以為中國的祖先叫皇帝,皇帝的皇帝。後來才知道是黃黃的。我很驚訝。這個名字比較好。黃帝立於黃土之上,這是中原獨有的,黃帝是中國獨有的。從此,黃皮膚的黃種人壹代壹代繁衍下去。在中國出現文字之前,黃帝是代代相傳的。有人說公元前2697年是黃帝的生日,也有人說黃帝20歲就成了熊國的君主。壹只熊是新鄭。道教將這壹年視為道教歷法的第壹年。
據史書記載,黃帝壹出生,就成了壹個變態的神。出生沒多久,就能說話了。15歲已經全知。司馬遷離黃帝時代還很遠。他來自傳說和想象。黃帝叫軒轅,古書上這麽說是因為他在戰爭中發明了壹種戰法。戰時士兵會站在戰車上,中間休戰,士兵列陣,中間有出口。又說黃帝住在軒轅之丘,故名軒轅,又說黃帝衣冠,故名軒轅。不管是什麽樣的傳說,我相信都是屬於我們民族的特色。
我們的祖先也是流傳在泰山之巔,在那裏指揮軍隊作戰,目的是統壹河山,止亂。泰山的穩定是如此具有象征意義。傳說黃帝在古代也是名醫。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也有黃帝之名。只有黃帝能達到它的高度和傳播。去洛陽,總能聽到河圖洛書,可見河圖洛書的出現是如此神奇。黃帝和天老遊河洛,先是三天大霧,然後。
又下了七天大雨,然後黃龍出江圖。
黃帝成為氏族首領後,雄人的勢力迅速發展,原始農業進入高度繁榮階段。史記?《五帝傳》說軒轅黃帝的功績之壹是“五藝”。“五種”是小米、黍、米、麥、稻。皇帝還掌握了平原農業的許多特點,《路史?疏於管教?黃帝曰:“熟則死,天地合,五行相生。所以,在風雨飄搖的季節,太陽和月亮都是聰明的,星星不會掉線。“黃帝認識到了挖地、廣耕、勤種的潛力。黃帝還對土地管理制度進行了創新。黃帝以前,農田壹片混亂。黃帝把國土重新劃分為“井”,中間壹塊地屬於* * *,周圍八塊私田,由八戶人家種植,通過泥土挖井。這就是延續了很久的井田制。此外,黃帝還開辟園林,種植瓜果蔬菜,飼養飛禽走獸。
這個時候壹個女人來了。河邊長著綠色的野生桑樹。女人看到壹棵結著白色果實的樹,摘下來,壹只水晶蟲子正在旋轉。這是最早發現蠶的雷祖。自從雷祖發現了蠶,學會了繅絲織錦,人類就有了自己的衣服。雷祖是黃帝的妃子,是黃帝普及了雷祖的才能。
在黃帝的身後,有壹個女人,嫫母。歷史上只要提到美女,就會有很多名字,醜女就是嫫母。大名鼎鼎的黃帝身邊怎麽會有大名鼎鼎的醜女?這也許就是黃帝的偉大之處。為了制止搶婚習俗引起的糾紛,黃帝決定娶賢惠、溫柔、醜陋的嫫母為第四個妻子。黃帝說:“重美輕德者非真美,重德輕色者為真聖。”黃帝不是在作秀。與結婚時,他喜歡,信任,把後宮的管理權交給她,並授予方官職,利用她的容貌驅邪。
黃帝不僅得益於兩個女人,還明智地教導了不同智慧的人才。例如,和嫦娥負責觀測太陽和月亮,並在萬地區觀測行星。淩倫創造了呂祿,大鬧創立了甲子,李壽發明了算術,制作了音樂和歷法。黃帝又讓淩倫、垂做樂器,讓倉頡做文字,石做圖畫,永福做,易某和揮舞弓箭,* * *鼓貨做小船。有了船,可以遠行,蓋房子方便居住,把中國分成九州管理。這說明黃帝時期已經開始進入從蒙昧到文明的征程。妳可以想象,在明媚的陽光下,在碧水的邊上,三山五嶺,有壹群忙碌的男耕女織著銀鋤,笑著,唱著。經過夏周時期與其他民族的沖突與融合,黃帝族在戰國時期基本形成了統壹的華夏民族。人民的生活得到了豐富,國家的領土得到了鞏固。
秋雨中,我踏上了陜西黃帝陵的臺階,同行的是壹群年輕的中學生,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是壹群寫作精英。我第壹次參觀高高的黃帝陵時,我認為它只是壹個象征。當我看到滿山遍野又老又歪的古樹和壹片片古老的碑文時,我才知道,這是壹個天地公認的地方。橋頂立著“文武百官在此下馬”的下馬石,所有的古墓祭拜者都必須在此下馬。陵前祭亭裏壹塊高高的石碑,原來是蔣介石寫的,現在是郭沫若的。孫中山、蔣介石、* * *都曾表示過對黃帝軒轅黃帝的敬仰,歷代帝王也在此記載過對他的崇拜。宋元明清時期也有保護黃陵的指示或通令。
據說中國有七座黃帝陵墓,分布在甘肅、河南、山東、河北等地。河南靈寶、陜西黃陵、河北涿鹿每年都有祭祖活動,甘肅天水有軒轅文化節。從古至今,所有的華夏子孫都把黃帝視為華夏文明的始祖。
隊列中,壹名女學生恭恭敬敬,朗朗稱贊道:
呵呵的老祖宗,我華昭早。
閆妍崇勉,月鄂江海闊。
聰明博學,輕則蒼涼。
建設這個偉大的事業,屹立在東方。
突然覺得這首悼詞延續了新鄭黃帝故裏的心聲:
中原是中國各民族的故鄉
和平的世界,國家的運氣和繁榮。
和諧的人民社會是幸福的
同源龍的榮耀
祭祖也好,祭祖也好,都是壹個意思,都是壹個心願。
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回來祭祖,祭祖儀式。他們舉著旗子,拉著橫幅,把自己的聯系方式交給各方,可見他們的誠意。他們覺得來了就是回家,拜祭黃帝就是找到了真正的根。
這是壹個節日,把所有人聚集在壹起,未知的,老幼,各種口音,相互擁抱,淚眼朦朧。他們互贈禮物,交換話語,舉辦各種研討會,同學會,茶話會,在會上朗誦自己的感受,訴說自己的想法。他們來到了黃河、洛河、渭河,登上了嵩山、泰山、華山。他們很興奮。黃帝建立的中國已經站在了世界之巔。頌歌飄蕩,鐘聲敲響。他們手拉手,就像中國五大洲的人民手拉手,就像壹個根系,把炎黃子孫的血脈緊緊聯系在壹起。
大風刮起來了,橫掃天空中的烏雲。
我的土地,我的心和我的快樂。
所有的海洋都是和諧的。
我想,我夢想,我渴望...
傳說中的三月初三拜祭軒轅黃帝就這麽多了。歡迎妳把故事分享給妳的親朋好友!
黃帝軒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