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登嶽陽樓
年份:盛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言律詩
原著
登嶽陽樓
我早就聽說過洞庭湖,現在我終於爬到了這個塔上。
吳楚②東南瓦③,我能看見天地無盡飄④。
但是親戚朋友都沒有給我消息,我又老又病,獨自壹人和我的船在壹起。
此墻以北有戰有山⑥,倚軒⑥落淚。
註釋翻譯
給…作註解
①嶽陽樓:是湖南省嶽陽市的旅遊景點,緊鄰洞庭湖。
②吳楚:春秋時期兩個國家的名稱,位於湘、鄂、贛、皖、蘇、浙壹帶。蒂爾:裂開了。廣闊的吳楚被洞庭湖隔開。
③平鋪:分開,分割。這裏指的是洞庭湖,它把吳楚和其他地方分隔開來,非常開闊。
(4)幹坤日月(壹種“夜”)浮:太陽、月亮、星星、大地日夜漂浮在洞庭湖上。《水經註》卷三十八曰:“湖闊五百余裏,日月出沒。”幹坤:這是指太陽和月亮。
⑤舊病:杜甫57歲,患肺病,右耳失聰。有孤舟:只有壹葉飄零的孤舟是不確定的。這位詩人在船上度過了晚年。這句話講的是杜甫的壹生。
⑥這堵墻的北面是戰爭和山脈:當時吐蕃入侵寧夏靈武,陜西寸(bρn)。朝廷震動,急忙調集軍隊抗敵。軍馬:戰爭。這年秋冬,吐蕃再次入侵隴右、關中地區。
⑦倚廊:倚窗。眼淚流:眼淚忍不住流。打鼾:流淚流鼻涕,表示流淚。
翻譯
我聽說過舉世聞名的洞庭湖,今天有幸在湖邊登上嶽陽樓。
巨大的五大湖區的形象分隔了吳楚的東南部,天地的形象日夜漂浮在湖面上。
漂泊的親友不發壹言,老弱住在這孤舟。
關山北的戰火仍未停息,我從窗口望出去,與家人交換眼淚。
作品欣賞
對書名或背景的註釋
大歷三年(768年),杜甫出峽漫遊兩湖,因兵亂漂泊於江陵、公安等地。這首詩是寫登嶽陽樓望故鄉的。詩人寫道,洞庭汪洋的非凡氣勢,是壹部感人至深的作品。第壹副對聯因洞庭而名噪壹時,但直到第二年,見證名湖的願望才得以實現。表面上是第壹次爬嶽陽樓的喜悅。其實是想表達早期的雄心壯誌至今未能實現的心情。顓頊是洞庭的遼闊。頸聯寫的是政治生活坎坷,浪跡天涯,無能為力的感覺。對聯的結尾寫了眼看著國家動蕩,沒有辦法報效國家的悲傷。風景雖然只有兩句話,卻展現了精湛的技藝。歌詞雖淒涼孤獨,卻自然不費力。全詩用韻精準,前後襯托,渾然壹體。
欣賞1
第壹聯與現實交織,今昔對比,拓展了時空領域。我很早就聽說了洞庭的名氣,但直到我暮年才實現了去看看這個著名湖泊的願望。表面上看,第壹次爬嶽陽樓還是挺開心的。其實我本意是想表達我早期至今未能實現的抱負。說到底就是形容洞庭湖的釀造氛圍。
顓頊是洞庭的遼闊。洞庭湖滿是吳楚,浮著日月,浪花掀天,無邊無際。真不知道這老頭胸口吞了多少雲!這是壹句寫洞庭湖的絕句,被王世貞譽為“跨越今朝的英雄”。景色如此壯麗,令人目不暇接。
頸聯寫的是政治生活坎坷,浪跡天涯,無能為力的感覺。“但是沒有親戚或朋友的消息傳到我這裏”在精神和物質方面沒有得到任何幫助;“我老多病獨與舟”自從夔州在大歷三年正月帶著妻兒乘船出峽,浪跡湖南,以舟為家,前途無量,何處安身。面對洞庭湖的汪洋,他的生命孤獨感和危機感增加了。自我敘述是如此孤獨,以至於在極度悶窄的詩意境界的突變和對比中蘊含著無限的深情。
對聯的結尾寫了眼看著國家動蕩,沒有辦法報效國家的悲傷。上下句之間有空白,令人回味。以“我早就聽說過洞庭湖”開頭的“往事”,當然可以涵蓋詩人在長安地區十幾年的活動。而這個,在空間上,可以和“關山北”相提並論。《由軒》與《今日》自始至終呼應。
欣賞II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年),杜甫離開夔州去三峽,冬末臘月在嶽陽門下船,登樓遠眺,觸景生情,寫下這首詩。
"久聞洞庭湖,今登此塔."《昨日新聞》描述了過去對洞庭湖湖光山色的贊嘆,《今日會》說明了時間,《嶽陽樓記》指出了地點,並寫道在我暮年,得以登上嶽陽樓,飽覽洞庭湖美景。今天過去兩句是互文,名勝古跡早有耳聞。現在才可以看到他們,會很快的生活。
"東有吳國,南有楚國,可以看到天地無止境的浮動。"發自內心的歡喜看洞庭湖,真是浩瀚無邊,劈吳楚,吞日月星辰,氣勢磅礴,氣象萬千。
"但是親戚朋友都沒有給我消息,我又老又病,獨自壹人和我的船在壹起。"筆鋒壹轉,我又回到了現實,想到自己從成都到湖南,在直立的江上,與親友隔絕了很久,杳無音信。另外,我已經57歲了,又病又孤獨。在這裏,我的孤獨與上蓮湖的遼闊壯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越來越顯示出我的痛苦。
“這堵墻的北面有戰爭和山脈,而在這欄桿旁邊,我怎麽能不哭呢?."詩人寬廣的胸懷。詩人流淚是因為自己悲慘的人生經歷,更重要的是他看向了戰亂不太平、國家危亡的北方邊境。這是詩人悲傷的真正原因。
這首詩運用了以喜寫悲的手法,語言樸實自然,意境深遠深刻,感情真摯曲折,讓人感到悲涼寂寞,感覺戰火不斷離去,吟嘆令人心碎。
評論和解釋
這首詩是杜甫詩歌中五律的代表作,在盛唐被稱為五律之首。整體而言,山川的壯闊,詩人胸襟的寬廣,都在詩的內外。雖然難過,但不沮喪;雖然抑郁,但並不抑郁。宋代胡載《苕溪漁隱從化》引蔡太娃《西青詩話》曰:“洞庭蔚為大觀,歷代題者甚多...但是,如果孟浩然的“壹片雲霧起雲夢谷,壹直圍困著嶽陽城”不是,洞庭茫茫,氣象壯闊,如同眼前。要讀杜子美的詩,那是不行的。‘東有吳國,南有楚,能見天地無盡飄’,少陵不知吞了多少雲夢在胸。"
全詩純賦,敘事風格自始至終。以前有學者認為詩歌用賦法,沒有形象,沒有詩味。其實,賦法是詩歌形象化的重要方式,其特點是不註重詩歌的語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註重創造詩歌的整體意境。《登嶽陽樓記》是運用賦法創造藝術形象的典範。它所達到的藝術境界,已經讓人覺得沒有藝術方法,甚至沒有語言,而是詩人的思想感情直擊心靈。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770),漢族,字美,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他被稱為和杜,在世界上,他自己的名字是少陵葉老。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為國為民,英年早逝,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並稱為“杜麗”。杜甫祖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市),遠祖是晉代著名詩人杜預,祖上是初唐詩人杜。杜甫本人出生在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杜甫原為校部左士毅、袁外郎,後人稱他為杜士毅、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他的詩歌多涉及社會動蕩、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後世神靈稱為“詩聖”。杜甫壹生寫了1400多首詩,其中很多都是流傳千古的名篇,如《三官》《三送別》,《杜工部集》代代相傳。其中“三官”為石昊官、新安官、潼關官,“三別”為新婚、無家、辭舊。杜甫的詩對後世影響深遠。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系,並創造性地加以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風的開創者。他的樂府詩為中唐新樂府運動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他的“五·七”古代小說,也是壹部詩歌史,開始敘述並著眼於整個故事,標誌著中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中也表現出非凡的創造力,他是五七律的代表人物之壹。他在節奏、對仗、遣詞造句等方面積累了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壹體裁達到了完全成熟的階段。
創作背景
這首五言詩寫於詩人去世前壹年,即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大歷三年冬,杜甫從江陵、公安壹路漂泊到嶽陽,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嶽陽樓。面對浩瀚壯麗的洞庭湖,詩人由衷地贊嘆。然後想到自己晚年還漂泊在外,國家多災多難,心裏就難過。總的來說,山川的壯闊與詩人心靈的壯闊大相徑庭,所以他悲而不郁,郁而不郁。
湖南省嶽陽市西門嶽陽樓是中國四大名樓之壹(另外三個是武漢的黃鶴樓、南昌的滕王閣和鸛雀樓,最後壹個據說是蓬萊閣和嶽王樓),盡收眼底。唐開元四年,中央書記處書記張碩在此州辦公,經常與有才能的人到樓中賦詩,使其聲名遠揚,成為世界著名的文化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