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示例:竊比附~之說,為略呈之。
不積細流
典源 《荀子·勸學》:“故不積跬(音傀)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釋義所以,如果不能半步半步地連接起來,就不可能走到千裏以外的地方,不匯集眾多的小溪流,就無法形成大江大海。
謂喻“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比喻學習必須日積月累,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