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任何重大和意料之外的麻煩的根源”,或“當下似乎有價值但實際上是個詛咒的禮物”。
神話
根據赫西德(Hesiod)的說法,普羅米修斯從天上偷火時,眾神之王宙斯通過將潘多拉送給普羅米修斯的兄弟埃皮米修斯來報仇。潘多拉打開了壹個罐子,放在罐子裏,罐子裏盛著疾病,死亡和許多其他未指明的惡魔,這些惡魔隨後被釋放到了世界上。
盡管她急於關閉容器,但只剩下壹件事-通常翻譯為“希望”,盡管它也可能具有“欺騙性期望”的悲觀含義。
從這個故事中長出的成語是“打開潘多拉魔盒”,意思是做或開始會引起許多無法預見的問題的事情。壹個現代的,口語化的等效詞是“打開壹罐蠕蟲”。
根據神話,潘朵拉打開魔盒,釋放出人世間的所有邪惡——貪婪、虛偽、誹謗、嫉妒、痛苦等等, 宙斯要求潘朵拉不可以開,但是潘朵拉不敵好奇心的誘惑,還是偷偷的把盒子打開了,然而在盒子裏面裝的是許多不幸的事物——疾病、禍害等。
潘朵拉把盒子打開後,原本寧靜沒有任何災害動亂的世界開始動蕩不安起來,但潘多拉卻照眾神之王宙斯的旨意趁“希望”(希臘文Elpis)沒有來得及釋放時,在慌亂中趕緊蓋住盒子,結果盒內只剩希望沒飛出去,永遠鎖在盒內。因此即使人類不斷地受苦受難、遭遇種種挫折和折磨,希望都不會消失。
有指潘朵拉關住的應該是“預兆”,因為預兆這個災禍被困在盒底,所以人類才擁有希望,不致於活在絕望當中;如果潘朵拉關住了希望,那麽人類世界應該是沒有希望,活在沒有前途、充滿了毀滅的世界中。
但有說法認為這盒子裏除了裝有不幸的事物之外,同時也裝有友情、愛情等幸福的事物,象征壹切美好的事物都收藏於內,所以潘朵拉在蓋上盒子時才留住了希望。
其實“盒子中保存希望”的寓意歷來在學界頗有爭議。如果災禍被釋放出盒子會帶給人類災禍,那希望未被釋放應該是“沒帶給人類希望”,那麽這段神話記載的意涵應該是更悲觀的,亦即:本出於善意而想少放壹個災禍出去的潘朵拉反而誤把“希望”截留下來,人間因此毫無希望。
還有另壹個問題是,宙斯為何要在盒中壹堆災禍裏摻入性質不同的“希望”。這又牽涉了其希臘原文“Elpis”的詞意,古希臘這個詞其實可表達“對壞事或好事的期望”。
若是“對壞事的期望”,那就是壹種讓人容易“擔驚受怕”的災禍;但即使當成“對好事的期望”(最接近“希望”),尼采也曾給出最黑暗的另類詮釋:宙斯就是想要人類受盡各種災禍折磨後仍抱持虛假的希望,以致於願意茍延殘喘而繼續遭受折磨。
擴展資料:
影響
在文藝復興時期,罐子的故事由兩位極具影響力的作家重新審視:安德裏亞·阿爾西亞托(Andrea Alciato)的《國徽》(1534)和新拉丁詩人加布裏埃勒·法爾諾(Gabriele Faerno)收錄了壹百本寓言(Fabulum Centum,1563)。
Alciato僅描述了這個故事,同時描繪了霍普女神坐在壹個罐子裏,她宣稱:“當邪惡四處飄動時,我壹個人呆在家裏,就像老詩人[Hesiod]所敬畏的繆斯告訴妳的那樣。”?
Faerno的短詩也談到了希望的起源,但在這種情況下,這是“普遍祝福”的其余部分(bona universa)逃脫了:“凡人缺少的壹切美好事物,/只有靈魂中的希望就留下來。”?
朱利奧·波納松(Giulio Bonasone)的文藝復興時期雕刻中給出了丟失的祝福的性質的想法,罪魁禍首是潘多拉(Pandora)的丈夫埃皮米修斯(Epimetheus)。他被示為拿著壹個大儲物罐的蓋子,羅馬美德的女性形象從那兒飛到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