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晨鐘暮鼓成語意思及典故

晨鐘暮鼓成語意思及典故

晨鐘暮鼓是壹個漢語詞語,拼音是chén zhōng mù gǔ,由兩個偏正 短語 “晨鐘”與“暮鼓”組成,而“晨”、“暮”相對,“鐘”、“鼓”相近,可謂極妙。妳知道關於 成語 的 典故 具體有哪些呢?這裏給大家分享壹些關於成語晨鐘暮鼓的典故,供大家參考。

壹、晨鐘暮鼓成語解釋

暮:傍晚。佛教規矩,寺裏晚上打鼓,早上敲鐘。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唐·李鹹用《山中》詩:“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雲長掛情。”

二、晨鐘暮鼓 成語典故

古人劃壹晝夜為十二時辰,分別以地支(子醜寅卯)序之,每個時辰相當於今日的兩個小時。以圭表 或銅壺測得時辰,便擊鼓報時,以便讓民眾知曉。但鼓聲傳的範圍有限,齊武帝 ( 483 年- 493 年)時,為使宮中都能聽見報時聲,便在景陽樓內懸壹口大銅鐘,改為只在晚上擊鼓報時,首開先河。為了使鐘聲傳播更遠,除了銅鐘越鑄越大之外,還建較高的鐘樓,與鼓樓相對,朝來撞鐘,夜來擊鼓。

因為“晨鐘暮鼓”這個詞條,諧音:臣忠目古,很多人以為寺廟是早上敲鐘晚上敲鼓。其實不然,不論早晚,寺廟都既要敲鐘又要擊鼓。所不同的是,早晨是先敲鐘後擊鼓,晚上是先擊鼓後敲鐘。這是詢問了寺廟的高僧後得知的。

晨鐘暮鼓與晨鼓暮鐘

敲鐘擊鼓,確是古代的壹種報時方式,但是並不在 除夕 之夜作為除舊迎新之舉,而是每天早晚撞擊。在城樓響起鐘聲鼓聲,既可用來報時,也是城市管理的壹種方式。佛教傳人,寺內也敲鐘擊鼓,則是集眾(僧徒)參禪的寺規。兩者性質是不同的。

城樓報時,敲鐘擊鼓,歷朝歷代每有規定。如唐代實施晨鐘暮鼓,鼓響 ,城門關閉,實行宵禁;鐘鳴,城門開啟,萬戶活動。老百姓都習以為常。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 所寫《李娃傳 》提到:“久之日暮,鼓聲四起。姆曰:‘鼓已發矣,當速歸,勿犯禁!壹禁,即夜禁。鼓聲壹響,街上就禁止行人,違者稱為“犯夜”,要受拘禁。

不過,在漢魏時期 ,報時方式卻是晨鼓暮鐘,恰恰與唐代相反。漢蔡邕 撰《獨斷 》記:

鼓以動眾,鐘以止眾。夜漏盡,

鼓鳴即起;晝漏盡,鐘鳴則息也。

滴漏是古代計時器 具,根據刻度分夜漏和晝漏。夜漏盡,乃夜時將盡,天將明;晝漏盡,則日時將盡,夜已臨。漢代擊鼓迎晨,是因為鼓聲振奮,催人勞作。早在先秦時期,鼓已作為壯音,出征先要擊鼓,如《詩經·邶風·擊鼓 》所記的“擊鼓其鏜,踴躍用兵”。

三、晨鐘暮鼓成語 造句

1、晨鐘暮鼓常盈耳廉潔自律掛心中。

2、古人雲:“晨鐘暮鼓,驚醒多少名利之客。”。

3、晨鐘暮鼓常盈耳,激濁揚清治源頭。

4、既然進了寺院,就得盡快熟悉這種晨鐘暮鼓的生活。

5、佛寺林立,佛徒眾多,晨鐘暮鼓,香煙燎繞,頗引壹些虔誠僧眾來此觀光求法。

6、在萬年寺住了幾日,晨鐘暮鼓,明月孤雲,很有壹種清寂寥落、超凡脫俗的感覺。

7、每當我想壞事時,就會想起媽媽對我的晨鐘暮鼓的叮嚀。

8、晨鐘暮鼓:每當我想壞事時,就會想起母親對我的晨鐘暮鼓的叮嚀。

9、他隱居寺院後,歲月就隨著晨鐘暮鼓而壹天天消逝了。

10、我們於晨鐘暮鼓揮灑青春的激情!

11、佛院寺廟不比市井繁華,整日對著晨鐘暮鼓、貝音梵唱,真真難為季倫妳這位熱血男兒了。

12、入佛豈是兒戲?既然入了佛,就要壹生晨鐘暮鼓,忘卻塵世間的繁華。

13、巫的話就如晨鐘暮鼓壹般,直接震散了王莫的思想觀。

14、大慈大悲大悲山大悲廟,壹朝成為廢墟,梵音不再有,晨鐘暮鼓亦消聲。

15、壹聲過後,又有百聲千聲相和,匯成壹道洪流,直如晨鐘暮鼓,振聾發聵。

16、 傳統 文化 相融合,讓浸潤在古道蒼柏、晨鐘暮鼓的流風遺韻中的西安交大異倫駿茂。

17、俗話說,晨鐘暮鼓,不過這個世界裏,卻是暮鐘晨鼓,也不知道有什麽說道。

18、繁華盡處,妳是否願與他晨鐘暮鼓,細水長流。

晨鐘暮鼓成語意思及典故相關 文章 :

★ 成語晨鐘暮鼓的詞義

★ 晨鐘暮鼓的意思和造句

★ 晨鐘暮鼓是什麽意思

★ 成語典故匯總

★ 勵誌成語典故大全

★ 經典成語典故及解析

★ 來自秦漢時期的成語典故5則

★ 司空見慣的成語故事

★ 有關成語的典故有哪些

★ 來自魏晉南北朝的成語典故5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