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並為郎。稍遷至栘中廄(jiù)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余輩。
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jū)鞮(dī)侯單於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於,答其善意。
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幣遺(wèi)單於。
單於益驕,非漢所望也。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緱(gōu)王與長(cháng)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
緱王者,昆(hún)邪(yé)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後隨浞野侯沒胡中。及衛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於母閼氏(yānzhī)歸漢。
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
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後月余,單於出獵,獨閼氏(yānzhī)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其壹人夜亡,告之。單於子弟發兵與戰。
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單於使衛律治其事。
張勝聞之,恐前語(yǔ)發,以狀語(yù)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見犯乃死,重負國。”欲自殺,勝、惠***止之。
虞常果引張勝。單於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謀單於,何以復加?宜皆降之。”單於使衛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
衛律驚,自抱持武,馳召毉(現作“醫”)。鑿地為坎,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氣絕,半日復息。惠等哭,輿歸營。
單於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xì)張勝。武益愈,單於使使曉武。
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於近臣,當死,單於募降者赦罪。”
舉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
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連坐?”復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
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武不應。
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後雖欲復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曰:“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於蠻夷,何以汝為見?且單於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鬥兩主,觀禍敗。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
獨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於。單於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
天雨(古音yù)雪,武臥嚙(niè)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dī),羝乳乃得歸。
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máo)盡落。積五、六年,單於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網紡繳,檠弓弩,於靬王愛之,給其衣食。三歲余,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
王死後,人眾徙去。其冬,丁令(líng)盜武牛羊,武復窮厄。
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於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於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
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東後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而死。
來時,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
獨有女弟二人,兩女壹男,今復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願聽陵計,勿復有雲。”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
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
願勿復再言。”陵與武飲數日,復曰:“子卿壹聽陵言。”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於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乎,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
陵惡自賜武,使其妻賜武牛羊數十頭。後陵復至北海上,語武:“區脫捕得雲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
武聞之,南鄉號哭,歐血,旦夕臨數月。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
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
具自陳過。教使者謂單於,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荒澤中。
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於。單於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
於是李陵置酒賀武曰:“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
2. 蘇武傳的成語總結白發丹心:〖出處〗記載蘇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丹心壹片,及還,須發皆白的故事。
〖意義〗丹心:赤誠之心。形容年邁蒼老,仍然懷有壹顆赤誠之心。
臥雪吞氈:〖出處〗“乃幽武置大窯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
匈奴以為神。”
〖意義〗比喻困境中的艱難生活。後用以比喻民族氣節。
雁足留書:〖出處〗“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意義〗大雁能傳遞書信。
竹帛之功:〖出處〗“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
〖意義〗竹帛:竹簡和絹,古時用來寫字,借指典籍。指名垂史冊的功績。
3. 概括蘇武傳的大概內容太初四年(前101)冬,匈奴響犁湖單於死,其弟且鞮侯立為單於,為與漢修好,他遣使送回以往扣留的漢使路充國等人。
天漢元年(前100)三月,漢武帝為回報匈奴善意,派中郎將蘇武、副中郎將張勝及隨員常惠等出使匈奴,送還原被扣的匈奴使者,並厚饋單於財物。蘇武等到達匈奴後,原降匈奴的漢人虞常等人與張勝密謀,欲劫持單於母親閼氏歸漢。
事發後累及蘇武,蘇武不願受辱,自殺未成。單於敬重他,派漢降臣衛律勸降,蘇武不為所動。
於是單於把蘇武幽禁在地窯中,斷絕飲食,以此逼他就範。蘇武堅持數日不死。
匈奴以為神,就將他流放到邊遠的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煙的地方,放牧羝羊。始元二年(前85),匈奴壺衍鞮單於新立,遣使者欲與漢朝親善。
漢朝要求匈奴釋放蘇武,始元六年(前81),蘇武等9人由漢使迎接回國。蘇武羈留匈奴19年,習知邊地民族,歸國後被任為典屬國,專掌少數民族事務,他在匈奴持節不屈,被後世視為堅持民族氣節的典範之壹。
4. 蘇武傳中的成語〖白發丹心〗 成語典故: 《漢書·蘇武傳》記載蘇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丹心壹片,及還,須發皆白的故事。
〖椎心泣血〗 成語典故: 何圖誌未立而怨已成,計未從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漢·李陵《答蘇武書》〖單車之使〗 成語典故: 足下之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 漢·李陵《答蘇武書》〖獨坐愁城〗 成語典故: 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漢·李陵《答蘇武書》〖恩愛夫妻〗 成語典故: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漢·蘇武《詩四首》〖恩恩愛愛〗 成語典故: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漢·蘇武《詩四首》〖負德辜恩〗 成語典故: 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漢·李陵《答蘇武書》〖夫復何言〗 成語典故: 嗟乎子卿,夫復何言。
漢·李陵《答蘇武書》〖妨功害能〗 成語典故: 而防功害能之臣盡為萬戶侯。 漢·李陵《答蘇武書》〖斧鉞湯鑊〗 成語典故: 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
《漢書·蘇武傳》〖孤恩負德〗 成語典故: 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漢·李陵《答蘇武書》〖功蓋天地〗 成語典故: 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
漢·李陵《答蘇武書》〖各有千秋〗 成語典故: 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 漢·李陵《與蘇武三首》〖禍及池魚〗 成語典故: 迨蘇武生還之日,正鄒陽見收之期,禍及池魚。
明·張煌言《答毛參軍書》〖河梁攜手〗 成語典故: 攜手上河梁,遊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悢悢不得辭。 漢·李陵《與蘇武》詩〖河梁之誼〗 成語典故: 攜手上河梁,遊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悢悢不得辭。
……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 漢·李陵《與蘇武》〖結發夫妻〗 成語典故: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漢·蘇武《詩四首》三〖決命爭首〗 成語典故: 疲兵再戰,壹以當千,然猶扶乘創痛,決命爭首。 漢·李陵《答蘇武書》〖謀臣如雨〗 成語典故: 當此之時,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然猶七日不食僅乃得免。
西漢·李陵《答蘇武書》〖猛將如雲,謀臣似雨〗 成語典故: 當此之時,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然猶七日不食僅乃得免。 漢·李陵《答蘇武書》〖命世之才〗 成語典故: 賈誼、亞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
漢·李陵《答蘇武書》〖嚙雪吞氈〗 成語典故: 漢武帝天漢元年,蘇武以中郎將出使匈奴,單於留不遣,欲降武,乃幽武於大窖中,絕其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氈毛並咽之,終不屈。
事見《漢書·蘇武傳》。〖連枝同氣〗 成語典故: 故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壹體而兩分,同氣而異息。
《呂氏春秋·精通》況我連枝樹,與子同壹身。 舊題漢蘇武《詩》之壹〖平心持正〗 成語典故: 且單於信女,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鬥兩主,觀禍敗。
《漢書·蘇武傳》〖屈節辱命〗 成語典故: 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漢書·蘇武傳》〖區區此心〗 成語典故: 昔範蠡不殉會稽之恥,曹沫不死三敗之辱,卒復句踐之仇,報魯國之羞,區區之心,窺慕此耳。
漢·李陵《答蘇武書》〖泣血椎心〗 成語典故: 何圖誌未立而怨已成,計未從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漢·李陵《答蘇武書》〖攘臂壹呼〗 成語典故: 然陵振臂壹呼,創病皆起。 漢·李陵《答蘇武書》〖人貴知心〗 成語典故: 人之相知,貴相知心。
漢·李陵《答蘇武書》〖人生如朝露〗 成語典故: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漢書·蘇武傳》〖人之相知,貴相知心〗 成語典故: 嗟夫子卿,人之相知,貴相知心。
漢·李陵《答蘇武書》〖時不再至〗 成語典故: 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 漢·李陵《與蘇武詩》〖蘇武牧羊〗 成語典故: 他取筆就畫了壹幅蘇武牧羊,畫了又要我題。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8回〖天各壹方〗 成語典故: 良友遠離別,各在天壹方。 漢·蘇武《古詩四首》〖偷生惜死〗 成語典故: 豈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
漢·李陵《答蘇武書》〖望風懷想〗 成語典故: 遠托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 漢·李陵《答蘇武書》〖文武如雨〗 成語典故: 當此之時,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然猶七日不食僅乃得免。
漢·李陵《答蘇武書》〖臥雪吞氈〗 成語典故: 乃幽武置大窯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 《漢書·蘇武傳》〖永存不朽〗 成語典故: 向使君服節死難,書功竹帛,傳名千代,茅土之封,永在不朽。
漢·蘇武《報李陵書》〖勇冠三軍〗 成語典故: 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 漢·李陵《答蘇武書》〖壹以當千〗 成語典故: 疲兵再戰,壹以當千,然猶扶乘創痛,決命爭首,死傷積野,餘不滿百,而皆扶病,不任幹戈。
漢·李陵《答蘇武書》〖雁足傳書〗 成語典故: 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漢書·蘇武傳》〖雁足留書〗 成語典故: 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漢書·蘇武傳》〖振臂壹呼〗 成語典故: 然陵振臂壹呼,創病皆起。 漢·李陵《答蘇武書》〖追奔逐北〗 成語典故: 追亡逐北,伏屍百萬。
漢·賈誼《過秦論》然猶斬將搴旗,追奔逐北,滅跡掃塵,斬其梟帥。 漢·李陵《答蘇武書》〖竹帛之功〗 成語典故: 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
5. 求蘇武傳的段意啊 每段的 高分蘇武字子卿,年輕時,因為父親職任的關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從官。
蘇武逐漸被提升為漢宮栘園中管馬廄的官。當時漢朝廷不斷討伐匈奴,多次互派使節彼此暗中偵察。
匈奴扣留了漢使節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余批人。匈奴使節前來,漢朝廷也扣留了對等的人數。
天漢元年,且鞮剛剛立為單於,唯恐受到漢的襲擊,於是說:“漢皇帝,是我的長輩。”全部送還了漢廷使節路充國等人。
漢武帝贊許他這種合乎情理的做法,於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旄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趁便送給單於很豐厚的禮物,以答謝他的好意。 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以及臨時委派的使臣屬官常惠等,加上招募來的士卒、偵察人員百多人壹同前往。
到了匈奴那裏,備辦了壹些財物送給單於。單於越發傲慢,不是漢所期望的那樣。
單於正要打發派送蘇武等人以及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的時候,適逢緱王與長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內部謀反。緱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兒子,與昆邪王壹起降漢,後來又跟隨浞野侯趙破奴重新陷胡地,在衛律統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 *** 同策劃綁架單於的母親閼氏歸漢。
正好碰上蘇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漢的時候,壹向與副使張勝有交往,私下拜訪張勝,說:“聽說漢天子很怨恨衛律,我虞常能為漢廷埋伏弩弓將他射死。
我的母親與弟弟都在漢,希望受到漢廷的照顧。”張勝許諾了他,把財物送給了虞常。
壹個多月後,單於外出打獵,只有閼氏和單於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將要起事,其中壹人夜晚逃走,把他們的計劃報告了閼氏及其子弟。
單於子弟發兵與他們交戰,緱王等都戰死;虞常被活捉。 單於派衛律審理這壹案件。
張勝聽到這個消息,擔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說的那些話被揭發,便把事情經過告訴了蘇武。蘇武說:“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這樣壹定會牽連到我們。
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對不起國家!”因此想自殺。張勝、常惠壹起制止了他。
虞常果然供出了張勝。單於大怒,召集許多貴族前來商議,想殺掉漢使者。
左伊秩訾說:“假如是謀殺單於,又該用什麽更嚴的刑法呢?應當都叫他們投降。” 單於派衛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
蘇武對常惠說:“喪失氣節、玷辱使命,即使活著,還有什麽臉面回到漢廷去呢!”說著拔出佩帶的刀自刎,衛律大吃壹驚,自己抱住、扶好蘇武,派人騎快馬去找醫生。醫生在地上挖壹個坑,在坑中點燃微火,然後把蘇武臉朝下放在坑上,踩他的背部,讓淤血流出來。
蘇武本來已經斷了氣,這樣過了好半天才恢復氣息。常惠等人哭泣著,把蘇武擡回營帳。
單於認為蘇武的氣節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詢問蘇武,而把張勝逮捕監禁起來。 蘇武的傷勢逐漸好了。
單於派使者通知蘇武,壹起來審處虞常,想借這個機會使蘇武投降。劍斬虞常後,衛律說:“漢使張勝,謀殺單於親近的大臣,應當處死。
單於招降的人,赦免他們的罪。”舉劍要擊殺張勝,張勝請求投降。
衛律對蘇武說:“副使有罪,應該連坐到妳。”蘇武說:“我本來就沒有參予謀劃,又不是他的親屬,怎麽談得上連坐?”衛律又舉劍對準蘇武,蘇武巋然不動。
衛律說:“蘇君!我衛律以前背棄漢廷,歸順匈奴,幸運地受到單於的大恩,賜我爵號,讓我稱王;擁有奴隸數萬、馬和其他牲畜滿山,如此富貴!蘇君妳今日投降,明日也是這樣。白白地用身體給草地做肥料,又有誰知道妳呢!”蘇武毫無反應。
衛律說:“妳順著我而投降,我與妳結為兄弟;今天不聽我的安排,以後再想見我,還能得到機會嗎?” 蘇武痛罵衛律說:“妳做人家的臣下,不顧及恩德義理,背叛皇上、拋棄親人,在異族那裏做投降的奴隸,我為什麽要見妳!況且單於信任妳,讓妳決定別人的死活,而妳卻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漢皇帝和匈奴單於二主相鬥,旁觀兩國的災禍和損失!南越王殺漢使者,結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殺漢使者,自己頭顱被懸掛在宮殿的北門。
朝鮮王殺漢使者,隨即被討平。唯獨匈奴未受懲罰。
妳明知道我決不會投降,想要使漢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的災禍,將從我開始了!” 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於。
單於越發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穴裏面,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壹起吞下充饑,幾日不死。
匈奴認為這是神在幫他,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常惠等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
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脫盡。
壹***過了五、六年,單於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獵。蘇武擅長紡制系在箭尾的絲繩,矯正弓弩,於靬王頗器重他,供給他衣服、食品。
三年多過後,於靬王得病,賜給蘇武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圓頂的氈帳篷。王死後,他的部下也都遷離。
這年冬天,丁令部落盜去了蘇武的牛羊,蘇武又陷入窮困。 當初,蘇武與李陵都為侍中。
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訪求蘇武。時間壹久,單於派遣李陵去北海,為蘇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
李陵趁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