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合珠聯[bì hé zhū lián]:比喻才美相匹、眾美薈集。常作賀人新婚的祝詞。
璧坐璣馳[bì zuò jī chi] :剛形容文章的語言精采美妙。
璧,古玉器名。也有用琉璃制的。扁圓形,正中有孔。璧是古代漢民族用於祭祀的玉質環狀物,凡半徑是空半徑的三倍的環狀玉器稱為璧。《爾雅》雲:“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壹謂之環。”。所謂肉是指邊,好是指孔。實際上這壹比例僅僅是理想的,實際出土的玉器很少合乎這壹比例。璧,古代的壹種器物名,壹般為玉制,也有用琉璃制的。璧的形狀通常呈扁圓形,中心有壹圓孔,但也有出廓璧,即在圓形輪廓外雕有龍形或其他形狀的鈕。通常在礦石山上開采出來。
《說文》中釋璧:“瑞玉,圓器也。”邢禹疏:“肉,邊也,好,孔也,邊大倍於孔者名璧。”這裏把璧的形制講得十分清楚,“肉”是指周圍的邊,“好”是指當中的孔,邊為孔徑的兩倍便是璧。這壹比例實際上僅僅是理想的,實際出土的玉器很少符合這壹比例的。與此器近似的還有玉瑗,玉環,三者的名稱由中心的圓孔大小來決定,大孔者為瑗,小孔者為璧。孔徑與玉質部分邊沿相等者為環。明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鼎彜俅,迎神圭璧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