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魏征是唐太宗時期有名的諫臣,身為壹名諫臣,他始終謹記自己肩上的責任,凡是他認為正確的意見,必定當面直諫,堅持到底,決不背後議論。下面是我帶來的魏征直言進諫的故事,希望對妳有幫助。
魏征直言進諫的故事 篇1魏征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裏很窮,但他卻喜歡讀書,掌握了廣博的知識,後來又出家當過道士。隋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他先後參加李密瓦崗軍和竇建德起義軍,李建成被殺後,他又因直言敢諫,受到唐太宗的重用。
唐太宗常把魏征召進宮內,叫他提些意見。李世民有不對的地方,魏征能夠當面批評,甚至會弄得唐太宗壹時下不了臺。
有壹次,唐太宗根據右仆射(掌管奏章文書的官員)封德彜的建議,決定十八歲以上身體強壯還沒有服役過的男子都要去當兵。但魏征不同意。因為按照當時的規定,皇帝的敕令,要由諫議大夫簽名才能生效。
唐太宗問他:“妳不同意這樣做,有什麽理由?”
魏征回答:“臣作為諫議大夫,有義務向陛下指出,這樣做違背了治國安民的方針。我朝開國後即立下‘男子二十歲當兵,六十歲可免’的規定,怎麽能隨便改變呢?”
唐太宗非常生氣,大聲指責道:“妳太固執己見!”
魏征毫不退讓,語重心長地說道:“陛下!把河水放光捕魚,確實能捕到許多魚,但明年就沒有魚了;把森林燒了打獵,確實會打到許多獵物,但明年就沒有野獸了。如果把十八歲以上身體強壯的男子都去當兵,今後國家的稅賦徭役去向誰要呢?”
唐太宗這才幡然醒悟,收回了命令。
有時候,李世民還會和魏征壹起討論壹些問題。
比如,唐太宗曾問魏征:“歷史上有過這麽多帝王,為什麽有的明智,有的昏庸?”
魏征回答道:“能夠多聽聽各方面意見的帝王,通常比較明智;壹意孤行、只聽單方面的意見的帝王,難免就會昏庸。”“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
唐太宗贊許地說:“妳講得真好啊!”
有個大臣叫鄭仁基,女兒長得美麗又有才華,皇後要把她收為李世民的嬪妃。當冊封的詔書寫好後,有人說了壹句:“她不是已經與人訂婚了嗎?”
魏征知道後,就向李世民進諫道:“陛下住著亭臺樓閣,就應該希望百姓有安身的房子;陛下吃著山珍海味,就應該希望百姓有充足的食物;陛下看著眾多嬪妃,就應該希望百姓有稱心的婚姻。現在陛下把已經與人訂婚了的女子奪過來,這怎麽符合人家父母的心意呢?”
唐太宗聽了這番話,馬上取消了冊封。
當魏征患病去世後,唐太宗罷朝五天,親自登上禦苑西樓,遙望魏征逝世之處寄托哀思。他沈痛地說:“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帽穿戴;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作鏡子,可以明白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現在魏征去世,使我失去了壹面鏡子。”
魏征能在初唐的政治舞臺上發揮壹點作用,確實是與唐太宗聞過則喜、從諫如流的氣度分不開的。
唐太宗時能夠大膽進諫的大臣,還有壹位馬周。馬周原來只是守衛玄武門的中郎將常何的客人。公元631年(貞觀五年),李世民下令百官上書談論朝政得失。常何是個武將,不懂政治,感到談不出什麽,為此很犯愁。馬周知道了,馬上動筆為他寫了二十多條關於政治得失的意見,讓他去交差。李世民讀了以後,覺得條條都切中要害。他很奇怪,常何這壹介武夫怎麽變得這樣有政治頭腦了,就找他來面談。常何壹向老實,他坦白地告訴李世民上書的內容都是馬周寫的。李世民馬上召見馬周,壹番談話,對他十分賞識,不久便任命他為監察禦史。
馬周沒有辜負李世民對他的期望,經常進諫,向李世民提出了壹些建設性的建議。他要李世民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要了解民間的疾苦,愛護百姓;他要李世民不要太寵愛子女,沒有必要每年加賜金銀珍寶,因為奢侈只會害了子女;他要李世民以人為本,真正讓百姓滿意,就得選拔德才具備的好官。對馬周提出的這些建議,李世民都認真聽取,並加以推行。
魏征、馬周等人還提醒李世民,隋末因為濫刑暴政而迅速滅亡。李世民因此非常重視立法安民,要求有關部門融合前朝立法、司法經驗,制定了《貞觀律》,使封建禮教法律觀成熟完善起來,為稍後制定《唐律》打下了基礎。
魏征直言進諫的故事 篇2玄武門之變後,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發,東宮有個官員,名叫魏征,曾經參加過李密和竇建德的起義軍,李密和竇建德失敗之後,魏征到了長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幹過事,還曾經勸說建成殺害秦王。
秦王聽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來。
魏征見了秦王,秦王板起臉問他說:“妳為什麽在我們兄弟中挑撥離間?”
左右的大臣聽秦王這樣發問,以為是要算魏征的老賬,都替魏征捏了壹把汗。但是魏征卻神態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可惜那時候太子沒聽我的話。要不然,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秦王聽了,覺得魏征說話直爽,很有膽識,不但沒責怪魏征,反而和顏悅色地說:“這已經是過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後,把魏征提拔為諫議大夫(官名),還選用了壹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來秦王府的官員都不服氣,背後嘀咕說:“我們跟著皇上多少年。現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讓東宮、齊王府的人先沾了光,這算什麽規矩?”
宰相房玄齡把這番話告訴了唐太宗。唐太宗笑著說:“朝廷設置官員,為的是治理國家,應該選拔賢才,怎麽能拿關系來作選人的標準呢。如果新來的人有才能,老的沒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大家聽了,才沒有話說。
唐太宗不記舊恨,選用人才,而且鼓勵大臣們把意見當面說出來。在他的鼓勵之下,大臣們也敢於說話了。特別是魏征,對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麽意見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說。唐太宗也特別信任他,常常把他召進內宮,聽取他的意見。
有壹次,唐太宗問魏征說:“歷史上的人君,為什麽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說:“多聽聽各方面的意見,就明智;只聽單方面的話,就昏庸(文言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他還舉了歷史上堯、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等例子,說:“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夠采納下面的意見,那末下情就能上達,他的親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連連點頭說:“妳說得多好啊!”
又有壹天,唐太宗讀完隋煬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說:“我看隋煬帝這個人,學問淵博,也懂得堯、舜好,桀、紂不好,為什麽幹出事來這麽荒唐?”
魏征接口說:“壹個皇帝光靠聰明淵博不行,還應該虛心傾聽臣子的意見。隋煬帝自以為才高,驕傲自信,說的是堯舜的話,幹的是桀紂的事,到後來糊裏糊塗,就自取滅亡了。”唐太宗聽了,感觸很深,嘆了口氣說:“唉,過去的教訓,就是我們的老師啊!”
唐太宗看到他的統治鞏固下來,心裏高興。他覺得大臣們勸告他的話很有幫助,就向他們說:“治國好比治病,病雖然好了,還得好好休養,不能放松。現在中原安定,四方歸服,自古以來,很少有這樣的日子。但是我還得十分謹慎,只怕不能保持長久。所以我要多聽聽妳們的諫言才好。”
魏征說:“陛下能夠在安定的'環境裏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興了(文言是‘居安思危’)。”
以後,魏征提的意見越來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對的地方,就當面力爭。有時候,唐太宗聽得不是滋味,沈下了臉,魏征還是照樣說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臺階。
有壹次,魏征在上朝的時候,跟唐太宗爭得面紅耳赤。唐太宗實在聽不下去,想要發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丟了自己接受意見的好名聲,只好勉強忍住。退朝以後,他憋了壹肚子氣回到內宮,見了他的妻子長孫皇後,氣沖沖地說:“總有壹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
長孫皇後很少見太宗發那麽大的火,問他說:“不知道陛下想殺哪壹個?”
唐太宗說:“還不是那個魏征!他總是當著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實在忍受不了!”
長孫皇後聽了,壹聲不吭,回到自己的內室,換了壹套朝見的禮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驚奇地問道:“妳這是幹什麽?”
長孫皇後說:“我聽說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現在魏征這樣正直,正說明陛下的英明,我怎麽能不向陛下祝賀呢!”
這壹番話就像壹盆清涼的水,把太宗滿腔怒火澆熄了。
後來,他不但不記魏征的恨,反而誇獎魏征說:“人家都說魏征舉止粗魯,我看這正是他嫵媚可愛的地方哩!”
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諫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難過,他流著眼淚說:“壹個人用銅作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看到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做得對不對。魏征壹死,我就少了壹面好鏡子了。”
由於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納大臣的直諫,政治比較開明,而且註意減輕百姓的勞役,采取了壹些發展生產的措施,唐朝初期經濟出現了繁榮景象,社會秩序比較安定,歷史上把這段時期稱做“貞觀之治”(貞觀是唐太宗的年號)。
魏征直言進諫的故事 篇3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漢族,唐巨鹿人(今河北邢臺市巨鹿縣人,又說河北晉州市或河北館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
貞觀中後期,整個社會的形勢越來越好。李世民對創業之初的困境漸漸淡忘,勵精圖治的銳氣也漸漸消磨了,滋長了帝王的奢侈之心。飽經憂患的魏征,看在眼裏,急在心頭。
有壹次,唐太宗去洛陽,路上住在顯仁宮(今河南宜陽縣)。大隊人馬安頓下來,侍女奉茶,太宗壹看茶盤、茶杯都是幾年前來這兒用過的舊銀器,心中很是不快,命人把總管叫來,狠狠地訓斥了壹通。總管心想:貞觀初年,皇上您自己省儉得很,怎麽如今嫌這嫌那的呢?心裏不明白,嘴上卻只好認錯,趕忙命禦廚將皇上的晚餐多加了幾樣海鮮。晚上,太宗來到餐桌前,瞥了壹眼,又大為不悅:“怎麽搞的,海味不見薪奇,山珍又少得可憐,總管哪裏去了?快把他貶為百姓!”說罷拂袖而去。
第二天,魏征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便來到太宗的內宮。這時的魏征已是唐太宗的寵信之臣,進出較為方便,與太宗講話亦自在得多了。敘過君臣之禮後,魏征轉入正題:“陛下,臣聞皇上為總管侍奉不好而發脾氣,臣以為這是個不好的苗頭。”
唐太宗不解:“我大唐國家殷實,多花幾個小錢有什麽了不起?再說,我可是壹國之君啊!”
魏征深感唐太宗“當局者迷”,便決計為他指點“迷津”:“陛下,正因為您是壹國之君,所以您壹開頭,馬上上行下效,整個社會就要形成壹種奢靡的風氣,那就糟了。”
“愛卿,請不要把話說得這麽嚴重。國君就我壹人,其他人誰敢向我看齊?”
魏征越發感到問題的嚴重性,他想:皇上經常把隋亡的教訓掛在嘴上,何不以此來警策皇上呢?
“陛下,當年隋煬帝巡遊,每到壹地,就因地方上不獻食物或貢物不精而被責罰。如此無限制地追求享受,結果使老百姓負擔不起,導致人心思變,江山丟失。皇上怎麽能效法隋煬帝呢?”
這壹著真靈,唐太宗果然大為震驚:“難道我是在效法隋煬帝嗎?”
“是的,陛下!像顯仁宮這樣的供應,如果知足的話,會很感滿足的。但如果煬帝來,即使供應再豐盛精美壹萬倍,也難填他的欲壑。”
唐太宗聽了既震驚又感動:“愛卿,除了妳,其他人是講不出這種話的啊!”
在封建時代,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自命為“真龍天子”,傳說龍喉下有逆鱗,如有誰撫之,就要被殺,故批評皇帝就叫“犯龍鱗”,很危險。魏征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和黎民百姓的安居樂業,不畏“犯龍鱗”,剛直敢言,勇於諫諍,檢點太宗的過失,這該要有多大的勇氣啊!作為壹個明君,有時也免不了對魏征不顧“天子”面子,當面“揭短”而大光其火。有壹次,魏征又在朝廷上把唐太宗弄得很尷尬。退朝之後,太宗發狠道:“魏征每次上朝都掃我的面子,我早晚要殺了他!”當然,唐太宗最終沒有殺魏征,想通之後,反而更加信任魏征了。在魏征為代表的大臣帶動下,貞觀群臣爭相諫諍的空前絕後的局面,它是貞觀之治形成的重要因素。
魏征也因此得到了唐太宗的特別器重,官至二品,封為鄭國公。
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征病重,唐太宗不斷派人送去藥品和食物,並遣專人到魏征家中看護,隨時稟報病情。太宗還兩次到魏征家中探望。第二次,太宗還帶上太子和衡陽公主。魏征勉強地拜見了太宗。太宗憂傷地安慰魏征,叫他好好養病,並流著淚問他有什麽要求。魏征強支病體說:“我不愁別的小事,只擔心國家的興亡。”作為太宗的肱股大臣,魏征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啊!
第二天,魏征便溘然長逝,享年64歲。
唐太宗悲痛萬分,罷朝五天致哀,命以壹品官禮葬,還把魏征像畫於淩煙閣,經常前往吊唁賦詩,以示紀念。
太宗曾在魏征像前說:“我用銅作鏡子,可以正衣冠;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興衰;用人作鏡子,可以了解得失。今天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壹面鏡子啊!”唐太宗把魏征看作是了解自己得失的壹面鏡子,這既是對他們君臣關系的生動概括,也是對魏征的公正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