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浩浩蕩蕩是什麽意思?浩浩蕩蕩成語造句和典故

浩浩蕩蕩是什麽意思?浩浩蕩蕩成語造句和典故

成語名稱: 浩浩蕩蕩 hào hào dàng dàng

歡迎您訪問本頁,本頁的主要內容為解釋成語浩浩蕩蕩的出處和來源,以及回答浩浩蕩蕩的意思是什麽,其中包含英語翻譯和造句,同時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鏈接地址,為您全方位的詮釋浩浩蕩蕩成語。如果本頁找不到內容,在頁尾點擊回百度搜索。

[成語解釋] 指水勢洶湧廣闊浩大。後形容規模宏大;氣勢雄壯。

[成語出處] 宋·範仲淹《嶽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邊涯。”

[正音] 蕩;不能讀作“tānɡ”。

[辨形] 浩;不能寫作“號”;蕩;不能寫作“堂”。

[近義] 洶湧澎湃 波瀾壯闊 氣壯山河

[用法] 壹般用來形容水急速奔流的樣子;也多指人流和規模廣大。壹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聯合(重疊)式。

[例句]

①在遼沈戰役中;我軍漫山遍野;~地撲向廖耀湘兵團。

②支援軍壹隊隊;~開赴前線。

[英譯] go forward with great strength and vigour

百科解釋如下:

成 語:浩浩蕩蕩

讀 音: hào hào dàng dàng

 解 釋:原形容水勢廣大的樣子。後形容事物的廣闊壯大,或前進的人流聲勢浩大。 浩浩:水盛大的樣子

 出 處:《尚書·堯典》:唐堯,名放勛,傳說中的部落聯盟首領。黃河泛濫,帝堯問大家:“餵!四方諸侯,眼下洪水泛濫,為害天下,水勢浩蕩,包山上陵彌漫天地,百姓憂嘆不已(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有能使大水得到治理的人嗎?”四方諸侯異口同聲地推薦夏鯀。結果,過了九年,夏鯀治水還沒有取得成績。

 用 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流或水流等

 示 例 :《九色鹿》:國王聽了,立即調集軍隊,由調達帶路,浩浩蕩蕩地向著九色鹿的住地進發了。(蘇教版語文第7冊第114頁)

 壹條 浩浩蕩蕩 的長江大河,有時流到很寬闊的境界,平原無際,壹瀉萬裏。 李大釗《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4回:“壹時只見寧府大殯 浩浩蕩蕩 ,壓地銀山壹般從北而至。”

 五代 徐綸 《陽城龍泉院記》:“ 浩浩蕩蕩 ,徧十萬而包大千。”

 《水滸傳》第五五回:“馬步三軍人等, 浩浩蕩蕩 ,殺奔梁山泊來。”

 郭沫若 《脫離蔣介石以後》三:“ 章江也 浩浩蕩蕩 地漲滿了壹江春水。”

 近義詞:洶湧澎湃、波瀾壯闊、氣壯山河

 反義詞:風平浪靜

 歇後語:太平洋裏洗腳-------浩浩蕩蕩

 例句:1.鄭和的船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111350.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674153.htm

百度搜索:《 點擊此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