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安靜的四字詞語有:壹、鴉默雀靜 [ yā mò què jìng ] 1. 解釋: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
形容沒有壹點聲息。2. 出自:宋·蘇軾《絕句三首》:“天風吹雨入闌幹,烏鵲無聲夜向闌。”
3. 示例:賀老師說完了,三個人~地戳在路燈底下。 ◎陳建功《找樂》第五章二、萬籟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1. 解釋:籟: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萬籟:自然界中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寂:靜。
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壹點兒聲響都沒有。2. 出自: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賴此俱寂,唯聞鐘磬音。”
3. 示例:這時~,只聽到滴搭的鐘聲和可以微聞得到的母親的呼吸。 ◎鄒韜奮《我的母親》三、寂然無聲 [ jì rán wú shēng ] 1. 解釋:寂靜沒有聲音。
2. 出自:《淮南子·泰族訓》:“高宗諒暗,三年不言,四海之內寂然無聲;壹言聲然,大動天下。”3. 示例: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這殘盤剩飯,必然聚吃壹番,不然,也要收拾家火,為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壹卷四、鴉雀無聲 [ yā què wú shēng ] 1. 解釋: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
形容非常靜。2. 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四:“公曰:‘鴉去無聲,又何言聞?’”宋·蘇軾《絕句三首》:“天風吹雨入闌幹,烏鵲無聲夜向闌。”
3. 示例:直等到大眾去凈之後,靜悄悄的~。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五、無聲無息 [ wú shēng wú xī ] 1. 解釋:沒有聲音,沒有氣味。
比喻沒有名聲,不被人知道。2. 出自:《詩經·大雅·文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2. 描寫心靜的四字成語平心靜氣
píng xīn jìng qì
解釋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四回:“且平心靜氣,暗暗訪察,才能得這個實在;縱然訪不著,外人也不能知道。”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用在勸解中。壹般作謂語、賓語、狀語。
辨形平;不能寫作“憑”;靜;不能寫作“凈”。
近義詞心平氣和
反義詞意氣用事
辨析~和“心平氣和”;都表示“心情冷靜;不魯莽行事”。常可通用。但~偏重於“平心”;指內心平靜;“心平氣和”偏重於“氣和”;指態度溫和。而且“心平氣和”的搭配對象比~多。
例句妳~地好好想壹想;不要輕易地做選擇。
3. 形容平靜的四字成語鴉雀無聲 悄無聲息 噤若寒蟬 針落有聲 萬籟俱寂
3. 噤若寒蟬 針落有聲 鴉雀無聲 萬籟俱寂 悄無聲息
4. 安適如常 安靜而舒適,象往常壹樣。指經過某種變動後,恢復了正常,使人感到舒適。
5. 安閑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6. 安閑自在 安靜清閑,自由自在。形容清閑無事。
7. 雞犬桑麻 形容鄉村的安靜生活。
8. 家無二主 指壹家之內,不可以有兩個主人,否則會發生爭吵,不得安靜。
9. 萬籟俱寂 籟: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萬籟:自然界中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寂:靜。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壹點兒聲響都。
10. 萬籟無聲 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壹點兒聲響都沒有。
11. 心猿意馬 心意好象猴子跳、馬奔跑壹樣控制不住。形容心裏東想西想,安靜不下來。
12. 靜言令色 靜:安靜;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語和媚態來迷惑他人。
13. 萬賴俱寂 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壹點兒聲響都沒有。
14. 萬賴無聲 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壹點兒聲響都沒有。
15. 少安無躁 稍稍安靜,不要急躁。
16. 神閑氣定 指神氣悠閑安靜。
17. 神閑氣定 指神氣悠閑安靜。
18. 神閑氣靜 指神氣悠閑安靜。同“神閑氣定”。
19. 恬淡寡欲 恬淡:安靜閑適,不求名利;寡:少;欲:欲望。心境清靜淡泊,沒有世俗的欲望。
20. 安詳恭敬 安靜、細心、謙恭、敬重,古時兒童教育的要領
21. 佛性禪心 指佛教徒壹意修行、清靜寂定之心性。
22. 闃無人聲 指靜寂得沒有壹點人聲
4. 形容神態平靜.從容的四字成語泰然自若 不以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緊急情況下沈著鎮定,不慌不亂。
泰然處之 泰然:安然,不以為意的樣子;處:處理,對待。形容毫不在意,沈著鎮定。
行若無事 指人在緊急關頭,態度鎮定,毫不慌亂。有時也指對壞人壞事聽之任之,滿不在乎。
輕裘緩帶 輕暖的皮袍,寬松的衣帶。形容態度從容鎮定。
若無其事 象沒有那回事壹樣。形容遇事沈著鎮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處之泰然 若無其事的樣子。形容自理事情沈著鎮定。也指對待問題毫不在意。
從容不迫 不慌不忙,沈著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