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宋·黃孝邁《詠水仙》詞:“驚鴻去後,輕拋素襪,杳無音信。”
中文名:杳無音信
出處: 宋·黃孝邁《詠水仙》
體裁:成語
釋義:沒有壹點消息
分享
成語解釋
成語:
杳無音信?杳無音信
拼音:
yǎo
wú
yīn
xìn
解釋:
音信:消息,回信。沒有壹點消息。
成語典故
出處:
宋·黃孝邁《詠水仙》詞:“驚鴻去後,輕拋素襪,杳無音信。”
舉例造句:
孔明壹去東吳,杳無音信。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
示例
《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
:孔明壹去東吳,~。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
《水滸傳》四四回:“小可特為公孫勝先生回薊州去杳無音信,今奉晁、宋二公將令,差遣來薊州探聽消息,尋取公孫勝還債。”
《官場現形記》八回:“又過了幾天,數了數日子,電報打去已經二十天了,依舊杳無音信。”
歐陽山《三家巷》壹五五:“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也把自己的心思向周炳提過,可提是提,壹點下文也沒有,真正是杳無音信。”
詞語辨析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指沒有壹點兒音信
易錯字與音
杳無音信容易錯寫成“查無音訊”或“沓無音訊”。
讀音容易與“渺(miǎo)無音信”混淆。
近義詞
不知所蹤 杳無消息
同義詞
音信全無
沓無音信
反義詞
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