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高考常見的成語?

高考常見的成語?

壹、常用成語

1.文不加點: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塗改就寫成。點,塗上壹點,表示刪去。不能理解為“加標點”。

2.捉襟見肘:拉壹下衣襟就會露出胳膊肘兒,形容衣服破爛,也比喻顧此失彼,應付不過來。不能理解為“衣服不合身”。

3.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不能理解為“不可靠”“不真實”。

4.三人成虎:三人謠傳說有老虎,聽者就會以為真有老虎。比喻流言惑眾,容易使人誤假為真。不能理解為“人多力量大”。

5.側目而視:形容畏懼而又憤恨,易誤解為“尊敬或瞧不起人等”。

6.不名壹文:名,占有。壹個錢也沒有。形容人貧窮到了極點。不能理解為“不值壹錢”。

7.陽春白雪: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不能理解為“春天的雪”。

8.屢試不爽:屢,多次。爽,差錯。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不能理解為“不好,不痛快”。

9.差強人意:差,稍微。強,振奮。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不能理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10.萬人空巷: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裏出來(觀看或參加某些大的活動等),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不能理解為“人都在家裏,空著巷子”。

11.空穴來風:穴,洞孔。來,進來。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現多用來指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

12.身無長物:長物,多余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樸。後指除自身之外窮得沒有別的東西了。形容貧窮。不能理解為“沒有優點”。

13.細大不捐:細,微小;捐,舍棄。小的大的都不拋棄。形容包羅壹切,沒有選擇。不能理解為“壹點東西也不捐出”。

14.畫地為牢:在地上畫壹個圈兒當作監獄,比喻只許在指定的範圍之內活動。不是“實行地方保護主義”的意思。

15.尾大不掉:尾巴太大,難以擺動。比喻機構下強上弱,或組織龐大、渙散,以致指揮不靈(掉,搖動)。含貶義。不能理解為“文章結尾啰唆”。

16.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星西沈。指夏去秋來,天氣轉涼。現也用來形容天氣炎熱。

17.彈冠相慶:壹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夥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含貶義。不能理解為“獲得成功時相互慶賀”。

18.如坐春風:好像置身於和暖的春風裏,形容受到良師的教誨、熏陶。與“景物”無關。

19.不知所雲:不知道說的是什麽,指語言紊亂或空洞。指的是說話人。易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20.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易誤用為“進入室內”。

21.鬼斧神工:形容建築、雕塑等技藝的精巧。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

22.春風化雨: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教育。不能理解為“春天的風和雨”。

23.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執或蠻橫,不通情理。不能誤作“不可理解”之意。

24.望洋興嘆:多指要做壹件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望洋,擡頭向上看的樣子)。不能理解為“面對大海興奮地詠嘆”。

25.貓鼠同眠:既不是表示化敵為友,也不是表示寬大為懷,而是比喻有管轄權力的人包庇縱容被管轄的壞人,彼此勾結起來幹壞事。

26.期期艾艾:形容口吃。易誤理解為“吞吞吐吐,猶豫等”。

27.噤若寒蟬:“噤”作“閉口不言”講。像寒秋的蟬不再鳴叫,形容不敢作聲。和“寒冷”沒有關系。

28.誅心之論:揭穿動機的批評。不能理解為“不好的言論”。

29.下車伊始:伊,文言助詞;始,開始。舊時指官吏初到任所,現指剛到壹個新地方或新工作崗位。

30.首當其沖:沖,要沖。指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不能理解為“最緊要的、最先面臨的”。

31.不寒而栗:不寒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不能理解為“寒冷”。

32.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泛指見多識廣、懂得大道理的人。不能理解為“大度的人家”。

二、40例易“褒貶誤用”的成語

1.斷章取義: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而只根據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壹段或壹句的意思。貶義詞。

2.翻雲覆雨: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貶義詞。

3.壹團和氣:原指和藹可親,現多指態度溫和而缺乏原則。貶義詞。

4.長篇大論:滔滔不絕的言論或篇幅冗長的文章。含有貶義。

5.半斤八兩:比喻彼此壹樣,不相上下。貶義詞。

6.處心積慮:千方百計地盤算。貶義詞。

7.滿城風雨:形容事情傳遍各處,到處都在議論著(多指壞事)。貶義詞。

8.為所欲為:想幹什麽就幹什麽;任意行事。貶義詞。

9.改頭換面:比喻只改形式,不變內容。貶義詞。

10.壹唱壹和:比喻互相配合,互相呼應。貶義詞。

11.趨之若鶩:像鴨子壹樣,成群地跑過去,形容許多人爭著去追逐某種事物。貶義詞。

12.無獨有偶:獨,壹個;偶,壹雙。雖然罕見,但是不只壹個,還有壹個可以成對兒,含有貶義。

13.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參與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的事,現在指因怕犯錯誤或有損自己利益而對原則性問題不置可否的處世態度。貶義詞。

14.忘乎所以:由於過度興奮或驕傲自滿而忘記了言行應該把握的分寸。貶義詞。

15.始作俑者:泛指惡劣風氣的創始者。貶義詞。

16.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語;令色,討好的表情。指用花言巧語和假裝和善來討好別人,也指討好別人的花言巧語和偽善態度。貶義詞。

17.評頭品足:無聊的人隨便談論婦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節上多方挑剔。貶義詞。

18.附庸風雅: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名士,從事有關文化的活動。貶義詞。

19.沽名釣譽:沽,買;釣,用餌引魚上鉤,比喻騙取。故意做作或用某種手段謀取名譽。貶義詞。

20.長篇累牘:篇幅很長,內容很多。含貶義,用於評論寫作。

21.積重難返:重,程度深。長期形成的不良的風俗、習慣不易改變。貶義詞。也指長期積累的問題不易解決。中性詞。

22.推波助瀾:比喻促使或助長事物(多指壞的事物)的發展,使擴大影響。貶義詞。

23.面目全非:事物的樣子改變得很厲害。多含貶義。

24.孤芳自賞:自命清高,自我欣賞。貶義詞。

25.重整旗鼓:失敗之後,重新集合力量再幹(搖旗和擊鼓是古代進軍的號令)。褒義詞。

26.蔚然成風:形容壹種事物逐漸發展、盛行,形成風氣。褒義詞。

27.死得其所:死得有意義、有價值。褒義詞。

28.慘淡經營:原指苦心構思詩文圖畫的布局。後泛指苦心規劃,或艱苦地從事某種事業。褒義詞。

29.彪炳千古:形容偉大的業績流傳千秋萬代。褒義詞。

30.雨後春筍: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現。褒義詞。

31.虛懷若谷:胸懷像山谷那樣深而且寬廣,形容十分謙虛。褒義詞。

32.大有作為:能充分發揮作用;能做出重大貢獻。褒義詞。

33.胸無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壹。褒義詞。

34.名不虛傳:確定很好,不是空有虛名。褒義詞。

35.當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積極主動去做,不退讓。褒義詞。

36.高山景行: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景行,比喻光明正大的行為。指崇高的德行。褒義詞。

37.光風霽月:光風,雨後初晴時的風;霽,雨雪停止。雨過天晴時風清月明的景象,比喻開闊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褒義詞。

38.上行下效:上面或長輩的人怎麽做,下面或晚輩的人就學著怎樣做(多指不好的事情)貶義詞。

39.充耳不聞:形容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含貶義。

40.得隴望蜀:比喻貪得無厭。貶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