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韓國為什麽要對中國進行“文化掠奪”

韓國為什麽要對中國進行“文化掠奪”

對於韓國對中國的“文化掠奪”,有感於韓國對中國的“文化掠奪”愈演愈烈,特地寫下本篇評論,看看韓國對中國"文化掠奪"的真正原因和中國應對的策略. 我們先來看近年來韓國在文化方面對中國:"文化掠奪"的表現! 韓國將由中國傳入的“江陵端午祭”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 韓國準備在2008年前完成了“整體風水地理”項目的申遺準備工作; 韓國學者稱漢字是由韓國人發明的,並打算將漢字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 韓國擬將“中醫”改為“韓醫”申報世界遺產; 韓國學者“考證”認為,神農氏和李時珍都是高麗人,針灸、《本草綱目》都屬於韓國; 韓國有將漢服與祭孔大典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打算,孔子甚至被考證為是韓國人; 韓國學者稱活字印刷術是韓國發明的,在德國舉辦“韓國是印刷術的起源國”展覽; 韓國歷史書稱韓民族在遷徒中喚醒了中原的黃河文明和滿洲的紅山文明; 韓國將中國古代邊疆政權的高句麗說成屬於韓國歷史與中國地位平等的古代政權; 韓國將中國的東北三省說成是韓國民族的歷史舞臺。 韓國將中國的渾天儀印到了新版的壹萬元韓幣的背面,成了韓國人古代科技的成就; 韓國學者林均澤的《韓國史》,把包括上海在內的中國大部分領土劃入古代韓國版圖; 韓國歷史小說《蚩尤天皇》將中華民族始祖之壹的蚩尤追溯為韓國祖先; 韓國學者聲稱中國典籍《山海經》裏的很多神話傳說都源自韓國; 韓國企業聲稱“豆漿的發源地”是韓國; …… 因為涉及之處太多不壹壹列舉,總之對於韓國的表現,可以套用中國的壹個成語“馨竹難書”,作為壹個中國人,面對自己民族的優秀文化為別的國家如此“掠奪”自然十分氣憤,不過我們最佳的態度並不應該只是氣憤,在憤怒之余更應該是靜下心對韓國的這種表現進行壹個理性的分析,據此來制定壹個正確的應對態度與應對方法。 認真分析韓國這幾年以來對中國的“文化掠奪”表現,呈現如下的幾個特點: 第壹,掠奪內容呈現全面性。韓國對中國的文化掠奪由由點到面,全面展開,凡是中華文明的優秀傑出之處,必定可以看到韓國人想據為己有的野心與無恥的嘴臉,我真擔心照此下去,中國的四大發明都會被韓國“考證”成為韓國的四大發明,中華文明史最終被韓國整成韓國文明史; 第二,參與者呈現全員性。對於中國的“文化掠奪”上韓國是從上到下、全員參與的:在組織方面,有韓國政府機構、媒體、企業、歷史研究機構、民間組織的參與;在人員上,有韓國官員、歷史學者、作家、演員、普通民眾等等。 第三,掠奪方式呈現多樣性。只要可以掠奪中國的文化,韓國是不擇手段的:申請世界遺產以期獲得國際上的承認;發表歪曲史實的歷史作品,拍攝並輸出歪曲史實的影像作品,以擴大宣傳;舉辦各類主題展覽及學術研討會來壯大聲勢。 第四,掠奪手段呈現幼稚性。韓國對於中國的“文化掠奪”使用的手段是低劣而經不起推敲的,也就是說這種掠奪的後果並不可能得到國際性的承認,韓國的行為更多只是滿足本國民族極端主義的需求,根本不敢也經不起歷史與的檢驗與科學的論證。 分析了韓國對中國的“文化掠奪”的特點,我們再來分析壹下韓國不擇手段、不遺余力進行掠奪的原因與目的。 原因其實在前面的評論中已經提到過,韓國的整個歷史都是韓國人的壹場噩夢,韓國在古代史上是中國的附屬國,在近代史當中是日本的殖民地,在現代史中則受到美國的控制,整個朝鮮文明無法擺脫中華文明這個母體的影響,當韓國在歷史上第壹次實現了本國的經濟騰飛成為發達國家之後,作為單壹民族國家極度缺乏大國風範的韓國必然會想盡壹切辦法來掩飾本國在歷史上備受周邊大國控制在文明上完全受到中華文明影響的尷尬事實。 至於韓國對中國進行文華掠奪的目的,除了掩飾韓國國民的自卑之外,我們還要考慮韓國的政治野心及現實戰略需要,壹方面通過掠奪中華文明賦予本國同中國在文明上的平等地位,同中國爭奪東方文明的主導權,從而為韓國的大國雄心提供精神層面的支持,另壹方面這種對於歷史的歪曲也是為朝鮮半島統壹後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提供準備,將高句麗說成是韓國歷史上的政權,將東北三省說成是韓國民族的歷史舞臺折射出的其實正是韓國對這些地區的領土擴張野心,韓國近年來在所謂“間島”問題上的領土訴求已經對韓國的行為提供了佐證,韓國在中國的蘇巖礁上的所作所為更是告訴我們這方面的情況已經到了多麽嚴重的地步。 壹個民族就如壹個人壹樣,難免要有壹自己的虛榮心,這是無可厚非的,也是應當的,但是如果將本民族的自尊心建立在對其它民族的傷害與掠奪上面,那就是無恥的行徑了,最近壹段時間,我見過許多篇所謂國內“專家學者”建議要對韓國的行為寬容的文章,無壹不要求中國人不要理會韓國的這些舉動,當作笑談即可,但是我認為對於韓國的行徑不能付諸笑談,韓國人的民族性與國民性決定了他們屬於那種登鼻子上臉的特性,蘇巖礁就這樣被他們弄成為韓國的“領土”,韓國的議員與民眾還在拿中國的延邊甚至長白山說事,如果我們就這樣不講原則壹味寬容下去,寬容與冷漠被他們當作是退讓與默認,就會越發會助長他們的野心。 所以,面對韓國近乎瘋狂的“文化掠奪”行徑,中國采取如何的態度與應該對措施就成為值得我們認真思索的問題。 我認為,在對待韓國的“文化掠奪”方面,我們應該有如下的態度: 第壹,認識到嚴峻性,韓國對中國的“文化掠奪”是有組織、有預謀、有行動的,不是“偶爾為之”,不是“壹時心血來潮”,如果中國不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就將會在中韓兩國的文化交鋒中進壹步處於被動的地位,雖然韓國的“文化掠奪”短時間內很難獲得國際性的承認,但是如果不加以阻止,壹方面會慢慢成為既定事實而被國際所接受,另壹方面會進壹步助長韓國的極端民族義的膨脹,韓國會據此來提出對中國的領土要求,這會極大的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 第二,要有自信,不必妄自菲薄。中華文明幾千年傳承下來,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也獲得了國際上的廣泛認可,這種文明的中華屬性不是韓國人搞壹些小動作就可以改變的,韓國受中華文明影響的這壹事實也不是韓國通過歪曲歷史就可以改變的,因此大可不必像某些韓國那樣上竄下跳,中國是大國,應該展示大國國民的風範。 第三,保持理性。要區分個別韓國人與機構的極端觀點並不代表的韓國主流觀點,我們不能因此將反對的板子落在全體韓國人的身上,我們沒有必要像某些韓國學者與民眾壹樣陷入癲狂的狀態,沒有必要隨韓國的不理智行為起舞。我們也要理性看待韓國的“文化掠奪”行為,世界遺產采取的是屬地保護原則,就是說自然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所在國可以申請管理及保護,類似“江陵端午祭”與“韓國祭孔大典”這壹類的非特質文化形式雖然由中國傳入,但是在韓國有著久遠的歷史並賦予了新的內容,因此韓國有申請的權利,我們沒有必要指責,韓國將這些源自中國的文化形式申請為世界遺產,從側面的角度說明了中華文明對朝鮮半島的影響,我們在這裏不能容忍的應該是韓國某些學者將孔子考證成韓國人這樣的卑劣行徑。 第四,我們要進行反思。韓國有沒有掠奪中國的文化且不說,韓國對文化的重視是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的,我們真正重視過屬於自己的歷史文化嗎?韓國打算將中醫改為韓醫申遺,韓國打算將源自中國“整體風水地理”申遺,中國又在做什麽呢?除了對祖宗留下的遺產進行無原則的批判與與破壞性的開發之外,我們又做過多少建設性的工作? 第五,以實際行動進行還擊。對於韓國的“文化掠奪”行為,中國不能停留在靜觀其變或民間抗議的立場上,而是要采取行動,進行全面而堅決的反擊,必須要讓韓國明白這種放肆掠奪的後果所要付出的代價,韓國不是德國,更不是美國,中國可以對美國退讓,可以對德國寬容,但是不應該對每年從中國獲得數百億美元貿易順差靠中國市場實現經濟騰飛卻又不斷傷害中國國民的韓國有半點退讓之處。事實上,中國對韓國已經在采取了措施,比如執政當局已經給中韓之間的領土“爭議”定了調子,那就是“中韓之間沒有領土爭端”(事實上也是如此),韓國顯然沒有勇氣對此提出異議,簡單的壹句話已然給韓國加了壹個緊箍咒,如果韓國敢將議員與民間的“領土訴求”提交到政府層面,那就是韓國在主動挑起領土爭端,恐怕韓國還承擔不起侵略中國領土的後果。 有點偏題了,我們再說回來,面對韓國的“文化掠奪”,我們必定是要采取相關措施的. 第壹,重視本國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與工作,不要給韓國以可趁之機。對於遺產的保護不能只是通過申請世界遺產的方式來保護,根據世界遺產委員會關於《凱恩斯決議》修訂的決議草案,每個國家每年可申報兩項,但其中至少有壹項為自然遺產。中國是大國,目前已經列入申請世界遺產準備目錄的項目超過壹百項,就是說即便現在起不再增加新的項目,要將這些遺產全部申請成功也需要五十年的時間(在這壹方面,對於只相當於中國壹個省份大小的韓國顯然有利的)。因此,對於屬於中國的文化遺產要進行全方位保護,比如充分利用現在已經設立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加強對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第二,加強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推廣工作。要改變那種只為經濟利益只為發展旅遊業而推動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作法,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宣傳上升到傳播中華文明這樣的高度來看待。宣傳的範圍不要限於國內,而要面向全球,比如中國完全可以像建立孔子學院那樣設立壹筆政府基金專門用於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通過全球巡展或專題學術研討會的方式加深世界各國對中華文明的了解,邀請各國研究學者前往中國實地研究與考察,增強世界對中國文化與中華文明的了解與認識,避免因為我們的不作為而讓韓國有機可趁。 第三,有理有據,對韓國的行為進行有針對性的還擊。韓國對中國在高句麗問題、印刷術、中國神話、中醫、漢字、史前文明等領域的“文化掠奪”完全缺乏史實依據是經不起推敲的,我們沒有必要與韓國人對罵,中國應該組織專家學者列出詳盡的史實依據告訴韓國人為什麽這些為什麽是中國的而非韓國的。中國應該加大中華文明對於朝鮮半島影響的研究,從根源上斬斷韓國對東亞文明的非份之想。比如,韓國與中國就高句麗展開爭論,我們壹方面繼續公布各種高句麗只是中國地方政權與韓國不是傳承關系的各種論證,同時我們可以將關註點推到高句麗之前的箕子朝鮮及漢四郡時代,讓韓國人明白朝鮮半島的文明史是如何開啟的,朝鮮半島在歷史上之上又是如何完全處於中國的統治與影響之下的。韓國要將中國的說成是韓國的難上加難,只能胡騙濫造胡攪蠻纏,中國要說明韓國的如何來自中國則是有理有據,隨手拈來。 第四,聯手日本,***同對付韓國。被韓國“文化掠奪”的苦主不只是中國,還有日本,日本是樂於承認中華文明的歷史地位及對日本的影響的,因此中國可以推動在各個層面上與日本的文化交流,***同反擊韓國的無賴行為,在東亞範圍內孤立韓國的無恥掠奪行為。 第五,應該加強對進口韓國影視文學作品的審查,凡是出現歪曲與中國相關歷史的內容應該禁止這些作品進入中國,避免在客觀上為韓國的“文化掠奪”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充滿民族自大與歪曲歷史情節的韓國電影、電視劇、書籍等作品就留給韓國自己享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