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塞責: 敷衍:馬虎,不認真,表面上應付;塞責:搪塞責任。指工作不認真負責,表面應付了事。
悔過自責: 追悔過錯,譴責自己。
聊以塞責: 聊:姑且;塞責:搪塞責任。姑且應付壹下,算是交代了責任。
匹夫有責: 國家大事每個人都有責任。
引咎自責: 咎:罪責。主動承擔錯誤的責任並作自我批評。
閉閣自責: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同“閉閣思過”。
閉合自責: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同“閉合思過”。
反躬自責: 回過頭來責備自己。
死有余責: 猶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死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
引過自責: 主動承擔錯誤的責任並作自我批評。
守土有責: 指軍人或地方官有保衛國土的責任。
無以塞責: 自謙之語。無法彌補自己應負的責任。
2. 關於責任的四字成語有哪些責無旁貸
拼音: zé wú páng dài
解釋: 貸:推卸。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講到護送,除了自己壹身之外,責堪旁貸者再無壹人。”
舉例造句: 農民向國家交售征購糧是責無旁貸的任務。
義不容辭
拼音: yì bù róng cí
解釋: 容:允許;辭:推托。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誼,小婿義不容辭。”
舉例造句: 我們應該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這個任務。
匹夫有責
拼音: pǐ fū yǒu zé
解釋: 國家大事每個人都有責任。
出處: 清·顧炎武《日知錄·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舉例造句: 余深有味其言,匹夫有責之說,今人以為常談,不悟其所重者,乃在保持道德,而非政治經濟之雲雲。 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罪責難逃
拼音: zuì zé nán táo
解釋: 指不能逃避犯罪所應負的責任,壹定要受到懲處。
出處: 明·王守仁《批右江道移置鳳化縣南丹衛事宜呈》:“若其因循玩愒,隳績廢事,非獨自敗壞,抑且罪責難逃。”
責重山嶽
拼音: zé zhòng shān yuè
解釋: 指責任之重如山嶽。形容責任重大。
出處: 南朝·梁·任昉《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壹表》:“臣知不愜,物誰謂宜,但命輕鴻毛,責重山嶽。”
不讓之責
拼音: bù ràng zhī zé
解釋: 讓:推讓;責:責任。不可推讓的責任。
出處: 唐·韓愈《賀徐州張仆射白兔書》:“睹茲盛美,焉敢避不讓之責而默默邪?”
3. 負責任的四字詞語避重就輕:指回避重的責任,只揀輕的來承擔。也指回避要點,只談無關緊要的事情。
避重逐輕:指避開較重的責任,揀輕的承擔。
伯仁由我而死:伯仁:晉周颙的字。表示對別人的死亡負有某種責任。
不擔斤兩:擔:承擔;斤、兩:皆重量單位。不承擔分量。比喻不承擔責任。
不讓之責:讓:推讓;責:責任。不可推讓的責任。
不勝之任:勝:能承擔;任:責任,職責。無法承擔的重任。
才小任大:才能小但是肩負的責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