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有哪些人情世故的成語?

有哪些人情世故的成語?

1、”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汙。”——出自於《後漢書》卷六十壹 左周黃列傳第五十壹;

釋義:越白的東西就越容易被弄臟,越硬的東西就越容易折斷。

註:“皎”,指玉石之白;“峣”,為高直貌。其義不言自明:品行高潔如玉石之白者,最容易受到汙損;性情剛直卓而不群的人,往往容易橫遭物議。

2、“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出自於《漢書》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釋義: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了,就沒有夥伴,因為人太精明了就沒有夥伴沒有朋友,因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有小小的過錯或性格上的小小差異。

擴展資料

《漢書·東方朔傳》節選

詩雲:‘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壹人之義也。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蓋聖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釋義:

《詩經》說:禮義上沒有過失,何必在乎人們議論呢?所以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冠冕前有玉旒,是用來遮蔽視線,絲棉塞耳,是為了減弱聽覺。視力敏銳卻有所不見,聽力靈敏卻有所不聞。揚大德,赦小過,不要對人求全責備。

彎曲的再直起,但應讓他自己去得到。寬舒進而柔和,但應讓他自己去求取。揆情度理,應該讓他自己去摸索。大概聖人的教化就是如此,想要自己通過努力得到它;得到後,則會聰敏而廣大。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