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無人跡、杳無人煙
壹、杳無人跡?[ yǎo wú rén jì ]?
解釋:杳:不見蹤影;跡:腳印。連壹個人的腳印也看不到。形容地方非常荒涼、偏僻,從來沒有人去過。
出自:唐·常沂《靈鬼誌·鄭紹》:“至明年春,紹復至此,但見紅花翠竹,流水青山,杳無人跡。紹乃號慟經日而返。”
譯文: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袁紹又來到這,只見紅花翠竹,流水青山,劉杳無人跡。袁紹於是大哭壹天就回來。
二、杳無人煙?[ yǎo wú rén yān ]?
解釋:僻遠無人居住。形容荒涼,偏僻。
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四回:“師兄差疑了,似這杳無人煙之處,又無個怪獸妖禽,怕他怎的?”
擴展資料
壹、杳無人跡近義詞
渺無人煙?[ miǎo wú rén yān ]?
解釋:壹片渺茫,沒有人家。
出自: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四七回:“不上壹月,將淮北千裏,掃蕩個渺無人煙。”
譯文:不到壹個月,將淮北千裏,掃蕩到壹片渺茫,沒有人家。
二、杳無人煙近義詞
渺無人蹤?[ miǎo wú rén zōng ]?
解釋:很少看見人的蹤影,形容空曠寂靜。
出自:近代? 王汶石《大木匠》:“田間是靜悄悄的,大路上也是靜悄悄的渺無人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