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漢惠帝劉盈,是壹個賢明的君主嗎?

漢惠帝劉盈,是壹個賢明的君主嗎?

漢惠帝劉盈,從他的謚號就可以看出他是壹位仁君,但並不算壹位賢明之君。

差點被換掉的太子

漢惠帝是劉邦與呂後的嫡長子,是名正言順的大漢順序繼承人,在漢高祖劉邦成為漢王的第二年,就確定了時年五歲的劉盈為太子。

漢朝建立後,劉邦寵幸戚夫人,愛屋及烏,戚夫人所生的趙王劉如意也深受劉邦寵愛。相比於過於仁弱的劉盈,劉邦還是更偏愛劉如意,時間壹久,加上戚夫人的枕邊風壹吹,劉邦就有了更換太子之心。關系國本,劉邦將更換太子的建議在朝堂上壹提,遭到了大臣們的集體反對。

反對聲音最高的是禦史大夫周昌,周昌是壹位耿直敢言之人,他說: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周昌有口吃的毛病,這壹著急口吃得更厲害了,因此為後世留下了壹個成語“期期艾艾”,期期指的是周昌,艾艾指的是三國時期的鄧艾。

呂後還請張良出謀劃策,請出“商山四皓”輔佐劉盈。

群臣的反對、周昌的仗義執言加上張良的策劃,才使劉邦放棄了更換太子的打算。

漢惠帝的仁

劉邦駕崩後,漢惠帝即位,呂後大權在握,對戚夫人和劉如意展開報復。

她首先將戚夫人囚禁在永巷,然後召劉如意進宮,使者往返三次都被趙國相周昌打發了回來。劉邦安排周昌作為趙國國相,也是為了保全劉如意。呂後也明白召不來劉如意的根源在於周昌,於是她先調周昌進宮,再召劉如意就輕而易舉了。

劉盈完全明白呂後為何要召劉如意進宮的目的,所以他將劉如意帶在身邊形影不離。某日劉盈早期去打獵,劉如意貪睡沒有跟隨,呂後趁機鴆殺了劉如意。呂後隨後又將戚夫人做成“人彘”,還讓劉盈前去觀看,劉盈因此受刺激,心灰意冷,逐漸沈迷酒色無心政事。

次年,孝惠二年(前193年),楚元王劉交和齊悼惠王劉肥進京。劉盈安排酒宴,因劉肥是劉盈的異母兄長,就讓他坐在上首位。呂雉命人倒了兩杯鴆酒,欲害劉肥。看破呂後意圖的劉盈挺身而出,保住了劉肥壹命。最終劉肥自降身價,割地劃給魯元公主,才得以回到封地。

兄友弟恭,這是漢惠帝的仁。

漢惠帝是賢君麽?

個人以為漢惠帝只能被稱為仁君而非賢君。漢惠帝在位期間,沿用的是劉邦時期的休養生息政策,以黃老之術治國,蕭規曹隨並無開拓創舉出現。

其次,他在位期間,主要是呂後把持朝政。

再次,戚夫人事件後,劉盈大受打擊,無心朝政,僅在位七年就駕崩了。

賢君壹般指的是德才兼備,有所作為的君主,在西漢朝能稱得上賢君的,個人認為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宣帝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