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載載四字成語

載載四字成語

1. 帶載字四字成語

載歌載舞、壹年半載、滿載而歸、載笑載言、厚德載物、怨聲載道、千載難逢、風雪載途、文以載道、三年五載、車載鬥量、厚德載福、口碑載道、載舟覆舟、幹戈載戢、千載壹時、天覆地載、載沈載浮、兆載永劫、十載寒窗、浮白載筆、載馳載驅、荊棘載途、萬載千秋、載酒問字、鬥量車載、腹載五車、千載壹聖、百載樹人

1、載歌載舞

解釋:邊唱歌,邊跳舞。形容盡情歡樂。

示例:春節晚會上,穿著節日盛裝的各族代表,在舞臺上翩翩起舞,歡慶節日。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2、壹年半載

解釋:壹年半年。泛指壹段時間。

出自:元·楊梓《敬德不服老》:“將軍妳且耐心到那裏,不過壹年半載,俺眾將每必然保奏將軍回來。”

示例:若小弟僥幸,這回去就得個肥美地方,到任壹年半載,那時帶幾百銀子來幫襯他,倒不值甚麽。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語法:聯合式;作狀語、補語;用於時間

3、滿載而歸

解釋:載:裝載;歸:回來。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很大。

出自:明·李贄《焚書·又焦弱侯》:“然林汝寧向者三任,彼無壹任不往,往必滿載而歸。”

示例:將衛國府庫,及民間存留金粟之類,劫掠壹空,墮其城郭,~。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二十三回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4、厚德載物

解釋:舊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擔重大任務。

出自:《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厚德育人

5、怨聲載道

解釋:載:充滿。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強烈不滿。

出自:《詩比·大雅·生民》:“實覃實訏,厥聲載路。”《後漢書·李固傳》:“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滿道。”

示例:凡有些余利的,壹概入了官中,那時裏外~,豈不失了妳們這樣人家的大體?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六回

2. 含有載字的成語載字要在第壹個字的

載沈載浮在水中上下沈浮.載馳載驅指車馬疾行.載道怨聲載:充滿.道路上充滿了怨恨的聲音.形容人民群眾普遍強烈不滿.載歌且舞邊唱歌,邊舞蹈.載鬼壹車載:裝載.裝了壹車鬼.形容十分荒誕離奇.載歌載舞載:動詞詞頭,無實義.邊唱歌,邊跳舞.形容盡情歡樂.載歡載笑形容盡情地歡笑.載戢幹戈載戢:裝運收藏;幹戈:古代的兩種武器,引申為戰爭.將武器收藏起來.指不再訴諸武力.載酒問字載:攜帶.帶著酒去別人家問字.指人有學問,常有人登門求教.也比喻勤學好問.載驅載馳指車馬疾行.載欣載奔載:文言助司;欣:喜悅;奔:快走.壹面心裏高興,壹面加快腳步.載笑載言邊笑邊說話.載壹抱素指堅持壹種信仰,固守素誌.載譽而歸載:裝載.獲得榮譽後歸來.載舟復舟民眾猶如水,可以承載船,也可以傾復船.比喻人民是決定國家興亡的主要力量.載舟覆舟民眾猶如水,可以承載船,也可以傾復船.比喻人民是決定國家興亡的主要力量.。

3. 載字的四句成語載字打頭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載歌載舞: 邊唱歌,邊跳舞。形容盡情歡樂。

載舟覆舟: 民眾猶如水,可以承載船,也可以傾覆船。比喻人民是決定國家興亡的主要力量。

載壹抱素: 指堅持壹種信仰,固守素誌。

載驅載馳: 指車馬疾行。

載歡載笑: 形容盡情地歡笑。

載歌且舞: 邊唱歌,邊舞蹈。

載馳載驅: 指車馬疾行。

載笑載言: 邊笑邊說話。

載沈載浮: 在水中上下沈浮。

載酒問字: 指人有學問,常有人登門求教。也比喻勤學好問。

4. 有年有載的四字成語

成語是壹年半載三年五載壹年半載[yī nián bàn zǎi]解釋:壹年半年。

泛指壹段時間。出自:元·楊梓《敬德不服老》:“將軍妳且耐心到那裏,不過壹年半載,俺眾將每必然保奏將軍回來。”

示例:若小弟僥幸,這回去就得個肥美地方,到任壹年半載,那時帶幾百銀子來幫襯他,倒不值甚麽。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語法:聯合式;作狀語、補語;用於時間三年五載[sān nián wǔ zài]解釋:三、五:表示大概數量;載:年。

指多年。出自: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也須知俺這三年五載,看看衰邁,還有甚精金響鈔,暗暗藏埋。”

示例:要壹壹介紹出來,恐怕~也說不完。 ◎馬烽《呂梁英雄傳·起頭的話》。

5. 用載什麽載什麽組2個四字成語

載歌載舞zài gē zài wǔ

[釋義] 載:又、且。壹邊唱歌;壹邊跳舞。形容盡情歡樂。

[語出] 《樂府詩集·昭夏樂》:“飾牲舉獸;載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靈府。”

[正音] 載;不能讀作“zǎi”。

[辨形] 舞;不能寫作“午”。

[近義] 手舞足蹈 歡欣鼓舞

[用法] 形容盡情歡樂;表達壹種歡慶氣氛。壹般作謂語、狀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手舞足蹈”與~有別:“手舞足蹈”側重於形容極其高興的情緒和動作;可以指壹個人;~側重於形容盡情歡樂的氣氛或場面;不可指壹個人。

[例句] “十·壹"這天;人民群眾~;歡度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