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表示尊重的成語

表示尊重的成語

安老懷少 安:安頓;懷:關懷。尊重老人,使其安逸;關懷年輕人,使其信服。

出處:《論語·公冶長》:“子路曰:‘原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傲慢不遜 遜:謙遜。態度高傲自大,對人不講謙讓。

出處:《漢書·蕭望之傳》:“有司奏樂君責使者禮,遇丞相無禮,廉聲不聞,敖(傲)不遜。”

白首北面 北面:古以南面為尊,北面為卑,此指學生敬師之禮。謂年老猶拜師受業。

出處:《文中子·立命》:“夫子十五為人師焉,陳留王孝逸先達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豈以年乎?”

白眼相看 看別人時眼睛朝上或旁邊,現出白眼珠,表示輕蔑,不屑壹顧,對人不禮貌。

出處:宋·楊萬裏《誠齋集·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贈詩之韻》第四卷:“盡今俗客不妨來,白眼相看勿分剖。”

百年樹人 樹:種植,栽培。比喻培養人才是長期而艱巨的事。

出處:《管子·權修》:“壹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百世之師 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鼻孔朝天 仰起頭來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處:見“鼻孔撩天”。

鄙夷不屑 指輕視;看不起。

出處:葉聖陶《倪煥之》九:“難得笑的平板的臉上卻浮著鄙夷不屑的笑意。”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聽。指說的話使人聽不進去(多指臟話)。

出處:明·李開先《市井艷詞序》:“二詞嘩於市井,雖兒女子初學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艷褻狎,不堪入耳。”

不堪造就 指沒有培養前途。

出處:茅盾《蝕·追求》八:“第三是學生們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應當淘汰出去──這是清校。”

不屑壹顧 不屑:不值得,不願意;顧:看。認為不值得壹看。形容極端輕視。

出處:明·方孝儒《送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壹顧視焉。”

出言無狀 說話放肆,沒有禮貌。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三回:“這潑猴頭,出方無狀。”

傳道受業 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出處:唐·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大模大樣 形容態度傲慢,目中無人的樣子。

出處:明·王世楨《鳴鳳記》第二十三出:“又見他烈烈轟轟,呼呼喝喝,大模大樣,前遮後擁,把那街上閑人盡打開。”

董狐直筆 董狐:春秋時晉國的史官。直筆:根據事實,如實記載。指敢於秉筆直書,尊重史實,不阿權貴的正直史家。

出處:《左傳·宣公二年》載:趙穿殺晉靈公,身為正卿的趙盾沒有管,董狐認為趙盾應負責任,便在史策上記載說“趙盾弒其君”。為趙盾所殺。後孔子稱贊說:“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飛揚跋扈 飛揚:放縱;跋扈:蠻橫。原指意態狂豪,不愛約束。現多形容驕橫放肆,目中無人。

出處:《北史·齊高祖紀》:“景專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飛揚跋扈誌。”

奉如神明 象對待神靈那樣崇奉。形容對某人或某種事物極其尊重。

出處:語出《左傳·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奉若神明 奉:信奉;神明:神。崇拜得象迷信者敬神那樣。形容對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

出處:《左傳·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佛頭著糞 往佛像的頭上拉糞。比喻美好的事物被褻瀆、玷汙。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崔相公入寺,見鳥雀於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雲:‘有。’崔雲:‘為什麽向佛頭上放糞?’師雲:‘是伊為什麽不向鷂子頭上放?’”

鴻案鹿車 比喻夫妻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體貼,同甘***苦。

出處:鴻案:《後漢書·梁鴻傳》載有梁鴻之妻舉案齊眉的故事,後用以指夫妻相敬如賓。鹿車:《後漢書·鮑宣妻傳》載有鮑宣與妻***駕鹿車歸鄉的故事。後用以指夫妻同甘***苦。

教無常師 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師。

出處:《尚書·鹹有壹德》:“德無常師,主善為師。”

敬賢愛士 尊重和愛護有才德的人。

敬賢禮士 禮:以禮相待,尊重;士:古時稱有學問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學識出眾的人。

出處:《晉書·張軌傳》:“實子安遜,學尚明察,敬賢愛士,以秀才為郎中。”

敬賢重士 尊重和愛護有才德的人。同“敬賢愛士”。

口傳心授 指師徒間口頭傳授,內心領會。

出處:明·解縉《春雨雜述·評書》:“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

老師宿儒 宿儒:原指長期鉆研儒家經典的人,泛指長期從事某種學問研究,並具有壹定成就的人。指年輩最尊的老師和知識淵博的學者。亦作“老手宿儒”。

路柳墻花 路邊的柳,墻旁的花。比喻不被尊重的女子,指妓女。

出處:元·王曄《水仙子·答》曲:“從來道水性難拿,從他赸過,由他演撒,終只是個路柳墻花。”

能者為師 會的人就當老師。即誰會就向誰學習。

出處:《禮記·學記》:“能博喻,然後能為師。”

墻花路草 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舊時指妓女。同“墻花路柳”。

出處:明·徐復祚《紅梨記·詩要》:“非執拗,那壁廂是墻花路草,怎比得日邊紅杏倚雲高?”明·高濂《玉簪記·詞媾》:“如本是柔枝嫩條,休比做墻花路草。”

墻花路柳 墻邊的花,路旁的柳。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舊時指妓女。

出處:明·高明《二郎神·秋懷》套曲:“風流。恩情怎比,墻花路柳?記待月西廂,和妳攜素手。”

青出於藍 青:靛青;藍:蓼藍之類可作染料的草。青是從藍草裏提煉出來的,但顏色比藍更深。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

出處:《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青過於藍 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草更深。比喻學生勝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同“青出於藍”。

出處:宋·朱熹《答呂季克書》:“其所著書乃如此,若《原說》者,則可謂青過於藍矣。”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山谷下》:“東坡蓋學徐浩書,山谷蓋學沈傳師書,皆青過於藍者。”

青眼相看 青眼:眼睛正視,黑眼珠在中間,比喻對人尊重或喜歡。形容以看得起的態度相待。亦作“青眼相待”、“青眼待”。

孺子可教 指年輕人可培養。

出處:《史記·留侯世家》:“父去裏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三釁三浴 釁:以香塗身。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壹種禮遇。

出處:《國語·齊語》:“比至,三釁三浴之,桓公親逆之於郊,而與之坐而問焉。”

三薰三沐 ①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壹種禮遇。同“三釁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攜。

三浴三釁 釁:以香塗身。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壹種禮遇。

出處:《國語·齊語》:“比至,三釁三浴之,桓公親逆之於郊,而與之坐而問焉。”

上諂下瀆 諂:奉承;瀆:輕慢,褻瀆。奉承上級,輕慢下屬。

出處:《易·系辭下》:“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師道尊嚴 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後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出處:《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師嚴道尊 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後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出處:《荀子·致士》:“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識才尊賢 能識別並尊重有才能的人。

授業解惑 授:教,傳授。惑:疑難。傳授學業,解除疑難。

斯文掃地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掃地:比喻名譽、信用、地位等完全喪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

出處:《論語·子罕》:“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清·徐坷《清稗類鈔·三十四》:“巡檢作巡撫,壹步登天;監生作監臨,斯文掃地。”

肆言詈辱 肆:任意妄為,放肆。詈:罵。辱:侮辱。毫無畏懼地侮辱謾罵。

桃李之教 指老師的教誨。

無師自通 沒有老師的傳授就能通曉。

出處:唐·賈島《送賀蘭上人》詩:“無師禪自解,有格句堪誇。”

賢賢易色 本指對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後多指尊重賢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出處:語出《論語·學而》:“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學如穿井 穿:鑿通。求學如同鑿井。比喻在學習當中,學到的知識越深也就越難,因此為了獲得更深的學問,必須要有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

學無常師 求學沒有固定的老師。指凡有點學問、長處的人都是老師。

出處:《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言傳身教 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身教:以行動示範。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指行動起模範作用。

出處:《莊子·天道》:“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壹字之師 改正壹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壹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壹字師”或“壹字之師”。

出處: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枝開’作‘壹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壹字師。”

衣缽相傳 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常常舉行授與衣缽的儀式。比喻技術、學術的師徒相傳。

出處:《舊唐書·神秀傳》:“昔後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雲自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付授。”

淫詞穢語 不健康猥褻的言詞。同“淫詞褻語”。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壹回:“淫詞穢語,概所不錄。”

淫詞媟語 淫:淫穢;媟:狎,輕慢。放蕩淫穢、低級趣味的話。

淫言狎語 輕狎的言詞;淫穢猥褻的言詞。同“淫言媟語”。

淫言媟語 輕狎的言詞;淫穢猥褻的言詞。

折節待士 指屈己待人。

出處:《周書·邵廣傳》:“時晉公護諸子及廣弟杞國公亮等,服玩侈靡,逾越制度,廣獨率由禮則,又折節待士,朝野以是稱焉。”

折節下士 折節: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

出處:《三國誌·魏誌·袁紹傳》:“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與交焉。”

尊年尚齒 年:年齡。尚:崇尚。齒:歲數。指尊重老年人。

出處:唐·令狐德棻等《周書·武帝上》:“尊年尚齒,列代弘規,序舊酬勞,哲王明範。”

尊師貴道 尊敬師長,尊重其所傳之道。

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儒林列傳上》:“帝謂孔僖曰:‘今日之會,寧於卿宗有光榮乎?’對曰:‘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今陛下親屈萬乘,辱臨敝裏,此乃崇禮先師,增輝聖德;至於光榮,非非所敢承。”

尊師重道 道:指教師指引的應該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師傳授的知識。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

出處:《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

尊賢使能 尊重並使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出處:《孟子·公孫醜上》:“ 孟子曰:‘ 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名師出高徒 高明的師傅壹定能教出技藝高的徒弟。比喻學識豐富的人對於培養人才的重要。

人間重晚晴 原指人們珍視晚晴天氣,後多用以比喻社會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

出處:唐·李商隱《晚晴》詩:“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桃李遍天下 比喻學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滿天下”。

桃李滿天下 桃李:指培養的後輩或所教的學生。比喻學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處:《資治通鑒·唐紀·武後久視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三人行,必有我師 三個人壹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樹:培植,培養。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出處:《管子·權修》:“壹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