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雞鴨開頭的四字成語

雞鴨開頭的四字成語

1. 雞字開頭的4字成語

雞犬不安見“雞犬不寧”。

雞犬不留謂斬盡殺絕。

雞犬不寧語出唐柳宗元《捕蛇者說》:“?然而駭者,雖雞犬不得寧焉。”

雞犬不聞形容極為荒涼冷僻。

雞犬不驚形容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

雞犬升天比喻依附於有權勢的家人、親友而得勢。語出漢王充《論衡?道虛》:“淮南王劉安坐反而死,天下並聞,當時並見,儒書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雞犬升天者。”亦作“雞犬?天”、“雞犬升天。”

雞犬?天見“雞犬升天”。

雞犬相聞謂人煙稠密。語出《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雞犬桑麻雞鳴犬吠,桑茂麻盛。古代多用以形容農村生活安定。

雞犬無驚見“雞犬不驚”。

雞毛蒜皮比喻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之物。

雞皮鶴發皮膚起皺,頭發變白。形容衰老。

雞爭鵝鬥比喻爭吵。

雞骨支床謂瘦骨嶙峋,衰弱之至。

雞飛狗叫猶言雞飛狗走。

雞飛狗走雞嚇得飛起來,狗嚇得逃跑。形容驚慌失措,亂成壹團。

雞飛狗跳同“雞飛狗走”。

雞飛蛋打比喻兩頭落空,壹無所得。

雞豚之息比喻微小的收益。

雞零狗碎謂事物零零碎碎,不完整。

雞腸狗肚比喻狹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腸。

雞鳴犬吠見“雞鳴狗吠”。

雞鳴戒旦怕失曉而耽誤正事,天沒亮就起身。語本《詩?齊風?雞鳴序》:“《雞鳴》,思賢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陳賢妃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雞鳴狗吠亦作“雞鳴犬吠”。①形容百姓安居樂業。語出《孟子?公孫醜上》:“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焦循正義:“此必時俗語。故《老子》亦雲:‘樂其俗,安其居,鄰裏相望,雞犬之聲相聞。’”②形容戰亂,變亂。

雞鳴狗盜見“雞鳴狗盜”。

雞鳴狗盜亦作“雞鳴狗盜”。①學雄雞啼明,裝狗進行偷竊。語本《史記?孟嘗君列傳》:“(秦昭王)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時孟嘗君有壹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孟嘗君患之,?問客,莫能對。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藏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孟嘗君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名姓以出關。夜半至函谷關。秦昭王後悔出孟嘗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馳傳逐之。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齊鳴,遂發傳出。”後用以稱有卑微技能者。②形容行為低下卑劣。記?孟嘗君列傳》:“(秦昭王)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時孟嘗君有壹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孟嘗君患之,?問客,莫能對。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藏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孟嘗君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名姓以出關。夜半至函谷關。秦昭王後悔出孟嘗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馳傳逐之。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齊鳴,遂發傳出。”後用以稱有卑微技能者。②形容行為低下卑劣。

雞鳴起舞指胸懷大誌、及時奮發的豪壯氣概。

雞鳴候旦見“雞鳴戒旦”。

雞膚鶴發見“雞皮鶴發”。

2. 雞字開頭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雞犬不寧、

雞鳴狗盜、

雞毛蒜皮、

雞零狗碎、

雞飛蛋打、

雞口牛後、

雞飛狗跳、

雞犬不聞、

雞飛狗竄、

雞犬升天、

雞鶩相爭、

雞犬桑麻、

雞鳴候旦、

雞犬相聞、

雞胸龜背、

雞腸狗肚、

雞鶩爭食、

雞豚之息、

雞聲鵝鬥、

雞鳴而起、

雞犬皆仙、

雞蟲得失、

雞犬新豐、

雞黍之膳、

3. 孩字開頭鴨結尾的四字成語

沒有“孩”字開頭“鴨”字結尾的四字成語,含“孩”字的成語只有5個: 1、家生孩兒 jiā shēng hái ér 解釋奴婢生的子女仍在主家服役的人。

出處元·陶宗儀《輟耕錄》第17卷:“奴婢所生子,亦曰家生孩兒。” 2、弟子孩兒 dì zǐ hái ér 解釋弟子:歌妓, *** 。

*** 。 出處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兒把我攔住,道我是犯夜的。”

3、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jiào fù chū lái,jiào ér yīng hái 解釋指對壹個人施加教育應該及時及早。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誠哉斯語。’” 4、倒繃孩兒 dào bēng hái ér 解釋繃:包紮。

接生婆把初生嬰兒裹倒了。比喻壹向做慣了的事因壹時疏忽而弄錯了。

出處《事文類聚前集》卷二十七:“豈有三十年為老娘而倒繃孩兒者乎?” 5、拋妻棄孩 pāo qī qì hái 解釋拋:丟棄。丟棄妻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7383165子兒女。

形容逃難時的淒慘狀況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難》:“望煙塵壹派,拋妻棄孩,團圓難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