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再讀老莊,免得像《莊子》裏的燕國人壹樣,要學趙國人優雅的步姿,結果非但沒學成,連自己原本走路的方式都忘了,只好爬著回國。這裏的典源用了“故步”。“自封”見於晉庾闡《斷酒戒》。作者在文中闡述戒酒的原因,認為酒癮壹上來就放縱自己喝酒,會傷害純真自然的本性。於是作者便將酒杯、酒壺等壹切酒器打破,以表示自己戒酒的決心。有個酗酒的朋友聽了這件事,氣得反駁他說:“酒自古以來都是為人所愛,連古代聖賢也不例外,他們也不致於喪失本性。妳把酒器打破,做這樣地自我限制,不過是忌口,但心裏還是想著它,又有什麽用?”庾闡回答說:“人生下來時沒有任何欲望,但後來欲望慢慢養成,都是受到周圍物的影響。如果把這些誘因鏟除,心就不會蠢蠢欲動。心能靜得下來就會快樂,不會受到欲望的幹擾。所以忌口不只是忌口而已,也能忌心。”朋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連連稱是。這裏的典源用了“自封”。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故步自封”,用來指安於現狀,不思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