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ào mào àn rán
解釋:道貌:正經嚴肅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樣子。指神態嚴肅,壹本正經的樣子。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黃巾氅服,岸然道貌。”
成語故事:眾知,中國的士大夫們自古以來就是熱衷追求理想、崇尚氣節,而程顥,程頤兄弟倆的道德修養、道德境界很顯然到了壹種泰山登頂之高度,他倆頭頂的光環,可謂光芒四射,在當時擁有眾多的“粉絲”應該是毋容置疑。其中,不但虔心求學的士人學子以能夠投奔到程氏門下求學深感為榮,而且許多喜好風雅的達官貴人以能夠攀上程氏兄弟作為炫耀的本錢。於是,請程氏兄弟客、送程氏兄弟禮之人,可謂絡繹不絕。尤其是,當時的達官貴人、社會名流,在恭迎到“二程”的大駕後,為了感謝他們的垂顧,在宴中除用好酒好肉待之,還必請名伶、歌伎陪酒助興。有壹次,壹達官請“小程”(程頤)赴宴。在開席之時,主人請來兩名歌伎登堂陪酒。“小程”看到到這壹架勢,便高聲怒斥:“我乃堂堂理學家,妳們竟敢對我來這壹套,不是在羞辱我嗎?”立即拂袖而去。此時,主人除立馬賠理說“不是”,忙叫“先生息怒“之外,還低聲解釋說:“凡是請妳哥吃飯的時候,我們都這樣安排。妳哥不但無異議,而且每次都來者不拒啊!”“小程”丟下壹句“狗屁,想我哥什麽樣的人,這絕無可能!”,便抱著壹肚子怒氣,乘轎回家,專等其兄回來問個究竟。當“大程”赴宴歸來時,“小程”便當面責問其兄“是否確有其事?”“大程”毫不猶豫地回答:“這應該是事實!”“小程”立即把其兄罵得狗血淋頭:“妳這堂堂理學家,平時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裏竟如此骯臟下流,簡直就是壹位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大程”聽後便哈哈大笑起來說:“老弟稍安勿燥!妳聽我解釋,妳是‘桌中無伎,心中有伎’啊!而兄是‘桌中有伎,心中無伎’呀!看來老弟的修養仍然沒有達到兄長這樣的境界!”這就是“道貌岸然”這壹成語的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