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元·楊景賢《西遊記·妖豬幻惑》:“見壹人光紗帽,黑布衫,鷹頭雀腦將身探,狼心狗行潛蹤闞,鵝行鴨步懷愚濫。”
刻鵠類鶩 刻:刻畫;鵠:天鵝;類:似,象;鶩:鴨子。畫天鵝不成,仍有些象鴨子。比喻模仿的雖然不逼真,但還相似。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成,陷為天下輕薄子,所為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趨之若騖 鶩:鴨。像鴨子壹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27回:“白雲觀就是他納賄的機關,高道士就是他作惡的心腹,京外的官員,那個不趨之若騖呢!”
趨之若鶩 趨:快走;鶩:野鴨。象鴨子壹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員,那個不趨之若鶩呢!”
鴨行鵝步 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出處: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二折:“我覷不的妳梢寬也那褶下,肚叠胸高,鴨步鵝行。”
打鴨子上架 比喻強迫去做能力做不到的事。
趕鴨子上架 比喻強迫去做能力達不到的事情。
出處:高陽《母子君臣》:“那當然,這不是趕鴨子上架的事。再說,我也識得輕重,妳放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