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舍我其誰是啥意思?怎麽理解?

舍我其誰是啥意思?怎麽理解?

舍我其誰,漢語成語,拼音是shě wǒ qí shuí,意思是指除了我還有哪壹個?形容人敢於擔當,遇到該做的事,絕不退讓。出自《孟子·公孫醜下》。

出自戰國時期孟子所著《孟子·公孫醜下》:“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譯文: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當今這個世界上,除了我還有誰呢?

擴展資料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壹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壹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壹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系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系,主張統治者應像父母壹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壹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壹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壹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壹條民本思想的線索。而且,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養氣與成德,孟子提出必須靠修養及發揮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擴充存於內心的“四端”,孟子稱之為“盡性”。“盡性”的修養,培養出浩然之氣,使人成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誌統氣“,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