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謎底為:模棱兩可?
模棱兩可 [ mó léng liǎng kě ]
解釋:模棱:含糊,不明確;兩可: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指不表示明確的態度,或沒有明確的主張。
出自:《舊唐書·蘇味道傳》:“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
示例:他害怕事情壹旦變化,他將有不測大禍,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壹句~的話。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文文莫莫、閃爍其詞、優柔寡斷、含含糊糊、不可置否
反義詞:壹望而知、斬釘截鐵、大是大非、不可名狀、旗幟鮮明
擴展資料造句
1、這只老狐貍說的話模棱兩可,妳這樣理解沒錯,他那樣理解也對。
2、模棱兩可和含糊不清已不再為人所理解。
3、他們模棱兩可的表態對市場沒有任何好處。
4、對這個問題每人都必須表示意見,不能模棱兩可,拖延時間。
5、請別怪我模棱兩可,因為兩邊我都得罪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