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節外生枝是什麽意思

節外生枝是什麽意思

節外生枝,漢語成語,拼音是 jié wài shēng zhī,意思是本不應該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問題之外又岔出了新問題,多指故意設置障礙,使問題不能順利解決。出自《答呂方子約(九月十三日)。

成語出處

宋·朱熹《答呂方子約(九月十三日)》:“隨語生解,節上生枝,則更讀萬卷書,亦無用處也。”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示例

兀的是閑言語甚意思,他怎肯道~。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

元·高茂卿《兒女團圓》第四折:“莫怪他泥中隱刺,他不曾道節外生枝。”

擴展資料

橫生枝節,漢語成語,拼音是héng shēng zhī jié,意思是解決問題時,發生了壹些意外事情。出自宋·葉適《水心文集·答少詹書》。?

成語出處

編輯

宋·葉適《水心文集·答少詹書》:“少詹既未能從人而舍己,又疑人之不相與,而以為外己,所以枝節橫生,意見多疑。”?[1]?

成語用法

作謂語、賓語、狀語;比喻意外的問題

示例

唯其有謠言,不宜橫生枝節,反引起格外的猜疑。(高陽《清宮外史》上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