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喧天 喧:聲音大。鑼鼓震天響。原指作戰時敲鑼擊鼓指揮進退。後多形容喜慶、歡樂的景象。
偃旗息鼓 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
開臺鑼鼓 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的開頭部分。也比喻壹個事件的開頭。
陶熔鼓鑄 比喻給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響。
詩腸鼓吹 鼓吹:樂器合奏。特指聽到黃鸝鳴聲,可以引起詩興。
篩鑼擂鼓 敲鑼打鼓。形容大聲吵鬧。也比喻竭力把事情誇大。
旗鼓相當 比喻雙方力量不相上下。
金鼓齊鳴 金鐘戰鼓壹齊響起。形容戰鬥氣氛緊張激烈。
蒙在鼓裏 比喻受人蒙蔽,對有關的事情壹點兒也不知道。
密鑼緊鼓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壹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
有關鼓的成語故事:
公元前684年的春天,強大的齊國出兵攻打弱小的魯國。魯莊公親自率領軍隊前往應戰,雙方擺開陣勢,準備大戰壹場。魯國的壹位叫曹劌的將軍率部隊與齊國交戰。當時,作戰以擂鼓作為進攻號令,當齊軍擂第壹遍鼓時,曹劌按兵不動,齊軍擂第二遍鼓時,曹劌還是沒下令,齊軍第三次準備進攻,都不見魯軍應戰,士氣大減,十分疲憊,情緒頓時低落下去,認為魯軍不會再打了,大家紛紛坐下來歇息,隊伍也開始松散下來。這時,曹劌當機立斷,對魯莊公說:進攻的時機到了。”隨著雨點般的戰鼓聲響起,早就摩拳擦掌的魯軍將士奮勇出擊,齊軍還沒有來得及防備,頓時丟盔棄甲,四處潰逃。戰鬥勝利後,魯莊公問曹劌:“剛才為什麽要等齊軍擂了三次進軍的鼓後,才出軍?”曹劌說:“打仗,最重要的靠勇氣。擂第壹遍鼓時,士氣最旺;第二次擊鼓時,士兵的勇氣已經減退;擂第三次鼓時,士兵的勇氣已經沒了。這時我軍再擂鼓進攻,用士氣旺盛的軍隊去進攻松懈疲乏的軍隊,那當然能取勝啦!”
有關鼓的謎語:
桌上放著壹面鼓,壹根鼓縋,壹只口琴,妳倆用這三件樂器做壹個動作,猜壹條謎語------------------------------------------自吹自擂
有關鼓的繞口令:
老爺堂上壹面鼓
老爺堂上壹面鼓,鼓上壹只皮老虎,皮老虎抓破了鼓,就拿塊破布往上補,只見過破布補破褲,哪見過破布補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