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àn huáng jī shòu
[釋義] 面:臉;肌:肌肉;代指身體。面色發黃;身體消瘦。形容人久病體衰或營養不良的樣子。
[語出] 元·楊梓《霍光鬼諫》:“眼欺縮腮模樣;面黃肌瘦形相。”
[正音] 肌;不能讀作“jǐ”。
[辨形] 肌;不能寫作“饑”。
[近義] 面有菜色
[反義] 容光煥發
[用法] 形容人的臉色不好。壹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結構] 聯合式。
[例句] 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由於缺衣少食;人人餓得~。
[英譯] flesh emaciated and face yellow
江河日下
jiāng hé rì xià
[釋義] 日:壹天天;下:低處。江河壹天天流向低處;比喻事物日益衰落或局勢越來越糟。
[語出]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附和本序跋題辭〈高序〉》:“且江河日下;人鬼頗同;不則幽冥之中;反是聖賢道場;日日唐虞三代;有是理乎?”
[正音] 日;不能讀作“yuē”。
[辨形] 日;不能寫作“曰”。
[近義] 每況愈下
[反義] 蒸蒸日上
[用法] 多用在事業或精力日漸衰敗方面。壹般作謂語、賓語、補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和“每況愈下”;都有“越來越壞”的意思。但~偏重在“壹天比壹天壞”;“每況愈下”偏重在籠統地表示“越來越壞”。
[例句] 自鴉片戰爭後;大清王朝便~。
[英譯] fall a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