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己自牧卑:謙;牧:養。以謙遜的態度修身養性。
不牧之地不能牧養牛馬的地。指荒地。
卑以自牧指以謙卑自守。
犢牧采薪喻指老而無妻的人。
禁中頗牧比喻宮廷侍從官中文才武略兼備者。
牧豕聽經壹面放豬,壹面聽講。比喻求學努力。
牧豎之焚牧豎:放牧的小兒;焚:焚燒。原指秦始皇陵墓被放牧的小孩焚燒。後比喻意外的災難。
牧豬奴戲對賭博的鄙稱。
謙卑自牧謙卑:謙虛;牧:養。謙虛謹慎,修身養性。
謙沖自牧謙沖:謙虛;自牧:自我修養,克制。比喻謙虛謹慎,自我克制。
如狼牧羊如同狼放養羊壹般。比喻官吏殘酷地欺壓人民。
蘇武牧羊蘇武:漢朝時人。蘇武寧死不屈情願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十羊九牧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壹,無所適從。
洗兵牧馬洗擦兵器,餵養戰馬。指做好作戰準備。
2. 牧場什麽什麽的四字成語沒有“牧場什麽什麽”的四字成語,“牧”開頭的四字成語只有3個:
1、牧豕聽經
拼音: mù shǐ tīng jīng
解釋: 壹面放豬,壹面聽講。比喻求學努力。
出處: 《後漢書·承宮傳》:“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豕。鄉裏徐子盛者,以《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宮過息廬下,樂其業,因就聽經,遂請留門下,為諸生拾薪。”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讀書勤奮
故事: 漢朝時期,承宮很小就成為孤兒,靠給別人放牧豬羊為生。鄉裏徐子盛老師給數百個學生講解《春秋經》,8歲的承宮偷偷躲在教室的外面,邊放豬邊聽老師講解,十分入迷,就想方設法請老師讓他進教室聽課,作為交換條件是為師生撿柴草。
2、牧豎之焚
解釋: 牧豎:放牧的小兒;焚:焚燒。原指秦始皇陵墓被放牧的小孩焚燒。後比喻意外的災難。
出處: 《漢書·劉向傳》:“其後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臧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也,數年之間,外被項籍之災,內罹牧豎之禍,豈不哀哉?”
舉例造句: 外罹西楚之禍,內受牧豎之焚。 晉·潘嶽《西征賦》
3、牧豬奴戲
拼音: mù zhòu nú xì
解釋: 對賭博的鄙稱。
出處: 《晉書·陶侃傳》:“樗蒲者,牧豬奴戲耳!”
舉例造句: 樗蒱為牧豬奴戲,奈何得遇主知?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四十七回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3. 牧、蓑、醉、鋤、剝的四字詞語禁中頗牧,行牧且蕘。
牧豬奴戲,牧豕聽經,牧羊哀話,不牧之地,群牧判官,三生杜牧,十羊九牧,犢牧采薪,規卿希牧,如狼牧羊,卑以自牧,洗兵牧馬雨蓑煙笠,雨蓑風笠,煙蓑雨笠,雨笠煙蓑,笠冠蓑袂,綠蓑青笠似醉如癡,飲醇自醉,紙醉金迷,心醉魂迷,爛醉如泥,目酣神醉,如醉方醒,德全如醉,神醉心往,神往心醉,生死醉夢,金迷紙醉刬惡鋤奸,拽埧扶鋤,剗惡鋤奸,濟弱鋤強,鋤強扶弱,壹肩兩鋤,誶帚德鋤,誅鋤異己擢筋剝膚,逼逼剝剝,互剝痛瘡,畢畢剝剝,抽絲剝繭,生吞活剝,敲骨剝髓,脫剝雜劇,抽筋剝皮,重利盤剝,必必剝剝,剝床及膚。
4. 牧、蓑、醉、鋤、剝的四字詞語禁中頗牧,行牧且蕘。牧豬奴戲,牧豕聽經,牧羊哀話,不牧之地,群牧判官,三生杜牧,十羊九牧,犢牧采薪,規卿希牧,如狼牧羊,卑以自牧,洗兵牧馬
雨蓑煙笠,雨蓑風笠,煙蓑雨笠,雨笠煙蓑,笠冠蓑袂,綠蓑青笠
似醉如癡,飲醇自醉,紙醉金迷,心醉魂迷,爛醉如泥,目酣神醉,如醉方醒,德全如醉,神醉心往,神往心醉,生死醉夢,金迷紙醉
刬惡鋤奸,拽埧扶鋤,剗惡鋤奸,濟弱鋤強,鋤強扶弱,壹肩兩鋤,誶帚德鋤,誅鋤異己
擢筋剝膚,逼逼剝剝,互剝痛瘡,畢畢剝剝,抽絲剝繭,生吞活剝,敲骨剝髓,脫剝雜劇,抽筋剝皮,重利盤剝,必必剝剝,剝床及膚